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4)
肖抑一路向南。
他笃定,虿翁会带冯安安回无名山。
那是瑶宋中部一大片群山,面积广阔,偏僻荒凉,距离最近的蘋州,也要行上三天路程。山中地形复杂,宛若迷宫,外人上山,多不得返。
叫无名山,是因为群山真的没有名字。但冯安安从前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所以唤作无名山,是山上住着圣人。
山上怎么可能住着圣人?
山上住着一群堪比邪魔的山匪。
冯安安的解释,只不过是违心的,求生的马屁。
无名山是肖抑和冯安安学艺的地方,冯安安在那待了五年,肖抑待的年岁比她长,足足有十一年。
学艺时多欢声笑语,但那都是装出来的。
十之有九的日子,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无名山里共有五位首领,同时是五位师父。座次上蛇为尊,蜈蚣次之,蝎子第三,蟾蜍第四,蜥蜴最末。
怎地全是毒物?
是也非也,不是物,却的确都毒。
大师父胸前烙着蛇,地上蛟龙,当为魁首,以武服众。
二师父右臂上绣了条蜈蚣,多足擅盗。
三师父后背烙着蝎子,诡计变幻,精通幻术。
四师父左脚底板绣有蟾蜍,众药之首,擅长配毒。
五师父右脚底绣有蜥蜴,随境变色,极擅易容。
无名山上的小徒弟,每人都有一位亲授师父,剩下四人以师伯或师叔唤之,口齿伶俐的,能从师叔师伯那讨到点其它技艺。
师父们没有名字,平时以外号相称。例如,肖抑亲授师父外号竹叶青,冯安安的亲授师父外号虿翁。
本来,按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再过十来年,五毒就要换代更迭。
各自最优秀的徒弟继承衣钵,被或烙或绣上蛇、蜈蚣、蝎子等标记,成为新的匪首。
怎料到六年前一场大火,将无名山烧得一干二净。
大师父、二师父、四师父皆葬身火海。
自那以后,无名山彻彻底底成了无人之境。
……
肖抑赶去无名山,沿途挑的都是偏僻路,经常走一两天,都见不到一户人家。对别人来说,这样的旅途实在太寂寞,但对于肖抑,反倒是一种享受,无人打扰,四眺空旷,心旷神怡。
他喜欢这份孤寂,就好像日与月,从不言语,却准时出现在天空。
沿途会有许多分岔路,肖抑都是毫不犹豫做选择,直到行到第二十五天,他在一个不起眼的岔路口踌躇了。
其实很好选,往左走,远,且是大路大城,人多眼杂。往右走,近,少人烟,且泥巴路少,不算难走。
很明显应该选右边这条道。
只是肖抑踌躇,往右,再走上半天,将会途径一座小村庄。
那是肖家村,是生养他的故乡。
近乡情怯,会记起许多幼时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