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5(2/2)
佟定钦与吴兴浦的矛盾无论是在市委还是市府,都是公开的秘密。不过,正如官场上所有相互制衡、相互扶持的原则,两人在表面上还维持着亲密的关系。而所有工作在他们身边的人,都必须小心衡量着,什么时候应该替他们掩盖分岐,什么时候应该故意指出这种分岐。
李艳屏向佟定钦送文件时,正好遇上吴兴浦经过。她恭敬地叫了一声“吴书记”。吴兴浦停住脚步,冷冷地望了她一眼。李艳屏知道,身为佟定钦重用的秘书,吴兴浦绝不会对她有更多好感。然而,吴兴浦却迅速地从冷脸换上了笑脸,说:是小李呀,工作辛苦了。”
李艳屏心里暗暗惊讶,摇摇头说“不辛苦”。没想到,吴兴浦接着说:“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天天在老佟跟前跑,怎么会不辛苦。”
他的话像一朵带刺的玫瑰,只在李艳屏面前晃了晃就把她扎疼了。李艳屏一边敷衍地笑,一边恨恨地在心里说:“这些爱话里藏刀的人都不得好死。”
市长夫人第八章(二)
佟定钦与吴兴浦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吴兴浦一直否定佟定钦的大文化发展战略。
“老佟不愧是学中文的呀,”吴兴浦常笑着说。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完全是两个意思。谁都听得出来,吴兴浦不是在夸佟定钦,而是嘲笑他。言下之意,是指佟定钦是学中文的,所以不重视扩展外贸,不重视城建规划,最关注的是文化发展。
而佟定钦则不得不在吴兴浦面前反复强调,也常常在肖松晚和李艳屏面前唠叨,“突出文化发展战略是h市现在的一个契机。中央很重视文化,而文化的概念也不断扩大。现在文化可以跟任何产业联系起来,强调文化,其实是强调各个产业的附加值。”他最后补充了一句:“并非因为我是学中文的。”
按照佟定钦的想法,在整个文化战略转移的前提下,h市也得不失时机地发展文化战略。一般说来,历任市长在位期间,都会以个人思路为原则,着意确定与上一任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而佟定钦提出的就“文化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重点发展h市独有的地方音乐、戏曲、影视音像、书画和民间工艺,力求把h市打造成一座历经百年沧桑,具有浓厚民俗文化底蕴的古城。再加上一座现代工艺城,一座大学城,以及由他亲手奠基的当代艺术创作院,上一任市长于佑森的“绿色城市”构想将慢慢淡出历史视野,h市将鲜明的刻上佟定钦时代的标志。
这些构想,从佟定钦两年前上任时,就已经开始着手了。在改革之初,反对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不约而来。对此,佟定钦的态度是强硬的。作为一市之长,他不需要别人来教他怎么做。但是吴兴浦,根据党管政府的原则,是唯一能公开反对他的人。吴兴浦的反对意见,会对整个战略部署,带来直接的阻力。
在两会即将召开的关键时期,很多原有的分歧都不可避免地重新摆上台面。佟定钦不想理会吴兴浦的意见,但吴兴浦的态度非常坚持,本来应该是佟定钦去找吴兴浦协商的,可是因为佟定钦流露出的散漫情绪,吴兴浦就做出了主动找佟定钦的举动,并且四处笑着说,“我来找老佟汇报工作。”
这反讽的话,自然让佟定钦在面子上挂不住。在别人看来,很明显是佟定钦不尊重吴兴浦。佟定钦身为一市之长,竟然也要被掣肘,他嘴上不说,脸部表情却彻底地闷着。
一天,佟定钦从市委开会回来,脸色非常地难看。李艳屏猜测他大概又是受了吴兴浦的气。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常会借着一些小事拿下属出气。李艳屏一边小心观察他的脸色,一边比平时更谨慎细致地处理事务。以防有哪件事情处理不当,佟定钦会因此大发雷霆。
好在那天的事务不多,佟定钦也一直闷声不说话。他闷坐了半刻,突然狠狠地将茶杯摔到地上。
那茶杯滴溜溜地在地毯上滚了几圈,没有碎,只是滚烫的茶水泼了一地。李艳屏吓了一跳,不敢作声,飞快地将茶杯捡起。污色的茶水连同细碎的茶叶渣子,在干净的地毯上留下一滩惨不忍睹的污渍,李艳屏连忙找清洁工来清理。这一通乱忙中,佟定钦始终脸色铁青。他似乎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添的乱,也没有看到李艳屏为此而做出的忙碌,自顾气郁地坐在沙发上。
等到一通忙乱结束,现场彻底清理干净,佟定钦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这一通摔茶杯,似乎让他的气消了不少。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说,“想办点事怎么那么难啊。”
李艳屏默默地给他添上一杯茶,然后垂首站在一旁。对于佟定钦与吴兴浦之间的争端,她也曾在心里盘算过好多次。在刹那间,她几乎想代替佟定钦所想,将对吴兴浦的不满统统说出来。不过,这样的想法刚冒出来,她便理智地压下去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仍然低微,在这样的问题上,还不适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仍然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沉默,要比张扬好得多。
于是,李艳屏只是默然点头。她紧守着自己的本份,佟定钦不问,她决不轻易发表看法。她觉得自己应该在佟定钦的杂事打点上下功夫,于是在办公室里添了些花茶、凉果,给佟定钦降火。佟定钦似乎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