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取所需(2/4)
为了增添大唐国威,李晔还令一千亲卫都护卫。
而当这些大唐健儿穿着银甲、腰挎横刀下船时,倭人敬若神明。
谈判永远都是根据实力而来,所以注定是不公平的。
源经基没有任何筹码。
大唐能灭倭国,就能灭关东。
只是一个性价比的考虑而已。
很多苛刻的条件,源经基不得不答应。
如大唐舰队可以随意停靠关东的任何港口,关东每年向大唐缴纳岁币一百万缗,用以赔偿大唐阵亡将士的家眷,每年还要向辽北输送一万青壮。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源经基目瞪口呆。
原本以为大唐会像两百年之前那么温和宽仁,没想到来的居然是头饿狼。
似乎大唐跟以前不一样了。
事已至此,源经基已经没得选,再苛刻的条件也要谈下去。
对于一些软性的条款,如停靠港口,司法豁免权,贸易优先权,子嗣入长安为质等等,源经基都可以接受。
但对于实际利益,源经基寸步不让。
这个时代倭人的膏谀之地主要在畿内道,开发了几百年,关东并不发达,更不富庶,每年拿不出一百万缗的岁币。
而人口更是关东的命脉,没有人口,关东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谈判陷入僵局。
冯道外表温和,说话不温不火,冷静睿智,这样的对手在谈判桌上,自然也是极为难缠的对手。
没有情绪点,也就没有弱点。
但在私下场合时,冯道温文尔雅,谈吐间引经据典,佛家禅机信手拈来,极具大唐儒士风采,赢得了倭人的广泛好评。
关东的达官贵人、僧人寺院以请到冯道作客为荣。
人格魅力也是谈判桌上的一道筹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