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 > 赵武灵王篇(51)

赵武灵王篇(51)(2/2)

目录

1、铁骑擅长野战,不善攻坚。

2、义渠不会借道。

还有一个关键的理由:

秦国很强大。

这里也是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赵主父雁门、云中之骑兵南下,直取咸阳,这个想法能够实现吗?

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

他们的观点:不行。

并且列出了不行的原因:

1、骑兵善于奔袭不善攻坚,千里奔袭,战略不错,但,很难实现。

2、后勤补给困难。

3、秦国比赵国强大。

对于,这些观点,我不反驳。

因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也很具体。

但,忽略了一个大的环境。

那就是此时秦国的现状。

此时秦国是什么现状呢?

长达三年的季君之乱,让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积累了三代的财富,毁于一旦。

秦昭襄王继位已经有几年了,也征伐诸侯,但,秦国国力远不及秦惠文王时代。

个人认为,结合秦国和赵国的现状,再加上大环境,赵主父千里袭秦,是可行的。

理由:

1、秦国内政不稳,又无名将。(此时的魏冉,年轻。白起,还没有出道。)

2、秦国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也不强。

秦昭襄王想独断朝纲,芈八子处处掣肘。这也是为什么孟尝君、赵主父要伐秦的原因。

3、齐、韩、魏诸侯合纵伐秦,还有名将助阵。

4、秦国失道寡助。(囚禁楚怀王、截杀孟尝君)

简单说,秦国是天下诸侯讨伐的对象。

面对诸侯来攻,秦国的注意力必定分散,主要注意力会放在东边的函谷关,南边的武关。

函谷关是阻挡齐、韩、魏诸侯西进。

武关是防止楚国北上。

赵主父以云中、雁门之骑兵南下伐秦,直取咸阳,出其不意。

秦国很危险。

所以,赵主父的策略:集中精锐,直取他国都城。

这种策略,可以说军事思想站在了新高度。

毕竟,这种事情,没有诸侯干过。

诸侯没干,是因为中原战法很受局限:车战、步战,是一城又一城的打。

但,骑兵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战法。

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进攻中原,常用的战法。

及至近代,又有了空战,战法更不一样。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赵主父伐秦,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瞎折腾。

而是,作战理念和军事素养,走在前沿。

以精锐,攻破诸侯国都,这种事,没人想,也没人干。

而,赵主父敢想、敢干。

经过众人商议,赵主父有了清晰明了的伐秦作战计划。

但,赵主父没有急着动手,出兵伐秦,有两个原因。

1、让诸侯和秦国彼此消耗。

2、消除隐患,稳定北疆。

赵主父击三胡,拓胡疆,尘定边疆,威名大震。

那么,赵国北边,还有敌人吗?

答案:有。

赵主父击三胡,林胡人消失、东胡人往东边发展。

然,楼烦人北遁沙漠、深入草原。

也就是说,楼烦人是影响赵国北边不安定地因素。

再说了,北疆广袤,还很有很多等待他们去发掘和探险。

也许,北疆除了楼烦人,还有比楼烦人更善战地部族存在,也是未知数。

赵主父伐秦之时,决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赵国边疆的安全。

趁着诸侯伐秦,打得不亦乐乎,赵主父还有时间,那就解决边患。

‘先定北疆,再取咸阳’,这是赵主父召集谋臣武将制定伐秦之策。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