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篇(11)(4/4)
太子语流露出坚定的决心,要与邯郸共存亡,与魏国打到底。
朝臣见赵成侯好不容易坚定的信念,却因为太子语的话,发生了动摇,反对说,“太子,为了宗庙社稷,不能乱打。”
“我们打的赢魏国吗?”
“忍一时,风平浪静。”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赵成侯也不想听这些听到魏国就没胆魄的家伙说话,问,“语儿,我们能战乎?”
太子语点了点头,没有退后一步,铿锵有力地说,“邯郸城高池阔,又有十几万精兵良将把守,箭矢数十万,粮草充足。有何不能战。”
赵成侯还是没有表态。
因为他的对手是魏国。
太子语看着胆小的大臣,又说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赵氏子孙不怕战事,纵使战死疆场,亡了社稷,也不能辱没了先祖的名声。孩儿,愿为社稷死战。”
赵成侯打了大半辈子仗,东征西讨,胜多败少。
秦国、魏国、秦国、卫国都被他欺负过。
这几年,征战、会盟诸侯,那是他的功业。
他的荣耀高于屈辱,这次不战而逃,保住了性命,也会在心中落下一道疤痕,抹不去。
未来的日子,也会带着悔恨离开。
然,他都是大半截身子埋进黄土的人,还有多少日子能活。
再说了,儿子都不怕死,愿为社稷而亡。
他身为老子,岂能不如。
太子语的话,让赵成侯下定了决心,厉声说,“固守邯郸,与魏国死战。”
朝臣见赵成侯和太子语都表态了,还想再说点什么。
赵成侯下定决心,谁也改变不了,高喝,“谁敢乱我军心,杀。”
赵成侯当了二十几年的国君,杀伐果断,也有很多军功。他的话,对朝臣有很强的震慑力。
赵成侯说了,谁敢再言,那就是不要命了。
赵成侯镇住了朝臣,下一部稳定军心,固守邯郸,与魏死战。在赵成侯的主导下,邯郸军民,众志成城,共赴劫难。
守不住邯郸,那就为社稷而亡。
面对庞涓围城,赵国君臣众志成城,迎接国难。
那么,赵国能够守得住邯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