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犊(1/3)
由于立卓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抢走了部分生源,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加倍紧张。
因此杨康没有花费时间在应酬上,直接在饭桌上就将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分工。
王贯一留在办公室负责接待。杨康和我一组,胡季和刘开生一组,韩冬冬和李娜一组,分别驱车前往全县各村,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
第一天,我和杨康的目标是J县靠近越南的一个偏远苗寨。
这里有大约一百二十户人家,本届毕业的适龄学生大概七八个,寨子名唤“哈衣寨”。因为寨子位于深山腹地,山高路陡,居民大都以割橡胶为生。
车子在山林小道中疾驰,宽不过两米的水泥路旁笔直的橡胶树参差林立,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独有的潮湿和炎热让这个地方变得肥沃而丰饶。
触目可及的橡胶树,连绵成片的香蕉林,夹杂着不时出现的菠萝地、木瓜树……无一不在宣告着这里的美丽和富有。
然而,尽管如此,当我们到达这个距离县区二十公里的深山苗寨时,还是为这个寨子的现状感到吃惊。
寨子入口是一个宽敞的蓝球场,粉墙红瓦的村公所位于足球场的旁边。
围绕着这一栋标志性建筑,周围众星拱月般座落着上百座小楼。远远看去,这些楼房有的色彩明艳,建筑考究,有的破廊倒壁,难遮风雨。
村子里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面,很难看到传统农村尘土飞扬的样子。但路面上枯黑的青苔,路边偶尔蚊蝇扑鼻的粪堆,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胶粑腐臭味,让人很难将之与贫穷和富有之间的任何一个词联系起来。
“你好,请问你们找谁?”
见杨康将车停在篮球场上,村公所前面坐着乘凉的一个中年人走下来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是M县云岭高教的老师,今天特地代表我们学校来贵寨实地走访,希望能把更多的孩子带出大山!”
杨康说,迅速开门下车,手上的香烟打火机就凑了上去:“来来来,阿哥抽根烟,我姓杨,叫杨康,这是我的助理,林清雪林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