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篇(4)(1/2)
继承大统
秦始皇回到秦国,开始了新的人生:享受父爱、母爱。
然,这种人生,过了三年,秦国又遭逢变故。
那么,秦国发生了什么变故呢?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甍逝。
简单说,秦始皇刚找回父亲,得到短暂的父爱。转瞬之间,父亲死了,他又成为了孤儿。
那么,这里有个疑惑:公元前281年秦庄襄王出生,死亡于公元前247年。按照这个数字推算,秦庄襄王才三十五岁,正是大好年华的时候,咋会突然病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秦庄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秦庄襄王的评价,大多数都是不好的:
比如,胆怯、好色、性格懦弱、窝囊、横刀夺爱、没有胸怀、气量狭小。
那么,真实的秦庄襄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下面,就来走进,秦庄襄王的人生,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君王。
生卒: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
父母:父亲秦孝文王、母亲夏姬。
功绩:承上启下。
名言:我的人生很苦。
公元前281年,秦庄襄王出生在秦国咸阳。他的母亲夏姬身份不高,秦庄襄王非嫡非长,又是安国君不喜欢的儿子。因此,很小的时候,就派去赵国为质。
那么,秦庄襄王是何时去赵国为质子。
据推测应该是在秦国伐楚之时,也就是渑池之会后,秦、赵互换人质,缔结同盟。秦庄襄王三岁的时候,就有可能被送去了赵国为质。
有种说法,这个人质是安国君。后来,秦庄襄王接替了他老爸的班,在赵国当人质。
现在,来看一下秦庄襄王的处境:
母亲地位低,不受其父宠爱、他的身份非嫡非长、远在赵国为质、也不受安国君喜欢。
也可以说,秦国的王位与他毫不关系。
理由:
1、安国君的大哥秦悼太子还活着。(或许,还有儿子)
2、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不受宠)
3、无论是父亲安国君,还是祖父秦昭襄王,都不把秦庄襄王当回事。(没人关注他的死活)
简单说,秦庄襄王母亲地位低,不受父亲宠爱;他的身份非嫡非长,又远在赵国为质,也不讨安国君喜欢。此时的他,是一条咸鱼,很难翻身。
秦庄襄王面对这种现实,能怎么办?
认命,做一个放荡不羁的秦质子,伪装真实的自己。
如果表现太好,太聪明,又无后台,也没依靠。那么,等待他的结局:遭受兄弟们排挤、打压、备受冷落。
也许,秦庄襄王从小就认清了自己的现状和处境,尝遍了人情冷暖。所以,他看清了现实,心态也摆得很正。
好在,秦庄襄王表面上玩世不恭、庸庸碌碌,但骨子里却不甘平庸。
当秦悼太子死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他的兄弟都在为未来的秦王,明争暗斗。他只能在赵国邯郸,静待时机。
那么,秦庄襄王处境如此不好,又是如何逆袭人生的呢?
这就要说贵人的重要性。
秦庄襄王遇到了两个贵人:吕不韦和华阳夫人。
先来说秦庄襄王的第一个贵人:吕不韦。
秦庄襄王在赵国为质的时候,遇见了商人吕不韦。
吕不韦是商人,注重利益得失。见了秦庄襄王说了四个字:奇货可居。
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秦庄襄王是可塑造之才,傍上他,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
吕不韦和秦庄襄王之间,出现了一个故事:光耀门楣。
秦庄襄王也抓住这个机会,说了一句话:事成之后,与尔共享富贵。
此时的秦庄襄王要什么,没什么,只是一个落魄的秦质子,却想到用一句空话,把有钱没势的吕不韦牢牢地与自己的命运绑在一起。从侧面可以看出,秦庄襄王能够洞察人心,知道吕不韦想从自己身上要什么。秦庄襄王也能从吕不韦哪里得到什么。因此,秦庄襄王和吕不韦达成了协议,实现了人生的双赢。
这也叫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吕不韦决定投资秦庄襄王,不遗余力,变卖家产,一半做为经费,去咸阳活动。另一边给秦庄襄王资用。
秦庄襄王有了钱,做了什么呢?
普通人有了钱,只会吃喝玩乐。有作为的人,就会投资自己,更上一层楼。
秦庄襄王属于后者,投资自己。
秦庄襄王有了钱,不是任意挥霍。而是,拿着这笔钱,结交赵国达官显贵,进而为自己打造好的名声。
因为吕不韦的出现,秦庄襄王迎来命运的改变。
为了逃离邯郸,秦庄襄王还干了一件事:丢下妻儿。
这种事,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说明了一点:成大事的人,注重取舍。
秦庄襄王第二个贵人:华阳夫人。
秦庄襄王母亲地位不高,也不受宠。于是,他找了一个受宠的人当母亲。这个人就是华阳夫人。
秦庄襄王归国后,改名为子楚,还穿楚服,拜华阳夫人为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