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篇(6)(2/2)
秦国的国力比魏国强大。
魏襄王拒绝,就等于和秦国交恶。秦国生气,就会打魏国。
现在的魏国,早就没有当年的底气和实力与秦国开战。
魏襄王难道不知道秦武王‘下三川、通周室’,是什么意思吗?
当然知道。
魏襄王怎么不阻止呢?
答案:有心无力。
魏襄王继位之时,也是意气勃发的君主,吵着嚷着联合诸侯伐秦。
可,函谷关之战、修鱼之战、观泽之战,数战皆败,打击了魏襄王的万丈雄心。魏襄王收敛了脾气,以诸侯制衡诸侯的策略,来守卫魏国。
当秦国和楚国发生蓝田大战之时,魏襄王联合韩国,帮秦国打楚国。
当齐国灭燕时,联合秦、韩,伐齐。
当楚怀王灭越,欲饮马黄河,魏襄王毫不客气,联合齐国,三伐楚国。
通过这几仗,魏襄王败齐、败楚,也算找回了点面子。
魏襄王齐国也打了,楚国也打了。齐、楚都得罪了。魏国想要图存图强,就只能团结韩、赵,交好秦国。
秦武王这个女婿想要去洛邑一游,这个举动,势必会引发秦、韩之战。
秦武王还出了一个选择题,摆在魏襄王面前。
秦武王给出的选择,只有二选一:秦国和韩国,选一个。
魏襄王是选择秦国,还是选择韩国呢?
选择秦国,与韩国多年的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就走到尽头了。
选择韩国,秦武王这个女婿不开心,女儿的幸福生活,也会到头了。秦国和魏国也会交恶。
是选择韩国这个难兄难弟,还是选择女儿的幸福。家国之事,摆在魏襄王面前,很难抉择。
选择这个,就会失去另外一个。如今之势,魏国已然骑虎难下。
魏襄王不想失去韩国这个难兄难弟,也不想女儿过得不幸福。魏襄王权衡少许,保持中立。不帮女婿到洛邑一游,也不助韩击秦。
秦、韩开战,魏襄王不助韩,相信韩襄王能够理解他的难处。
秦武王要去洛邑一游,魏襄王没意见。
甘茂不期望魏襄王能够帮秦国,打压韩国。只要魏国,保持中立。赵国也不能越魏,援韩。没有魏、赵这两根搅屎棍干涉,对付韩国,甘茂有自信。
秦国打的不是魏国,魏襄王也没意见。但,韩襄王是有意见的。
秦国要下三川、通周室,就要打宜阳。韩襄王打开大门让秦武王过去,这太没面子。
再说呢?这是韩襄王继位至今,遇到的第一件事,总不能被欺负了不吭声吧!
胜负事小,丢国格事大。
打不打,是态度问题。
打不打得赢,是实力问题。
韩襄王曾在秦国为质,回国继位至今,也在振兴韩国。
这么多年过去了,韩襄王也想知道,韩国和秦国有多远的差距。
秦武王给韩襄王送去一封国书,警告:我想去洛邑一游。你不让我过去,只能开战。
韩襄王回复了一句话:除非把我揍趴下,否则,休想过。
秦武王得知韩襄王不会让他过去,那就只能用武力开出一条血路来。
秦武王还放出狠话:只要秦、韩开战。秦国攻破宜阳只需要一个月。抵达新郑,只需两个月。秦国灭亡韩国,只需三个月足矣。
韩:我等着。
甘茂不愧是办事效率高的人,说服了魏襄王,回国等待秦武王下一步指示。
攻韩国、拔宜阳、下三川,这个任务,秦武王自然交给了办事得力的甘茂。
甘茂也愿再建军功,承揽了这个任务。
秦武王拜甘茂为将,为他送行。
甘茂率军离开咸阳,走着走着,想起哪里不对。
于是,命令大军,停下来,不要走了。
甘茂驻足不前传回咸阳。
秦武王询问情况,得到一个消息:不能伐宜阳。
这下,秦武王不干了。
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折腾了这么久。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告诉他,不能伐宜阳。
这,岂不是让天下人看他笑话。
秦武王派人去催促:即刻伐韩。
甘茂不知怎么的:拒不受命。
秦武王怒道:说可以实现这个愿望的人,是你;有说诸侯伐韩的人,也是你;离间魏、韩的人,还是你。我拜你为将,大军开拔。你现在说不能打了。
你这不是玩我。
你想要我被天下人取笑。
秦武王叫上心腹,亲自前去,督促甘茂进兵。他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人,驻足不前,还说不能伐韩。
那么,甘茂为何突然反悔呢?
秦武王和甘茂又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