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篇(18)(1/2)
第二次中原大战
魏惠王起初就是想教训一下韩国,演戏给其他诸侯看,已达到震慑的效果。因此,伐韩这个任务,魏惠王交给了一个不出名的战将穰疵。
穰疵为了感谢魏惠王这个领导的信任,两战击败了韩国。
魏惠王本以为韩昭侯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好检讨书,前来大梁请罪。
可,魏惠王得到的是韩昭侯愿和魏国一战到底。
魏惠王给了韩昭侯改过自新的机会,对方不领情,那就别怪下狠手。魏惠王决定加大攻击,攻灭韩国。
伐新郑,灭韩国,这个任务很艰巨,普通人是难以胜任。韩国变法十载,训练一支精锐之师,也不能小看。
虽说战略上可以蔑视敌人,战术上还是要认真对待。
魏惠王想了想,这个艰巨的任务,非庞涓莫属。
庞涓带着魏惠王的期望,率军出征。
韩昭侯见魏惠王以庞涓为将,这次玩真的。韩昭侯不愿示弱,动员全国的力量,与魏国一战到底。
庞涓是这个时代出列拔萃的名将,率领魏武卒所向披靡。
韩国,五战五败,输得一点脾气也没有。
庞涓不肯罢手,率军兵围新郑,大有不亡韩,不撤军之势。
面对魏国出击,韩昭侯开始慌了,韩国朝臣也慌了。
请降吗?太丢人。
赔罪吗?已经晚了。
逃亡吗?又往哪里逃。
韩昭侯思想向后,决定效仿赵成侯,固守国都,为社稷而战。
韩昭侯一边利用这座数百年的新郑城,竭力死战。另一边大骂,齐军何时来救我。
这一刻,韩昭侯感觉自己上了齐国的当,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那么,这时的齐国,又在干什么呢?
话说,魏、韩交恶,韩国向齐国求助。齐威王召集朝臣商议,救,还是不救。
朝臣一致回答,主张救。
韩国和魏国打起来了,齐国为什么要救?
因为十年前齐国在桂陵击败魏国,有信心,也有实力。
可,这件事过去了十年。一直沉寂过去的人,不肯走出来,也很难有新的作为。再说呢?魏国敢称王,就没点实力。
那是什么原因,让齐国上下决定救韩呢?
那就是齐国实行了第二次变法。
齐国第一次以邹忌变法,国力大增,在桂陵击败了魏国。
那么,第二次变法后,齐国君臣很想证明自身的实力,也很想与魏国再打一次。
如果说十年前那一战,齐国是凭借运气取胜。
这一次就要以实力取胜。
齐国助韩伐魏,还有一个原因:魏国称王,齐威王也不答应。
这十年,齐国是如何变法的呢?
话说,公元前356年,邹忌以琴音劝说‘不务正业’的齐威王。齐威王醒悟,以邹忌为相,负责国政。邹忌根据齐国的现状,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开始大力整顿。
整顿后齐国,才有底气和实力,救赵伐魏。
齐威王年轻,击败了魏国,又开始‘不务正业’,荒废国政。
也许,齐威王心想,我连魏国都打赢了,齐国是第一强国。没有对手,我还努力奋斗干啥。齐威王充分发挥,人生在世,及时行乐的精神。
齐威王忘了,诸侯各国都在努力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被甩得很远。齐国好不容易强大起来,结果又开始走下坡路。
趁着齐威王及时行乐,‘不务正业’,鲁国第一个对齐国出手,攻入阳关。
三晋见齐国连鲁国都打不赢,也联起手来,攻打齐国,到达了博陵。
卫国见齐国这么弱,也去碰碰运气,出兵攻打,占领薛陵。
赵国见卫国被人欺负的国家,打赢了齐国,单枪匹马伐齐,占领甄城。
刚打赢魏国的齐国,名噪一时,却落败如此之快。被三晋打,他们认了,毕竟是强国。可,被鲁、卫小国打败,那就太丢人?
齐国朝臣见好不容易才让齐国走向强盛,却沦落到被卫、鲁欺负。朝臣纷纷谏言,让齐威王好好处理政务,当个合格的国君。
年少贪玩的齐威王,听了大臣的意见,但不执行,依旧自己玩得开心。
邹忌、田盼、田忌等人皆劝,也没用。
那么,齐威王又是如何醒悟,没有放弃自己,励精图治的呢?
能够改变君王,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美人。
有的君王为美人亡国,也就是爱美人,不爱江山。这种美人,也叫活颜祸水。有的君王为了美人,而兴国。这种美人,叫巾帼不让须眉。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个温良淑德、识大体的女人。这位女人的出现,会改变男人。齐威王也不例外,改变他的女人是叫虞姬。
当然了,这个虞姬,可不是西楚霸王的那位虞姬。
她们只是同名同姓,但,生活在不同时代。
可,有一点相同,她们都是美人,改变君王的美人。
那么,虞姬说了什么,改变了齐威王,助其警醒,成为一代明君呢?
这就是必学之课,说话的艺术。
一个不会说话的女人,喋喋不休在你面前,说你不务正业,一天就知道玩,没有责任等等之类的话。我想,任何一个男人听了都会很不高兴,何谈改变。只会让彼此的距离,越走越远。
当时的齐威王只顾玩,国政交给了朝中大臣。
这个大臣叫周破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