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四章了~ (7)

第四章了~ (7)(2/2)

目录

但是公婆两个死猪不怕开水烫,任凭你们怎么说,怎么骂,就是不给钱!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只有一更~

☆、第46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桃溪村也不是没有家里有矛盾的人家,但是人家一般都按住,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像这样闹到全村人尽皆知的地步,还是比较少见的。

无论如何也要不回钱,田桂英最后跟公婆撕破了脸。她孩子也不敢再交给两个老人带,在家里也住不下去,干脆就回了娘家。

刘家的老两口虽然按住了这笔保险金,但是他们这事儿到底站不住脚,村里人也是指指点点。这老俩人倒也光棍,还跟没事儿人一样,别人说别人的,他们过他们的。

只不过名声彻底臭了。

“你说他们到底是为什么啊?”胡晓雯不理解。

刘家的事情闹到最大的时候,除了刘家的管事儿出面,黄哲跟赵贵也去了。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做工作,他们就是不肯。

黄哲在这件事之后跟胡晓雯和陈子嘉说了内情,说到底,老两口是怕老无所依,没有安全感闹的。

刘家的这两个老人,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这儿子还是个小儿子。这家人有点重男轻女,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了,所以从小对女儿们不太好,只有儿子是当做眼珠子。

等到儿子死了之后,两个老人开始害怕了,怕没有人养老送终。

田桂英才三十多岁,还年青的很。她人长得俊俏,又能干,公婆两个只怕她将来会再嫁。

虽然说有两个孙子,但是他们现在已经七十了,怕活不到那么长去享孙子的福。只好把这些钱死死的攥在自己手里,当做是自己的养老金,棺材本。

吵来吵去,老俩的心思一露出来,田桂英就保证不会丢下公婆不管,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但是,这公婆两个不相信儿媳妇,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儿子。说得也是,这刘家的老两口连自己女儿都觉得是外人,更别说是隔着一层的儿媳妇了。

黄哲说:“只能说这刘家的老头老太思想太过守旧,又顽固。村子里边也不是没有死了独子的,只要给儿媳妇找一个倒插门,继续一起过日子就行了。”

现代早就不时兴儿子给父母养老送终,女儿嫁了人就不管了。城市里边的独生子一代都长大成家结婚生子了,独生女们不是好好的承担的给双亲养老的责任吗?

现在子女,不分男女,一样都有着赡养老人的责任。

也活该这俩人以前重男轻女,他们以前对女儿们不好,女儿们嫁了之后也是冷冷淡淡的跟这边不亲近。

刘家的老俩就害怕今后三个女儿会苛待他们,更是觉得只有手中有钱才有保障。

陈子嘉说:“说到底,还是这家人心量太小了。”

胡晓雯叹息一声:“那田桂英今后可怎么办?”

黄哲抿了一下唇:“说是不走了,要在镇上找个工作。田桂英也害怕她去外边打工,留在娘家的两个孙子被公婆抢走。之前刚出这个矛盾的时候,那老俩就不让她见孩子了,最后还是田家的人来了把人带走了。”

“这田桂英也太命苦了。”

镇上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的,田桂英不得不带着孩子先回到桃溪村。他们没回刘家,而是找了一家搬走了的人家租了房子,住下了。

田桂英的两个孩子还要再村里上小学,她不回来不行。等到两个儿子开学,田桂英还警惕了几天,天天去接送,就怕公婆冲出来把儿子们抢走。

刘家的两个老人却没有动静,田桂英不放心的托人去打听,才知道老俩根本就没有想着要把孙子抢回来的心思。

这俩人现在手里边有大笔的钱攥着,孙子被带走,还能省掉他们养孙子的花费。倒也不是这俩人不在乎孙子了,而是这俩孙子就算田桂英养着,那也还是他们老刘家的人。俩孙子的户口还在他们家里呢!

不管田桂英怎么着,这个事实也是改变不了的。有孙子传宗接代,还不用自己花钱,多好。

为这两个自以为是的公婆,田桂英气得发抖,还躲起来哭了一晚上。

她要强的很,虽然跟公婆翻了脸,也不在外人面前说老俩的不是,有多少苦都自己咽了。

原本回村里开个农家乐的想法彻底泡汤了,田桂英只能去想别的办法挣钱养家。当初丈夫车祸住院,虽然有赔偿,家里的存款也花的差不多了。这两年她挣到的钱全都寄回家了,身上根本就没留多少。

田桂英眼中闪着光。她还年轻,还能干,所以公婆不给她保险金,她也能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

这天晚上,胡晓雯家迎来了一个客人。

“你说想要在我这里干活?”胡晓雯惊讶的看着田桂英。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话题中心。黄哲说田桂英长得俊俏,胡晓雯觉得他没有用错形容词。

田桂英不是长得漂亮、美丽,而是有着一种透着干练英气的俊气。

她眉毛长的挺浓,双眼迥然有神,鼻子挺直,双唇是淡淡的。田桂英年轻时,一定是那种很典型的农村姑娘。

有朝气、健康、活力十足。

胡晓雯一看她就生出了几分好感,再加上之前听到的那些事情,对她的态度就显得挺和气。

田桂英见她主动上门求职,没有惹得胡晓雯不快,放心很多。

她擦了擦因为紧张而汗湿的掌心,说:“我啥活都能干。开地、抗桩子、挖沟……”

胡晓雯眉心蹙了一下,她说:“这些活又重又累,你一个女人家哪里能干得了这个。”

真不是她看不起妇女,她自己也是女的,自然不会有这种歧视。

而是打从她开始干农活起,才知道男女在力量和身体素质上的天然区别从来不是说得玩的。真不是逞强,要不是胡晓雯自己经过灵雾的改造,她是根本就不可能承受的住这样强度的体力劳动了。

田桂英急了:“我能干,我真的可以干这些活!”

胡晓雯摇摇头,说:“就算你能干,你每天干这些累得要死,回家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你身体怎么能够承受的了,会垮了的呀。”

田桂英顿时有一种失望的感觉,她已经找遍了镇上所有请人的地方,根本就没有空余,如果胡晓雯再不雇佣她,她不知道该去做什么了?

难道要种地?可是她没有田地。就算花钱去租地,只是田地里的出息,根本就不够一年的花用啊!

胡晓雯不忍心,她想了一下,说:“要不这样吧,我这边还少一个烧水做饭的人。给的工钱不多,一个月只有一千二百块,你愿意干吗?”

农村这边干活,工薪自然是没有在城市高的,胡晓雯之前请的三个员工每个月工资一千百八块。不是胡晓雯抠门,而是这边就是这个行情。

开荒的这些人,每天则是一百块钱。只是因为这些人是短工,干得是一次性的活,不如长期的有保证。

一千二百真的不算多,却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更别说烧水做饭要不了多少时间,她还有时间去干点别的。

田桂英大喜:“愿意,愿意!”

送走感激不已的田桂英,胡晓雯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田桂英早早的就来了,和胡晓雯一起去买菜,买干粮。然后再一起回来,跟着胡晓雯做了一顿饭。

这第一次是胡晓雯带她,看田桂英没有出丝毫的差错,胡晓雯就放心的把这事儿交给她了。

正好开春了,大舅妈和大妗子也要去忙活自己家里边的事情了。

春播开始了,胡晓雯不得不让那些家里有地的人回家去忙农活,这个时候请人干活格外的艰难,价格比平时高也请不到人。

开地的事情还可以放一放,栽种树苗的事情却不能等。她树苗都联系好了,三百多亩地要栽种两万多棵树苗。

胡晓雯急的嘴上起泡,颇有点火上房的焦灼。错过时节栽种,桃苗就不会开花了,她不是不能用灵雾让让桃苗开花,可那就太扎眼了。

这个胡新民给她打电话了:“闺女啊,听说你找不到人给你栽树苗?”

“是啊。”胡晓雯愁眉苦脸。

胡新民又说了:“别担心,等老爸给你解决这个问题!”

胡晓雯惊奇了,问:“您怎么解决啊?”

胡新民哈哈一笑:“你就等爸爸的好消息吧!”

胡晓雯死活想不出来胡新民能够有什么办法,结果没过两天胡晓雯就接到了云市一个电话,等听完,整个人都蒙了!

她爸爸竟然联系了一群学生要给她栽树苗!

胡晓雯的脸都不知道要摆出什么样的表情了,这、这、这不是假公济私吗?!

……哦,不对。她爸爸已经退休了。

早前说过,胡新民是从镇学校升上去的,最后做到云市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位置。

虽然在职位上没什么建树,但是胡新民的人缘还是不错的。原本他的能量也没有这么大,还是之前回家的时候带回去的桃子的功劳。

胡新民在教育局里也有俩三朋友,带了桃子太多,胡新民就给朋友送去了。这桃子毫无意外的俘虏了对方的心,之后想吃吃不到,抓心挠肝的难受啊!

这次胡新民就是找的这个朋友帮忙。

于是乎,开学没有多久,教育局下发了一个通知。让云市的各个学校开展活动,让初高中学生体验劳动,顺便春游。

为了让这次的活动名正言顺,胡新民让胡晓雯包了学生们的食宿费用,就当是用劳动力换取这次免费春游。

学生们可以晚上在村里住宿,上午劳动过后,中午回村里吃饭。午休过后,下午可以去钓鱼,爬山。

免费春游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虽然要花些时间种树。通知发下去后,有很多学校报了名。

周末,有浩浩荡荡地大巴车队就开进了桃溪村,一眼望去,甚是壮观。

这些学生是云市好几个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来过农村。他们一下车就兴奋的不行,要不是老师约束,直接就跑疯了。

带队老师跟黄哲确认住宿的情况,分组分队后,黄哲领着这些学生把他们安顿好。

黄哲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同时投宿的一天,这不亚于是一场考验。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两更

☆、第47章

桃溪村还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到处都是学生们充满朝气的笑闹声。

头天没什么娱乐,赵贵为了让他们开心,干脆让人找来好多柴火,在打谷场升起了篝火。

火堆堆得大大的,烧的特别旺。

火焰驱散了寒冷,很多学生都聚在打谷场,或者打牌,或者谈心,也有的只是单纯坐在地上仰头看着天上的繁星就觉得享受不已。

第二天一早,蔡胜就领着老师和学生们上了山,花了一段时间教他们怎么种树。把从各家各户借来,还有后来买的工具分发下去,学生们按照昨天的分组就去种树了。

土地都是翻过的,很轻松就能挖出一个坑。学生们一组四个人,一人挖坑,一人拎水,一人填土,一人负责树苗。

胡晓雯让他们累了就休息休息,她专门给他们准备了甜豆浆还有鸡蛋加餐。

这次来了五百个学生,床位没有那么多,只好让学生们挤一挤。能睡两个人的床睡三个,能睡四个人的炕睡五个。

睡的环境让学生们受了点委屈,吃的方面胡晓雯就打算做到最好。除了给学生们加餐之外,最重要的午餐她从镇子上请了几个开餐厅的厨师,专门来给他们做饭。

吃午饭的地方是村委大院,桌椅和餐具都是村里集体购买的,准们用来办红白事的家伙什,足够使用。

这些学生们一上午,每一组平均下来种了四十多棵树左右,距离种完全部的桃苗还差很多。尽管这样,胡晓雯也没再让他们继续干,累坏了就不好了。

中午睡了一觉,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就恢复了精力,下午就去到处玩了。

经过去年秋天灵雾的滋润,今年桃溪村的春天来的格外早。上午在桃园南边翻过的地上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下午换到村子的另外一个方向,万物生发,发芽的野草染得山间绿意浓翠。

为了不让这些学生失望,胡晓雯晚上特意去山上滚了滚,促使一些早春的花朵提前开放,引得这些学生别提多开心了。

溪水虽然很凉不能去玩水,但是拿着鱼竿或者是草娄也能够捕捉到鱼虾。每每有所收获,这些孩子们就欢呼雀跃。

下午的游玩,让很多不怎么来野外的人充分跟大自然接触了一下,所有人都对这次春游表示满意。

累了一天,学生们早早的就休息了。第二天上午大巴来接,学生们纷纷上车,带着美好的记忆返回了云市。

一个周末过去,胡晓雯三百亩地只种了三分之一。

这周末大量学生涌入也让村里的人都知道胡晓雯现在面临的困难。可惜的是他们现在要忙着春播,实在没有人手去帮助她。

倒是村里的小学看到有云市的初高中生来植树,专门组织了一次跑来帮胡晓雯种了半天树。

胡晓雯哭笑不得。

桃溪村的小学学生有一百多个,这些小学生不比开始发育的大孩子们,连挖坑都勉强。

不过胡晓雯也没嫌弃,而是哄着他们玩一样,歪歪扭扭的种了几十棵。

为了鼓励他们热爱劳动,胡晓雯买了几大箱营养快线和小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给他们做奖品,美得那些小学生喜滋滋的。

第二个周末又迎来了一批云市的学生,最后只剩下了一百多亩没种完。胡晓雯怕来不及只好跑到云市的劳动市场,高价找了几十个壮劳力雇了车拉回来,把剩下的一百亩给种完了。

胡晓雯大大的松了口气,终于赶在清明节前十多天把所有的桃苗移植完毕。

为了保证所有桃苗都开花,胡晓雯每隔一天就用淡淡的灵雾笼罩它们。

灵雾不负所望,让这些桃苗迅速的扎根,汲取营养和水分,在充足的日照下长出一个个娇嫩可爱的小小花苞。

黄哲比胡晓雯还要上心,打从桃苗栽种下来之后,每天都来看。等到花苞长出来之后,更是拿着一个数码相机天天来拍照。

拍了照片,他发到网上。在微博、在旅游帖子里边开始了新一轮的宣传。

后来有一个这次来种过树苗的学生发现了这些照片,知道博主和发宣传帖子的是桃溪村的,就把地址链接发到了自己学校的论坛上。

然后这帖子又被别的学校的学生从论坛转走,慢慢的这些来过的学生就都知道桃溪村要办赏花活动。

这可是他们亲手种下的树啊!要开花了,好像让家里的人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于是好多学生回去跟家长说。

这些家长有的人听过就算了,也有的人很感兴趣,想要亲眼看看自家孩子种的树开出来的花。这部分家长纷纷的打听桃溪村,有的觉得三个小时的车程太远放弃了,也有的觉得坐班车去麻烦就打消了念头。

不过最后,还是有一部分家里边有车的家庭选择在清明节小长假的时候去一趟。

就这样,出乎全村人预料的,桃溪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旅游高峰来了。

小长假前一个星期,黄哲就不断的收到私信,向他询问路线,还有住宿,甚至有人向他预定房间。

这些预定的人都是出来玩惯了的,知道在旅游旺季,如果不提前去定房间,到时候很可能会没有住的地方。

预定的床位有一百多个,相当于村子里边三分之一的床位都定了出去。

除了这部分学生带来的旅游家庭之外,另外就是去年曾经来过的上班党和夕阳团。更有很多钓鱼爱好者去年放鱼的时候就盯着桃溪村了,今年开春一暖和起来就结伴过来了。

“不错,不错!”黄哲拿着一本厚厚的本子,兴奋的低喃着。

这个主意是赵慧铮给他建议的,每页打格,第一格写有床位的人家。当有人入住的时候就在格子后边打一个勾,这样还有多少个床位有人入住,哪一家还有空闲就变得一目了然。

黄哲后来更是发展成记录有多少人,是男是女,最起码入住的团体要登记一人的身份证。

而他这严格的登记入住,更是让很多第一次来旅游的人觉得正规可靠,管理有方。

清明节小长假前后,桃溪村总共接待游客共计六百多人,平均消费七十元。整个村子在这个小长假赚了四万多元。

比起那些正经的旅游景点,这些钱只是九牛一毛,却坚定了桃溪村继续发展旅游业的信心。

除了这些只有在法定假日会出来旅游的游客之外,桃溪村终于有了一些常客,会在平常的日子里来桃溪村休闲度假。

这些人就是云市喜欢钓鱼的钓客,还有就是曾经来过这里的夕阳团,尤其是朱兴文和杨才干两个。

一开始朱兴文来是冲着钓鱼来的,而杨才干则是跟外孙女来买桃子的。两个老头在村溪边上相遇,颇有些意外和尴尬,随后一来二去的,这俩老头就经常结伴一起来桃溪村玩。两个老家伙上山捡野果,下山钓银鳞鱼,好不快哉。

贡桃季节过去了,这俩人就吃胡晓雯家的青梨,青梨吃完了又盯上她家里边的柿子树。之前说没成熟就开始惦记柿子的就是这俩老头。

从夏季玩到秋季,要是家里边人强烈反对,这俩人冬天还要跑到村里来。这让两老的家人们很是纳闷,不知道这个小村庄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

朱兴文发现了一个秘密。

打从他开始吃上贡桃开始,他的身体各项指标就开始逐渐的趋于正常。

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是秋天他以前的单位组织体检,看了体检报告他才猛然察觉到了桃溪村的不同之处。

朱兴文毕竟以前当过一局之长,他还是很有头脑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原因,认为他身体情况好转是因为多次去桃溪村的原因。

虽然他没少吃桃溪村的水果、蔬菜、豆腐什么的,他却没有把这个原因归结到这边的食物水果是绿色有机上。

他很直接的认为是桃溪村的水土原因!

只有根本的水土,才能让生长在上边的桃子,蔬菜,粮食对人体有益。也许这些只是一点点的变化,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多方面的原因,让他的身体变的比之前更好了。

这个发现他没对任何人说,杨才干那傻呵呵的老家伙啥都没察觉,朱兴文就干脆丢下他,发挥自己本质能力,不动声色的调查取证。

他发现入秋之后,每一次从桃溪村回来之后身体就会舒服两天。但是过几天之后,因为年老体衰各种老年慢xìng • bìng引起的四肢发麻,就又开始加重了起来。

他在秋天的时候多次来桃溪村,最后综合自己的观察还有从村民的嘴里打听到的消息得出一个结论,造成这一切的是因为雾。

结果出来了,朱兴文又觉得是不是他想太多。

他想过是因为桃溪村的水土当中含有一种有益物质——这些年电视上常演某某长寿乡、长寿村因为饮水当中含有某种矿物质对身体好什么什么的,却没想到最后调查结果出来是因为雾。

还跟神仙传说什么的挂上钩,怎么看这个结论都不太科学。这让信奉了一辈子唯物主义的朱兴奋难以相信。

儿女的劝阻让他没有继续往村子里边跑,然后等到开春了,无意在群里又看见黄哲在那边打广告,朱兴文没忍住又来了。

即使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或者不相信找到的原因,朱兴文也不会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结果小长假一来,现实就让朱兴文没有办法再自欺欺人了,早上一起来,天还没有亮,拉开房门漫天的大雾让朱兴文说不出话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一个秘密,然后成了人尽皆知的秘密~(≧▽≦)/~

☆、第48章

胡晓雯之前为了让桃苗能够在当年开花,没少用灵雾滋润它们。她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三百多亩桃苗如期开花。让游人们可以尽情的欣赏千树万树桃花开的美丽景致。

尽管因为新种植的桃苗树冠修剪的不太好看,但是两万棵桃花树一起绽放的壮观景象还是让人们挺满意。

除了花开得到的游人的赞叹之外,胡晓雯又发现了一件让她很惊奇的事。

除了结果期桃树会释放大量的生气之外,开花的时候也能够产生一些。

之前因为玉坠当中的灵雾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浓度,玉坠里边植物开花产生的生气直接就并入了浓雾当中,胡晓雯就没有察觉。

结果这次三百多亩桃树一起开花就变得显眼起来,这些桃花散发出来的生气比起桃子要淡弱很多。

不比结果期那些萤火虫般的光点,这些桃花的生气汇聚到一起也只是淡淡一层,难怪玉坠空间没什么动静。

从开花开始,每天桃林就会产生一层薄雾。

如果放任这些薄雾不管,这些薄雾渗入到底下,只会让地面上的野草长得更欢实。到时候辛苦的还是桃园里的员工。

不得已,胡晓雯只得每天天快要亮的时候把那些生气汇聚而成的薄雾引到别的地方去。

这些薄雾胡晓雯没有吸收到玉坠里,而是直接从三道弯翻过村子后边的那道山梁,顺着山坡下去,流入到村子河滩两边的田地里。

给这些春播的作物加加料,等到夏收的时候,胡晓雯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收取果实的生气了。

头两天还好,等到第三天不知道怎么的桃溪村开始起雾了。

桃树产生的生气聚集了大量水汽,山中水汽凝结成大雾。这些雾气以桃园为□□,轻飘飘的生气混在当中,顺着风被向吹向村庄。淡淡的大雾笼罩了整个桃溪村不说,还在不停的向山中蔓延。

那云雾缭绕的情景仙气十足,就好像老人们传说当中讲的那样,有神仙吹了一口仙气一样。

那天清晨,胡晓雯意识回到自己的身体里,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坐在床上发了半天的傻。

等到胡晓雯平静了一会儿,回想起蔡曙光和表舅姥爷给讲过两个不同版本的过去。她慢慢明白了,过去落云山起雾和最后那些雾气的消失,还真可能是因为这个玉坠造成的。

她想,最初玉坠的主人,那些道人修炼的时候可能也是用灵雾润泽桃源村的植被,用来等到结果实的时候收取生气。

而在这些植被生长过程当中,开花或者生长都或多或少的散发出来生气。

而这些生气玉坠没有选择收取,也可能是当初制造这个玉坠的人留下的规矩,这些生气就是用来回馈大地的。

这样良性循环之下,不用玉坠的主人可以去用灵雾润泽,自然而然的植被当中的生气就随着山中雾气飘散到四面八方。

随着玉坠在闲云观当中的传承,年复一年慢慢的这个范围就扩大,形成了落云山常年云雾弥漫的景象。

但是后来,最后一个道人姚朗真死后,没有人再知道这个内情。

没人再用灵雾来润泽大地,开荒的时候这些曾经被灵雾滋润过的,可以产生生气的树木被砍伐掉之后,就再也不会有生气带动水汽汇聚形成常年雾气弥漫的景象了。

“仙桃林……”想明白了之后,胡晓雯才明白为什么当初那些桃子没人刻意去培养,却也能长得那样出众。

后边几天胡晓雯刻意的不去赶这些生气,没两三天这些生气就聚集起了水汽起一场大雾。

每天这雾气过了午夜开始聚集,到半夜三点最浓,飘飘荡荡、浩浩汤汤的在山野漫散开来,逐渐变得稀薄,在早晨六七点的时候散尽了。

清明节过了之后一天比一天暖和,按理说这天气暖和了就不该再起雾了。

可是这般景象只是让村里的中年人困惑,却让那些老人们很是高兴欣喜,一个个说着年景越来越好。

城里来玩的人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年轻人睡觉睡得沉,早上起来8点多雾早就散尽了。

也只有像朱兴文这样的老人觉少起的早,这才拉开门看了一个正着。

朱兴文深深的呼吸着,吸入一口带着浓郁水汽的气息,感觉全身心都被洗涤了一遍。

他眼中复杂,果然归根究底是在这雾上。

朱兴文起的早,杨才干就睡的晚一些,起来洗完脸刷完牙,朱兴文已经把早饭端回来了。

“又起雾了?”杨才干端了个板凳坐过来,拿起筷子和馒头,先低头喝了一口热粥。

朱兴文没吭声,不科学的事情太过冲击他的神经,朱兴文虽然没再嘴硬,却也不好把这件事情对别人说。

“这桃溪村的气候真够湿润的,都这会儿了还起雾,早晚温差也没那么大啊。”杨才干扭头看他,“你昨晚上睡觉觉得冷了没有?”

朱兴文慢吞吞的说:“没。”

杨才干见他没什么性质聊天,干脆就专心的吃饭。

别看他们住宿的这家提供的农家饭简单,但是味道可真不差,每顿杨才干都忍不住吃很多,可比他在家里吃的强多了。

“我打算在桃溪村买个房子。”朱兴文吃完了,放下筷子,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杨才干抬头,看着朱兴文一脸正经,确定他不是在说笑,才把嘴里含着的米粥给咽了下去。

“没必要吧?”杨才干说,“桃溪村的空气是好,吃的东西也都没有污染,对身体什么的是好,也没有必要在这边定居吧?”

杨才干没有朱兴文那么敏感,只是觉得农村比起县城环境空气好,养人是正常的。

朱兴文自觉已经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常常往来临水和桃溪之间,自然是比不了直接在这里定居来的方便。

朱兴文说:“以后天气就转暖了,桃溪村空气好又凉爽。我挺喜欢这边的环境,避暑不错。总是过来在民宿住也不是回事儿,还是自己买个房子方便。”

杨才干说:“那你租一个房子不就得了?真没必要花这个钱!”

杨才干虽然也喜欢这边的环境,却从来没有在这边定居的想法。

毕竟他上了年岁,老年人一旦得了急病,得到及时抢救最是关键。而在这农村里,只有一个条件简陋的卫生院。等到发病再送去医院,黄金抢救时间都耽误了。

医疗条件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农村这边的房产没有投资升值的价值。

说句实话吧,他们这样的还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要是哪天朱兴文嘎嘣一下过去了,剩下的这个房子,他子女肯定不回来住,多数要卖。要是运气不好,赔本都不一定卖出去。

还真不如租一间房子,村里边的房租便宜的很,一年也就几百块钱。

杨才干苦口婆心的劝啊劝,朱兴文是打定主意要在这边买房子。

杨才干气哼哼的,暗骂他一声倔驴。不过随后他又想,朱兴文愿意买就买吧,反正他退休金也多。等朱兴文以后在这边买了房子,他以后再来桃溪村就能省下房费了。

在这件事上,杨才干觉得自己挺聪明,朱兴文就是个傻蛋。

等到很久以后,桃溪村的房价全面上涨的时候,杨才干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就那么自作聪明,当初没跟着买上一套房呢?!

胡晓雯可不知道已经有人察觉了桃溪村灵雾的奥妙。

滴管系统终于全部安装完成,现在泉水口的出水量远远不够每天灌溉果园。胡晓雯只能把果园分成好几个片区,轮流给水。

她也挺着急,但是没办法,灵雾不够。胡晓雯只能等村子里边的夏收,到时候农作物成熟产生新一批的生气,和去年到现在积攒的灵雾,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