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篇(11)(2/4)
秦国君臣这点小算盘,也瞒不过楚国君臣。
楚怀王也给秦国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不要商於,黔中郡也可以给你。但,楚国有一个条件,要张仪的人头。
楚怀王是不是傻,竟然拿疆土去换张仪的人头。张仪,人头有那么贵吗?
很显然,拿疆土交换张仪的脑袋是不值得的。
楚怀王之所以这样说,也不是他糊涂。楚怀王知道,秦王不会让张仪来送死。张仪也不会嫌活太久,不敢来。
一个不会让,一个不敢来。
楚怀王不要疆土,甚至赠送疆土,点名要张仪。秦惠文王又会如何做这个选择题呢?
张仪去楚国,楚国君臣定会扒了他皮,吃他肉。
张仪是秦国的功臣,秦惠文王为了利益,卸磨杀驴。那么,天下人将会看清秦国的真实面目,寒了士子之心。从今往后,有才之人,定会对秦国弃之敝履。
张仪不去,两国只能开战。
可,张仪替秦惠文王做了选择,竟然傻乎乎地选择前往楚国去送死。
这个答案,秦惠文王没想到,楚怀王也没想到。
“用我的脑袋,换楚国的黔中郡,值了。”
张仪看着秦国君臣异样的表情,又很有把握,说了下句话:
“我去楚国,也不会死。”
秦惠文王看着眼前这个发了疯的人,他去楚国不会死,三岁小孩都知道不可能。
张仪要去,秦惠文王也挡不住。按照秦惠文王的个性,他应该有点窃喜。毕竟,张仪这位好同志,帮他解决了难题,还为他白白得了黔中郡。
那么,张仪再次入楚,又会如何,忽悠楚怀王?
小时候看张仪第二次入楚忽悠楚怀王的桥段,总觉得为什么楚怀王不把张仪杀了,还让张仪平安回到秦国,一点男儿气概都没有。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打打杀杀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较量,表面上没有战争、没有鲜血,但暗地里却是血流成河。
我们就看看楚怀王和张仪,这两个聪明人是怎样较劲的。
张仪第二次入楚,看上去很简单,一点不复杂。张仪去楚,活着回秦。楚怀王又被忽悠了。可,这是一场很高水平智慧的较量。所以,多读书,才会有智慧,才会有更好处理问题的方法。
所有人都觉得张仪入楚难逃一死,这个任务很难完成。秦王也替他准备后事。张仪为了秦国,怎么也要照顾他的妻儿。张仪入楚,需要胆子,还要有智慧。然,张仪就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问题。用他的智慧证明,没有什么难得住他
这一次他堵上了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如果完不成艰险无比的任务,脑袋就要搬家了
张仪想好了很多场景,也想好了台词,也有多种应变方式。结果,楚怀王不按常规出牌,不见他,也不想和他说话,直接把他关在牢房,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张仪蒙了:大哥,能不能按套路出牌啊!剧情,不是这样演的啊!你要杀我,总要说几句话才对。再说,我的身份可是秦相,你这样也太任性,不符合常理。
楚怀王虽是楚国的国君,但他身在高位,要处理的问题很多。如:楚国与秦国之间的关系。他与朝臣之间的关系。他和张仪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