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空间]田园记事 > 第四章了~ (7)

第四章了~ (7)(1/2)

目录

鸭、猪、牛羊算是有口福了。

这些农作物的变化,要到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和重视。

胡晓雯虽然知道,却没有在意。反正这一次是大批量的改变,根本就找不到她头上。她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大隐隐于市,全桃溪村的农作物都变化,就没人会注意到她家的菜长得过于旺盛啦。

作者有话要说:村子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不只是住宅村容村貌,还有漫山遍野的植物,和溪流里的鱼虾。

☆、第43章

为了过年而提前回来的壮劳力很多,胡晓雯又请了几个短工,专门挖沟,在二十八那天终于把水沟挖完了。

滴灌系统那边的施工人员,早就在二十七的时候放假了。大舅和表舅领着的员工因为都是附近村镇的,家住的近,所以干到二十九。

胡晓雯原本想着早点回家,大舅和表舅的干劲那么足,她也不好撇开大家自己跑回家去。人家都在干活,她只好置办了一大堆的年货当做福利发给干活的工人们,顺带把她家摘的几百斤柿子给当做年货发掉了一大半。

这些柿子都捂好了,一直在杂物房里边放着,那边的气温很低,柿子是非常耐放的,在低温下能够保鲜很长时间。

这些柿子虽然也没少沐浴灵雾,偶尔也浇过几次空间水,外表变化却不如水蜜桃那么大。只有撕开表面的皮,把里边的柿子肉吸到嘴里边,才能品出这柿子的特殊之处。

相比原来的柿子吃完之后嘴唇边上发涩发木,现在的更甜更糯,吃起来也没有一点涩感。这批柿子年货,大受这些员工的欢迎,让胡晓雯松了口气。

她跟大舅刘春兴和表舅周启发两个人,商量了正月十五再请工人回来干活。

大舅说为了赶上春天移植,最好能在村里再请几个短工,在十五前再赶一赶工。现在平整出来的土地达不到胡晓雯要求的五百亩,只有三百多亩地。

三道弯的山上,工人们要清理长得根深蒂固的荒草,还有大块的石头。因为坡地有一定的角度,这个工作干起来比预想当中要慢。

这还是有胡晓雯当初买的除草机帮助,可以把地面上的草连根翻起来,帮助他们省了不少的功夫。

胡晓雯安慰两个长辈先不用着急,剩下的地只要在春天之前结束开荒完毕就可以。她并不怕耽误最佳移植时节,只要有玉坠在手,没有她种不活的植物。

刘春兴和周启发走了之后,胡晓雯抱着一箱子柿子去了狗场。

“你今年还不回家过年?”胡晓雯把柿子放下,坐在沙发上对正在给一只边境牧羊犬梳毛的陈子嘉说。

狗场这边因为胡晓雯来的次数多,这边的大狗小狗都认识她了。可能是因为她日积月累的沾染灵雾,身上带上了什么气息,让这些大狗小狗们都挺喜欢她的。

这不,看见她过来,在陈子嘉手底下乖巧无比的边牧瞅见她就摇晃着尾巴,想要跟她亲近。

胡晓雯伸手挠了挠边牧的下巴,陈子嘉对她说:“不回去。”

以前陈子嘉回家过年,都要请人来喂他的狗。他爸不让他进家门之后,他过年还省去请人了。

杜悦卿跟他分手之后,他妈给他打过电话,狠狠的骂了一顿。原本双亲两个还有点偏向他的母亲,因为这件事情,也倒向了反对,让陈子嘉的心情一直很不好。

他跟杜悦卿大学期间的交友圈是重叠的,大学期间的同学全都向着杜悦卿。要不是在桃溪村结交了黄哲和胡晓雯,陈子嘉真可以说的上是众叛亲离。

“我又给你拿了一箱柿子,你放着慢慢吃。”

“好。”

沾染了农村人情往来的纯朴,现在互相帮助在他们看来已经不用再客气了。

陈子嘉知道她家今年结的柿子多,他这些年自己一个人生活,多少也会点手艺。这柿子除了直接吃之外,做成柿子饼也挺好吃的。

“你那一窝小猫怎么着?用我帮你喂吗?”陈子嘉转头看她。

这次春节过年回家,胡晓雯可是打算待到十五之后才回来。之前她离开三个星期去省城,也是陈子嘉帮忙喂的。

胡晓雯摇头说:“不用,我把它们都带回家。”

那母猫的主人家没有找到要小猫的人家,最后这五只小猫就都归了胡晓雯。

母猫带着小猫生活了三个月,就从胡晓雯家离开,再一次回到了自己主人家。这让胡晓雯放心又失落,她还以为喂养了三个月之后,这只花猫会留在她家不走了。她还曾经脸大的纠结过该怎么跟那个嫂子家里边交代。

剩余的五只小猫,在三个月里被大猫带着到处活动,学习各种技能。也曾经跟在母猫的屁股后边跑到原先的主人家,却并没有学大猫那样进去。

这五只会在胡晓雯跟前卖萌撒娇求摸求抱的小猫咪显然不认为这是它们的家,自然而然的五只小猫跟大猫就分开生活了。

五只猫除了两只三花是母的,其余三只是黑色、黑白、黄白。胡晓雯给它们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红中。

陈子嘉见过更多比这更奇怪的宠物名,但是每每想到一只油光水滑的黑猫起名叫做红中就总是风中凌乱。

现在这五只小猫已经五个月大了,三只公猫组成兄弟团伙,虽然只有五个月大,却打遍周围无敌手。没有别的大猫敢欺负它们,别的猫打架都是单个上,就只有这三是不要脸群殴。

另外两只小母猫从来不一起行动,往往神出鬼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鉴于它们的行动太过灵敏神秘,别的大猫连毛都摸不着,更别说怎么样它们了。

不过这些在外边不要脸,傲娇,神秘的小家伙,回到家里就会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自从它们大了,就再也不在杂物间里住了,登堂入室还不算,经常在胡晓雯用电脑看电视剧的时候从键盘上踩过,或者干脆窝在鼠标垫上压住鼠标线,要不然就是脑袋压住手腕,让胡晓雯的手动弹不得。

要命的是这些小祖宗们撒娇的时候往往不是一个傲娇,而是几个一起。为了争夺胡晓雯的注意力,她房间里边的东西没少遭殃。

当真是痛并快乐着。胡晓雯生气的时候这些萌物们又会仰着无辜的脸,好像你怪罪它是多么的罪大恶极,让人内心愧疚又无奈至极。

跟这五只比,现在已经九个月的淘淘就显得稳重多了。大概是因为家里的“熊孩子”太多,淘淘不自觉的就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五只胡闹的时候,也只有淘淘出面能够镇得住。

这挺奇怪的。一般情况下,喵星人是绝对不会卖汪星人的账,只有包容性强,性格温和的汪星人让步的份。

但是在胡晓雯家却不是这样的。淘淘和五只小猫之间好像没有物种的隔阂一样。每次五只闹的过分,胡晓雯大叫一声,淘淘冲进来,这五只小的立刻就老实了。

胡晓雯想,这可能是因为她用灵雾一同滋润过它们的原因。之前淘淘生病的时候,她担心淘淘挺不过去,刻意往它身体里边灌输了一些。可能就是这些灵雾让淘淘在这个群体当中占据老大的位置。

这次春节胡晓雯打算把五只小的带走。上一次让陈子嘉帮忙喂,是因为这些小猫才只会蹒跚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根本就出不了杂物房。

这会儿可不一样了,能四处乱跑了。胡晓雯担心她半个月不在家,没有主人的陪伴,这些小猫就能野的不认家了。相比较其他村民家散养模式,胡晓雯可不想养出几天甚至几个月不着家猫咪。至少要每天按时回家,才能让人安心。

胡晓雯向陈子嘉请教了一番养宠物的心得,过了没一会儿,黄哲过来了。

“你什么时候走?”黄哲一屁股坐下,手不客气的打开箱子,从里边掏出来一颗柿子吃。

“我明天上午,一起走吗?”胡晓雯转头看他。

“行,你开车送我吧。”黄哲还没有驾照,没来得及考。这次回家胡晓雯借了陈子嘉的车,有车蹭,比倒班车舒服多了。

“你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陈子嘉给几只边牧梳完毛,送它们会后院,回来坐在沙发上跟俩人聊了起来。

黄哲准备报考今年春季的公务员考试,如果通过了,他聘期结束就可以直接去临水县政府部门上班了。

“还不错。”黄哲一说起这个就春风满面。

元旦过后,他才知道临水县开工作总结大会的时候桃溪村被点名表扬了。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镇政府也说过了,把这项功绩记录到了他的档案里了。

有这份履历,只要顺利入职,黄哲就能够获得比其他人更高的□□。

“赵贵叔是不是要退了啊?”胡晓雯问。

赵贵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根据胡晓雯的了解,要不了两年他就到退休年龄了。

黄哲说:“赵贵叔是村长村支书一人担着,到年龄之后他会卸任支书,不过村长不限制年龄,应该会继续连任。”

村长都是选的,赵贵担任村长很长时间了,他一直在想尽办法为村子里谋福利,在村里威信一直挺高,所以每次都选他当村长。

胡晓雯听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在场的三个人都明白,如果黄哲继续留下来,那么这个村支书很可能会由他来担任。但是黄哲志不在此,多说只会平添烦恼。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黄哲突然笑起来,胡晓雯跟陈子嘉莫名其妙的看他。

“我突然想起来赵贵他儿子赵慧铮。他可逗了,走到村口的时候看着大变样的村子,还以为自己穿越到平行空间了,想象力可真丰富。”

胡晓雯被逗笑了:“赵贵叔的儿子?多大了?”

黄哲说:“比我大一岁,他上的大专,学的酒店管理,现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工作。”

“酒店管理,挺不错啊。”陈子嘉说,“这个专业是全球十大热门专业之一,就业前景一直非常好。高级管理人员人才一直非常的抢手。”

黄哲说:“赵慧铮挺有先见之明的,当时他自己选的这个专业。”

赵慧铮回来之后,赵贵把黄哲叫家里一起吃饭,专门让两人好好交流了一下。赵慧铮学的就是旅游、服务相关专业,给黄哲提了不少很有用的建议。

“他帮我初步梳理了一下村里的旅游住宿情况,给我列了一个特别有条理的分类清单。”黄哲说道这里提别佩服,“要不说是专业人员呢。我之前一点也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给整理了一下之后立刻一目了然。”

☆、第44章

桃溪村虽然说是开展旅游业,但是一直都是想到哪里是哪里,开展的轰轰烈烈,其实有点没有章法。

就像是这一次村委借钱给环境不好的人家修缮房屋,让这些原本没有条件招待住宿的人家也变成民宿。这在赵慧铮看来,完全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现在桃溪村的民宿床位并不缺,增添了这些多余的床位,还不如把钱用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改善就餐环境和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上。

好在黄哲灵机一动,让村北保持古风村落的举措,让这笔钱没有浪费。被修缮过的房屋至少还可以作为古村落旧民俗住宅让游客参观参观。

说到这个,黄哲挺懊恼的。他说:“赵慧铮给我总结的文件,很清晰的表明现在桃溪村有三百多个床位可以入住。可是在最高峰的时候,咱们村也同时只接待过一百个客人。”

除了床位的空余浪费,还有就是管理上的混乱。

到现在为止桃溪村的旅游业完全就是无序发展,根本就没有人去专门管理。到现在为止,别说专门的客房管理,村里还没有一家正经的农家乐。

黄哲现代相当于是自己担任导游、前台接待、客房经理。一旦黄哲不在,整个村都要运转不起来了,其他村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赵慧铮看来,至少要有一个人专门管理床位,保证这些提供民宿的家庭入住率保持在一个平均水平上,这才不会产生矛盾。赵慧铮让黄哲不要把这些提供民宿的家庭当做是分散的,而是把它们想象成一个整体,更加系统的去管理。

“三百个床位啊,按照每个礼拜平均五十个来说,要六个星期才能轮一遍。”黄哲叹息。

别的他不怕,就担心那些借钱修缮房屋的人家会压力大增。

胡晓雯捏着下巴想了想说:“我觉得你其实不用太担心。”黄哲转头看她,她接着说道:“我今年春天打算在已经开荒好的三百多亩地上全部种上两年生的桃树苗,这些桃树苗好好的照顾,今年肯定能够开花。再加上我之前的三十亩,清明节小长假前搞好宣传,到时候来看桃花的就能有不少人。”

黄哲迟疑了:“这可以吗?”

要知道胡晓雯这边种的可不是观赏性的桃花,是要结果实的。要是有人手贱摇晃桃树,或者是攀折桃枝,肯定会影响当年结果率的。

胡晓雯说:“今年头一年栽种,两年生的桃苗肯定不结果。所以没问题,至于那三十亩桃园,到时候注意一下就行。”

黄哲想了想点了下头:“那这样,春季野菜生长的挺多,可以继续采摘游玩。等到花落了就进入五月,到时候山上会有羊肚菌这样的名贵菌类可以继续吸引游客,起码上半年的能够维持过去。”

“羊肚菌?”陈子嘉惊讶,“桃溪村还有羊肚菌?”作为富二代,陈子嘉显然知道这种菌类。

“是啊,不过比较少见,也算是个噱头吧。”黄哲说。

野生羊肚菌的营养价值比起花菇和木耳不相上下,但是因为它的人工栽培技术研发的较晚,也一直没有推广开来。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野生羊肚菌的价格是花菇的数倍,一斤达到两三百元。

胡晓雯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她拿着手机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种菌类和花菇、银耳、竹荪、猴菇菌等其他七种菌类被称为草八珍。

“这个倒是不错。”胡晓雯双眼放光,等到五一小长假的时候,说不定可以用这个把霍红霞勾引过来,再给她做几顿好吃的。

黄哲说的少见,她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只要这山上有的,有灵雾在,必然不会让上山的人空手而归。

跟黄哲约定好了明天上午出发的时间,胡晓雯找陈子嘉借了一个笼子就回家了。

晚上吃完饭,趁着家里边的东南西北风还有红中没有出门,胡晓雯用意念把这些小猫拉进了玉坠空间里。

猛然进到这里,五只小猫被吓了一跳,浑身的猫都炸了起来。胡晓雯见它们一个个警惕的弓着身子,想了想就把淘淘也放了进去。

果然见到淘淘之后,这五只小猫迅速的靠近它,这才冷静了一些。

它们进去之后,只能在狭长的岸边上活动。除了这里之外也就只有被胡晓雯弄进来的石层大石头垒的一块石头大平台。胡晓雯之前定做的浮台现在就放在着上边。

没过多久,胡晓雯把放着棉布的篮子,还有它们的毛绒毯子放在了浮台上,自己的意识紧跟着也进去。

明明没有形体只有意识,她一进去却让几个小的围了上来,发出受了惊吓委屈的叫声。

胡晓雯不能说话,只能用意识拂过它们。明明不能够沟通,淘淘和五只小的却明白了她的意思,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胡晓雯要带它们回去十几天,她家云市的房子是楼房,三室一厅的地方不大,只有九十多平米,压根就不够几只跑惯了的动物们活动。

淘淘还好一些,到时候找一根狗狗散步的绳子一栓,带到楼下跑一跑就可以了。但是,东南西北风和红中却不能这样照办。城市里大马路上都是车,这五只小的又是山村长大的,出去就有发生车祸的危险。

于是胡晓雯就想着,它们要是觉得憋闷想要活动,就把它们送进空间里,让它们跑一跑活动活动,不至于回家过个年就给它们憋疯了。

玉坠空间当中不知道有多高,虽然没有太阳,却有着光亮。有水,有草,有树,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湿润,还有熟悉的灵雾缭绕。只待了一会儿,六只动物就适应了这里,开始四处探险。

胡晓雯也很久没有关注里边的情况了,她看了看长得很好的鱼,从中选出了几条,打算过年回家带回去做了吃。

看完了鱼,胡晓雯就沿着岸边看她种下的那些树苗。

过去了六个月,这些小树苗就好像是过了一年一样,长的比之前蹿高了好多,树枝也彻底长开了。一点也不像外边寒冬季节,长的郁郁葱葱。

那些红豆杉也长出来了,就好像是在它们的原产地一样茁壮,一点也没有不适应的情况。

红豆杉拿进来的时候都是种子,种它们的间距比较小。它们不像是其他两年生的树苗留出了足够成长的间距,足够它们生长到15厘米粗。

这个粗细足有5年树龄,在空间里也就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必须把它们移植出去,要不然不停生长的根茎就要延伸到生长河畔植物的那片区域底下。那底下水分太足,足以把树木的根茎泡烂。

当时胡晓雯还不知道在玉坠空间里边动植物会长得快过外边这么多,再长一段时间,这些红豆杉苗就得被移植出去了。

等到春天吧,胡晓雯心想。

为了明天能够及时出发,胡晓雯晚上干脆没有放它们出去。

六只动物就在浮台上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胡晓雯把五只小猫关进了笼子里。把准备带回家的东西都塞到陈子嘉的越野车上,胡晓雯拉上黄哲就回了云市。

把黄哲送到他家小区门口,胡晓雯谢绝了黄哲邀请她去做客,调转车头往家开。

“妈我回来了,你让我爸下来一下,把年货搬上去。”胡晓雯拿着手机说。

“年货?什么年货,我不是让你不要买东西吗?!”周青在电话那头说。

“哎呀,没啥东西,就是给员工发福利剩下的。”胡晓雯打着哈哈说。

“你这孩子真是!你哥把过年东西都买好了,东西太多吃不完不是浪费嘛。”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并不缺油水,食材又丰富。过年准备的鸡鸭鱼肉每年都吃不完,一直到放坏了,周青觉得太浪费了。

胡晓雯拎着猫笼子,领着淘淘进了门。

“这就是东南西北风红中啊?”周青一眼就看见关在笼子里的五只半大的猫,“这么乖啊,都不怎么叫。”

“吓坏了吧?”胡晓雷伸头看。

“可能吧,我先把它们放我屋子里。”

“你自己照顾啊,我可不负责。”周青一想起要给五只猫铲屎就头疼。

“放心吧,不用你们担心。”胡晓雯进了房间关上门就把五只猫放了出来。

昨天在玉坠空间里,五只猫已经知道要带它们在这个地方住半个月。自然不会闹腾,就显得好像很乖巧似的。

周青其实不讨厌动物,等胡新民把胡晓雯带回来的年货,尤其是几大箱子的柿子放到小房里安顿好。周青已经进了胡晓雯的房间去看猫了。

五只猫虽然不怕生人,却也很警惕的不给别人摸,周青看了会儿,尝试未果之后就遗憾的从胡晓雯的房间里出来了。

“也不用总是关在你屋子里吧?”周青把胡晓雯的房门关好。

“等过两天适应了再让它们出来。而且白天总有客人来,人来人往的怕吓到它们。吓到猫倒是其次的,要是有个熊孩子手贱,猫挠人一下反倒不好。”

周青一想也是。

“有淘淘在,陪着那几只,不会闹的。”

胡晓雷说:“你家这猫狗一家亲挺稀奇的。”

胡晓雯摇头:“这算什么。只要是家里猫狗一起养大,都不会打架。村里边那一家不是如此,尤其还有一家母猫不管小猫了,小猫是吃母狗的奶长大的,更是亲近。”

作者有话要说:母狗喂大小猫是作者亲眼看见过的,过年的时候去串亲戚,一直小猫钻在狗狗的肚子底下,仰着脖子吃奶。当时特惊奇。

☆、第45章

五只小猫吃得好,长得圆滚滚肉肉的,看起来就显得萌态十足。虽然不给摸,但是数量上的震撼还是引来亲友稀奇的围观。

胡晓雯白天让这些猫在家里待着,晚上进屋睡觉就把它们放进空间里就不管了,让它们撒了欢的跑,敞开了的玩。等到胡晓雯注意到的时候,这些小猫已经野到尝试去抓鱼了。

不过它们个头太小,经验不足,没一个能抓到的,往往被鱼用尾巴扇一脸。

正月里,胡晓雯和高中好友好好的去逛街,买了不少新衣服。俩人吃了饭又去看电影,她们选择了一个正在热映的外国大片。

胡晓雯挺爱看电影的,以前在省城的时候还专门在影院办了会员卡。坐在电影院里,胡晓雯专心致志,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着。

这部片子叫做《无敌舰队》,讲的是传奇海盗,□□部分海盗舰队和国家舰队大战,风雨交加外带电闪雷鸣,在交织着火炮的轰鸣声,慷慨激昂的音乐烘托整个气氛到达顶点!

那一瞬间,简直爽翻了!

看完电影俩人出来还讨论了好半天,回家的路上,胡晓雯回味着片中激战的场景。怎么觉得那音乐似曾相识呢?

既然人有“即视感”,可能这段音乐也是如此吧?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出来,胡晓雯只好放弃。

“姑姑!”面面比之前长高了很多,大概是在抽条,身上没什么肉。小孩子就是喜欢过年,每天兴奋的跑来跑去。今年因为那几只小猫,面面特别喜欢在奶奶家住。

胡晓雯抱住扑过来的小人,轻轻松松的把他抱起来,举高高。

客厅里响起孩子清脆的笑声,胡晓雯见他高兴,干脆多举了他几次。

“面面,你吃不吃柿子啊?”胡晓雷的妻子高琴拿着一个柿子冲着面面挥手。

“吃——”面面脆声答道,胡晓雯放下他。面面就向着妈妈跑了过去。

高琴不着痕迹的松口气。她这小姑子也是没轻没重的,面面再怎么小,也有将近四十斤。虽然在乡下呆了一段时间,再怎么锻炼也是有限度的,胡晓雯又不是个男人,万一胳膊一酸,不小心摔到面面,她又不好责怪。

周青在一边皱了一下眉毛:“今天吃第几个了,柿子性寒,吃多了对小孩子肠胃不好。”

高琴冲周青微笑了一下:“我注意着呢。”

周青见她这样说,就不再管。

那边面面围着妈妈已经开始着急起来,高琴刚刚撕开口子,就把小嘴巴凑过去了。

“今年这柿子长的可真好吃。”高琴低头看着儿子吃得高兴,不由的说道。

“大概是因为去年日照充分的原因。”胡晓雯若无其事的说。

“去年那是旱的,还以为柿子会长不好。”周青说,“去年好多粮食、蔬菜都减产了,连那些核桃也结得可怜巴巴的。也就你那些桃子还有这柿子长得不错。”

“桃子长得好那是因为我们浇水浇的勤快,这些柿子也是一样啊。”

胡晓雯心说,就这两样还不算什么,要是看见今年的青梨和花椒树,家里人指不定要惊奇成什么样子呢。好在按照她时不时的用灵雾去村子里和田间地头滚一滚,今年秋天再结出的果实就都一样了,她也就不显眼了。

她真是太聪明了!胡晓雯美滋滋的。不仅把一片叶子藏进了森林里,还享用了额外的成果。

“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吗?”高琴抽了一张纸巾给面面擦嘴,然后哄着他去自己扔垃圾,抬眼好奇的问胡晓雯。

“嗯,我现在又承包了一块地,春天能再种三百亩。要是后续开地顺利的话,夏初再种两百亩。”

“五百亩地,这么多!都种桃子啊?”高琴惊叹。

“是啊,现在也就种桃子有点心得了。头两年先种桃子,等后边地全都开出来再种点别的。”

“你打算种别的?”周青不知道她这个想法,“你那几百亩桃林跟真正上万亩的水果基地相比根本就不成气候。你还种什么别的,干脆都种桃子得了。”

“我是想着跟桃子的收获季节错开。要是种了太多的桃子,光是丰收季采收,要多少人?太忙太累了。还不如种一些别的,岔开收获季节。就比如这柿子,收获是在九月底到十月份,这样村里秋季采摘也不单调。”

周青迟疑了一下说:“你没有必要为了村子里的发展给自己找麻烦。”虽然那里是自己的家乡,但是周青更偏向自己的女儿。

“不是的,我也是想着拉动桃溪村旅游的同时,能够就地销售。这些游客自己采摘,我们省了人力,他们又得了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周青叹了一声:“你考虑清楚就行。”

“妈,您不用担心,晓雯是个有成算的。”高琴在一旁说道。

其实高琴跟周琴、胡新民胡晓雷一样,希望胡晓雯的事业发展的顺利。除了身为亲戚的祝福之外,她也有自己的私心。

她跟胡晓雷是大学同学,她的家乡在同省的另外一个城市,毕业之后迁就胡晓雷回家乡,在这边找了工作。

远离家乡父母,高琴心里一直有一点不安。她是家里边的独生女,性格比较独,之所以乐意在这边安家,也是因为胡晓雷当初说父母的房子将来会留给他们。

周青早就跟胡晓雷、胡晓雯说过,等她跟胡新民没了以后,云市的房子留给胡晓雷,而老俩的存款给胡晓雯。周青当初这样分配,更多是安慰远嫁过来的高琴,给她将来生活的一种保障。这也算是周青和胡新民的态度,表明高琴嫁给他们儿子,他们胡家不会让她受苦的承诺。

胡晓雯毕业之后留在省城,显然是默认了这样的分配方式。

高琴也曾考虑过,如果以后双亲需要人照顾,到时候就把他们接过来住在高琴和胡晓雷后来买的两居室。而她跟胡晓雷则搬回去跟周青胡新民住,这样可以兼顾双方,是最好的办法。

却没有想到胡晓雯回来了,还跑到乡下去承包果园。虽然有三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在高琴看来却是太近了。

她更加担心如果胡晓雯失败,回到家里定居不走,到时候周青会改变主意,让原本的平静被打破。关于房子的归属问题,高琴不希望将来出现变动。

高琴智商情商都很高,她心里的担忧顾虑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对待公婆和小姑子的态度也无可挑剔。

高琴的杞人忧天胡晓雯猜不出来,就算是知道了,她也只会一笑了之。她现在有玉坠空间,未来更加的广阔,前程更加的远大。云市的房子她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愉快的在家过完了正月十五,胡晓雯开着车带着淘淘和五只小的告别挥泪不舍的面面,抛下要处理好几箱柿子去处的周青。

胡晓雯接上黄哲,俩人一边聊天一边商量接下来村子里边的发展。不知不觉就回到了桃溪村。

车子开进村子里,胡晓雯和黄哲发现村子主路上围了好多人,黄哲立刻让胡晓雯停车。

“我下去看看。”

胡晓雯看了看被堵的道路,干脆靠边熄火,把淘淘和五只小的放了出来。

桃溪村这六只动物早就熟悉不已,一会儿就跑开不见了,胡晓雯也不担心,挤到人群里边往前看。

挨着主路的一条巷子里,人们不知道吵嚷些什么,说的都是本地方言,速度太快,胡晓雯就有点听不懂了。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儿了?”几个人围着一家家门吵架,胡晓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晓雯啊,回来啦。”站在她旁边的一个老大娘看着她笑得满脸褶子。

这个大娘她压根不认识,也是胡晓雯现在知名度高,村子里的老老少少的都认识她这样脸了。

“哎,大娘,这家为什么被人堵着门吵架?”

“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那边还在吵嚷,没有啥进展。这边老大娘就给胡晓雯讲起了内情。

被堵的人家姓刘,里边住着老两口。这家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前年这家儿子车祸去世了,丢下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悲痛了一阵之后,妻子走出伤心,外出去打工,把两个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

这家老人岁数都比较大了,其中一个还腿脚不方便。因为家里有两个小孩,这家就没有办民宿什么的。

今年过年儿媳妇回来了,知道村子现在发展的好了,就想要留在村子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挣钱。

她打算开一个农家乐,却没钱。她只好找公公和婆婆要钱,结果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矛盾。

这家儿媳妇叫田桂英,她找公婆要钱倒也不是找老俩要他们的积蓄,而是要丈夫去世的时候赔的保险金。

当时田桂英太过伤心,这笔钱是管事儿的代表她家去领的,结果回来之后这钱直接被交给了公婆,田桂英一分没见着。

按照道理来说,这保险金的分配是父母妻子子女每个人都有。田桂英当时提了一下,公婆只说你用的时候就给你。那个时候两个老人经历丧子之痛,田桂英不想因为钱的事情闹得家里乌烟瘴气。

当时她想就算现在不给她,将来孩子们上学的钱要从这里边出,公婆也是不能拦的。

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两年,今年她要留下开一个农家乐,需要好几万,她就想要动用这笔钱。

她没多想,这笔钱里边有她自己跟子女的,她拿走这部分就行了。结果这话刚跟公婆一提,老两口顿时炸了!

田桂英这才明白,公婆两个根本就不想把这笔钱给她!

这怎么能行?!

不是她的她不贪,属于她的,她必须要回来!

于是,谁也别想好好过年了。当下田桂英就找来了管事的,管事儿的也没想到会这样。因为这事儿算他没办好,管事儿的去跟老俩说。

管事儿的上去说也没说通,公婆两个还张口骂街,骂的相当难听,把两个孩子都吓哭了。

田桂英不能忍,当即不管什么日子,直接就带着孩子们回了娘家。

田桂英在娘家也是有兄弟的,听她受了委屈,兄弟和家里的长辈立刻不干了。一大群人跑到这边来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