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姽之婳 > 作品相关 (2)

作品相关 (2)(2/3)

目录

荣华公主自然也听到了小太监的禀报,她立刻用轻快的语气说:“啊呀,看我来的多是时候,曾祖母,我大清早就回来了,点心都没吃上一口,您就收留我吧。”

太皇太后轻笑起来,她就喜欢荣华公主身上这种爽利,她笑着说:“你这丫头,也忒精了,行了,少不了你一双筷子。”

话音落下,立刻就有婢女上来为荣华公主摆放碗筷。

太皇太后用的膳食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御膳房为了照顾太皇太后的牙口,做的东西大多以软绵为标准,也不敢放太多调料,入口颇为清淡。

太皇太后担心荣华公主吃不惯,就想让夏嬷嬷再去御膳房要些吃的。

荣华公主却道:“不用那么麻烦了,曾祖母这里的膳食虽然口味淡了些,却胜在鲜美,完全将作料本身的味道体现了出来,吃着也挺好的。”

太皇太后莞尔,就不再说什么。

食不言,太皇太后的年纪大了,虽然吃的少,但吃的极慢。

一顿早膳花费了大约两刻钟,吃完早膳,撤了桌案,上了春茶,荣华公主坐在太皇太后身侧,笑吟吟地开始讲述着别苑里的趣景和花会时发生的事。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可谓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荣华公主说的景色于太皇太后来说,也不算什么。

老太太只是喜欢曾孙女身上那股鲜活劲,听着女孩轻快的言语,仿佛自己也跟着年轻了起来。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听着,在荣华公主吃茶润喉的瞬间,冷不丁开口:“说了半天的花会,除了在花会上,你可有再见到其他什么有趣的人?”

荣华公主心里微微一颤,面上却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变化。

她笑着说:“正要和您说呢,镇国公府家的阿宁回来了,我昨日见了一面,几年没见,真没想到她变化那么大,居然比我还高一头。”

太皇太后仿佛来了兴致:“哦?那丫头长高啦?”

荣华公主点头:“是啊,比我高一头呢,跟着镇国公舞刀弄枪的,据说战功累计到校尉了。”

太皇太后脸上的笑容略微淡了些:“女孩子家去舞什么刀枪?镇国公也太疏于管教了。”

荣华公主垂眸,继而笑吟吟地说:“您说的是,要不让阿宁继续进宫陪我吧~有您教养,阿宁一定会变得知书达理、贞静娴雅的。”

太皇太后看了一眼曾孙女,露出微笑:“阿姽长大了。”

能不动声色地接她的话,又立刻能想出不错的理由来搪塞她,她这曾孙女真是不错,看来读书没读傻。

荣华公主闻言露出羞涩的笑容:“阿姽为楚朝公主,自不敢有分毫松懈。”

她脸上的笑容从一开始就没变过,带着贵女独有的骄矜和烂漫,仿佛随意似的说:“而阿宁上面无人教导,又出身不足,怎可与我相比。”

太皇太后绝对不会亲自教养一个舞刀弄枪的公府庶女,镇国公府没有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谢宁无人教养,还可能被封为宗室。

太子娶妻自然不会娶无教之女,种种条件和因素综合起来,荣华公主连消带打,试图让太皇太后明白,谢宁并无入宫之心。

太皇太后淡淡叹息:“你和她的感情倒是挺好。”

这么多年没见,荣华居然还帮谢宁说话。

荣华公主微微垂头,她抬手抚了抚耳边的发丝,依旧笑容得体:“我和她毕竟也有生死之交,纵然分离多年,可最初共面刀兵和叛乱时,终归是她站在我身侧,从未退却。”

听到荣华公主如此说,太皇太后沉默不言。

当年重景帝登基时,朝内发生动荡,被废为李庶人的李皇后和她所出的齐王谋逆,暗中害死了上任皇帝宣明帝,并试图围杀当时尚为太子的重景帝。

重景帝当时下落不明,如今的太子,当时只有十一岁的祁昭阴差阳错躲在了隐秘之处,东宫内只有六岁的荣华公主以及谢宁。

叛军围困东宫,试图寻找下落不明的重景帝。

东宫嬷嬷本来试图带着公主逃跑,□□华公主却厉声拒绝:“我为太子女,岂可抛弃东宫卫士,独自求生?”

她带着仆从和卫士亲自站在东宫墙头督战,稳固东宫两卫兵马士气,拒叛军于宫墙之外。

谢宁手持短剑,始终随护于公主身侧,不曾退后半步。

正因荣华公主于动荡之际挺身而出,亲自督战,功不可没,所以才以稚龄加封荣华这一尊号,并颇受重景帝的喜爱。

而谢宁也因此得养于宫中,由皇后亲自教导,直到五年前皇后病逝,这才随镇国公前往边疆。

知道这段内情的人并不多,但太皇太后并不在此列。

想到当初宣明帝去世时的心痛,太皇太后发出长叹息,她拍了拍荣华公主的手背,轻声说:“既然她当年就很忠心,体谅上意,那就希望她今后能一如既往。”

荣华公主唇角迅速下撇,但马上又扬起,她微微抬头,一双黑色的眸子明亮极了。

她的声音轻柔明快:“曾祖母,我和阿宁向来亲近,有我在,您就放心吧。”

太皇太后闻言笑了起来,也罢,小辈自有小辈的福气,她都一把年纪了,何必管那么多?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笑着说:“对了,我昨日宣了你大姑姑和临川姑祖母,还让她们带了你表妹和表姑来,你且看看吧。”

荣华公主听后心思急转,她之前还在懊恼没见到临川姑祖母家的卢大娘子,也还没向太皇太后撒娇痴缠,太皇太后居然已经宣她们觐见了?

难道太皇太后知道她的想法了?怎么可能?她会怪罪太子兄长,恼怒阿宁吗?

荣华公主心中忐忑,脸上却流露出欣喜之色:“啊呀,大姑姑和临川姑祖母要来吗?阿姽之前还下帖子给临川姑祖母和堂姑,却无缘得见,很是懊恼呢。”

荣华公主和太皇太后说了一会话,就有太监来禀报,说阳和公主携小郡主过来拜见。

太皇太后笑着道:“宣她们娘俩进来吧。”

荣华公主起身,从太皇太后身侧离开,站在下首。

没一会,一个身穿公主品级礼服的女子缓缓进来,她身边还跟着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女孩穿着粉色短衣,下身穿着淡绿色褶裙,胸前挂着金项圈,秀雅中透着一抹富贵。

这就是阳和公主和她的女儿。

阳和公主是宣明帝的大女儿,被宣明帝指给了扬威伯世子陆珏,夫妻成婚十余年,育有两子一女,日子过的和顺美满。

可即便如此,阳和公主带着女儿进宫,依旧十分谨慎,生怕触了太皇太后的霉头。

如今进宫一看,呵,荣华公主竟然也在,阳城公主顿觉这时间将万分难捱。

毕竟……

谁让她的母妃,当年的孟淑妃跟着李皇后一起谋反呢?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主角的确是公主啦,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

☆、宗室女

阳和公主的母妃是先帝宣明帝的淑妃。

孟淑妃和李皇后合谋,虽然在最后关头见势不妙立刻倒戈了,却也死于那场zhèng • biàn之中。

阳和公主觉得当今重景帝没借故削了她的封邑和俸禄就很不错了,至于太子妃之位?

不不不,扬威伯府没这个兴趣,真的没兴趣!

“阳和见过祖母。”

阳和公主带着身边的女儿向太皇太后行礼。

太皇太后满面笑容:“起来吧,你许久不进宫了。”

阳和公主起身后笑着说:“只是怕扰了祖母的清净。”

荣华公主站在旁边,阳和公主见礼完毕后,她上前向阳和公主行礼:“荣华见过阳和姑姑。”

“快别做这些虚礼。”阳和公主可不敢让荣华公主真的拜下去,连忙上前扶起荣华公主:“前儿听说皇兄赐下一座别苑,我还以为你在别苑踏春呢。”

荣华公主笑着说:“之前倒的确在别苑赏花,只是荣华想念曾祖母,今日就回宫了。”

两人谈笑了几句,这才落座,这次荣华公主并未坐在太皇太后身侧,而是坐在了阳和公主下方。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姑侄聊天,她扫了一眼跟在阳和公主身后的女孩。

“这是你家大女儿吧?”

阳和公主立刻笑吟吟地说:“回祖母,这丫头虽是我和世子的长女,但陆家这一辈女孩颇多,按照序齿排下来,她正是五娘。”

听到说起自己,跟在阳和公主身边的陆五娘立刻出列行跪拜礼,她开口,声音平稳,口齿清晰:“五娘见过太皇太后,见过荣华公主。”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赏。”

站在身侧的夏嬷嬷立刻端着盘子上前,陆五娘看了一眼自家母亲,得到首肯后才收下盘子上放的盒子,同时再度拜谢赏赐。

这算是太皇太后第一次正式见阳和公主的女儿。

虽说公主女自然是郡主,可实际上阳和公主身份多有尴尬之处,她有一个谋逆的母妃,虽然淑妃最后倒戈了,可从太皇太后和重景帝的角度来讲,依旧不待见阳和公主。

所以即便陆五娘有八岁了,却也没得到朝廷的封赏,只是陆家的五娘子。

阳和公主深知宫中对自己不待见,也从不曾上书为女儿请封,逢年过节都以女儿年幼为由,留女儿在家了。

太皇太后不曾见过陆五娘,荣华公主更是没见过了。

荣华公主嗔笑道:“好呀,合着曾祖母今日留下我,是要我出血呢。”

她脸上满是懊恼:“我今日刚从宫外回来,身边不曾带什么东西,这可如何是好?”

荣华公主此前并未给阳和公主家的表姐下帖子参与花会,盖因为这位陆五娘年纪太小了,就连拿来当挡箭牌都不够。

阳和公主抬手掩唇,她矜持地笑了起来,调侃道:“你可是她表姐,头一次见我们家五娘,给的轻了,我可不依。”

荣华公主微微蹙眉,似乎颇为烦恼:“姑姑可真促狭。”

荣华公主似乎犹豫了一下,最后竟直接从自己的发髻上取下了一枚红宝石簪子。

“也罢,既然阳城姑姑都这么说了,这枚簪子就当见面礼吧。”

阳和公主眼皮一跳,这可是当年皇后用过的头面!

荣华公主是什么意思?是在暗喻看好陆五娘,希望她成为太子妃吗?

阳和公主连声道:“这是不是太贵重了?”

荣华公主似笑非笑地瞟了一眼阳和公主:“阳和姑姑多虑了,不过是表姐妹间的心意罢了。”

荣华公主身边的如心接过红宝石簪子,捧在了陆五娘面前。

陆五娘有些不知所措,她看向阳和公主,阳和公主无奈地点点头,陆五娘这才收下了荣华公主的见面礼。

只是收个见面礼,阳和公主就觉得头疼了,恰好太皇太后问到陆五娘平日都做些什么,阳和公主连忙道:“不过是学些女红,做个络子。”

太皇太后听了又问:“读书了吗?”

阳和公主谨慎地说:“已经识字了,在跟着西席学女则。”

太皇太后点点头:“我记得……世子是当年是二甲及第吧?”

荣华公主连声道:“曾祖母好记性,阳城姑父可是长平元年的二甲进士,想必陆家五妹妹的文采也一定极好。”

阳和公主一噎,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荣华公主问自家女儿:“除了女则,平日里还读些什么?”

陆五娘微微垂头,轻声说:“回公主殿下的话,臣女只是识得几个字而已,略微看看父亲做的诗句,再没看其他书了。”

顿了顿,女孩微微一笑,脸颊两边多了两个可爱的酒窝:“倒是臣女的两位兄长,读书很是用功。”

荣华公主挑眉,她看了看陆五娘,又瞟了一眼仿佛松了口气的阳和公主,唇角笑容加深。

太皇太后睨了荣华公主一眼,笑眯眯地说:“阳和,你家大郎今年多大了?”

“十三岁了。”

提起大儿子,阳和公主脸上的笑容亲切许多:“如今正被世子压着在家读书,准备明年下场参加秀才考试。”

太皇太后笑着说:“不愧是陆家的孩子,你也教养的好。”

阳和公主连忙谦逊了几句,恰在此时,有太监禀报,说临川郡主来了。

太皇太后立刻道:“快宣进来。”

话音落下没多久,就有一位宫装女子带着一个女孩进来。

荣华公主和阳和公主同时起身。

临川郡主先向太皇太后行礼,随即荣华公主和阳和公主同时向临川郡主行礼,临川郡主立刻回了半礼。

临川郡主如今三十来岁,因保养得宜,看上去就和二十多岁的女子没什么区别,只是比起阳和公主和荣华公主,她身上更多了一层莫名的威势和凛然。

荣华公主只是扫了一眼,目光就落在了临川郡主身边的女郎身上。

她就是临川郡主的嫡长女卢大娘子吗?

见礼后,阳和公主和荣华公主本就坐在右手边,临川郡主眸光一扫,就顺势坐在了太皇太后左手下方第一位。

比起如坐针毡的阳和公主,临川郡主看着就自在多了,有婢女奉茶,临川郡主抿了一口,就笑着和太皇太后说:“还是您这里的老君山味道最醇厚。”

太皇太后的语气也多了一分亲近:“你若喜欢,一会就带些回去。”

临川郡主爽朗一笑:“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着她指了指身边的女子:“这是我那不争气的大娘,平日里跳脱活泼,就没个正形,前儿还吃坏了肚子,闹的家里兵荒马乱,昨日才好,今日我带着她来见您,这个心就一直吊着,总也放不下去。”

卢大娘子闻言眨眨眼,一双杏眼咕噜噜转,透出一抹灵动和狡黠,她笑眯眯地上前行礼:“臣女见过太皇太后,见过阳和公主,见过荣华公主。”

她的举止倒是端庄文雅,看得出平日教养良好,不过只看那笑容,总让人觉得这女孩鬼精似的。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点点头,示意夏嬷嬷赏赐见面礼。

荣华公主却轻笑起来,她起身回了半礼:“可算见到临川姑祖母家的表姑了,前几日下帖子,姑祖母说您病了,如今看来面色还好?”

卢大娘子歪头,她抿嘴笑:“是我那日贪嘴,多吃了半碗冰露,害的肚子疼,听母亲说您下了帖子,我却没法参加,郁闷坏了。”

荣华公主面露笑容,一双妙目盯着卢大娘子:“既然身体不适也就罢了,不过今次好不容易见到了,您可算是我的表姑呢,我的见面礼呢?”

临川郡主听后微微蹙眉,她进宫时并不知道荣华公主也在宫中,自然也不可能让女儿带什么见面礼。

或者说,她根本没想到荣华公主居然会主动问女儿要见面礼。

卢大娘子一愣,不过她反应极快,立刻将手上墨绿色的玉镯取了下来:“若是荣华公主不嫌弃,那我就托大,称呼您一句侄女了。”

这卢家大娘子明明还比荣华公主小两岁,低半头,此刻却端着架子,做出一副慈爱的模样,笑眯眯地将墨绿镯子放在荣华公主手心里。

猝不及防下,荣华公主竟是一愣。

随即下一秒,荣华公主笑的左摇右摆,她握着镯子,伸手指着卢大娘子,笑声怎么也止不住。

“真是没想到,今儿一见面,倒是多了一位堂姑呢!”荣华公主竟也收下了那玉镯,她笑吟吟地说:“好表姑,那下次我出宫找你玩,你可不能拒了我!”

卢大娘子干脆地说:“只要你来,我自会招待你。”

荣华公主看这卢家大娘子说话透着一股爽利,心中欢喜,索性拉着卢大娘子的手,对太皇太后说:“曾祖母,难得遇到表姑和表妹,不如我带他们去琼华殿吃茶吧。”

☆、忽悠

荣华公主一时兴起邀请两位娇客去吃茶,太皇太后听了立刻笑起来:“你莫要胡闹,她们是跟着阳城和临川来的,哪能随你乱跑?”

“什么乱跑?”荣华公主立刻上前抓着太皇太后的手撒娇:“曾祖母,难得今日宫里热闹些,您就让我带着她们耍一耍吧。”

太皇太后宠溺地看着曾孙女,问阳和公主和临川郡主:“这丫头被皇帝宠坏了,真是胡搅蛮缠,你们下响儿若是不忙,不如让两个丫头在宫里多留些时辰吧。”

太皇太后都这样说了,阳和公主和临川郡主当然不会拒绝,她们只能谦和地表示了同意。

只是临川郡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女儿给荣华公主的玉镯是丈夫心爱之物,就这么突然送了出去,若是丈夫知道了,恐会心伤。

可是送出去的东西哪有要回来的道理,而且此刻尚在宫中,容不得临川郡主分神,她只能打起精神继续和太皇太后说话。

临川郡主心不在焉,阳和公主心中忧虑,俩人都没发现太皇太后唇角边意味深长的笑容。

太皇太后心下叹息,她若无其事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夏嬷嬷,夏嬷嬷微微点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琼华殿位于皇后居住的朝凤宫内,皇后病逝后,朝凤宫大部分宫苑都锁了,荣华公主本就居住在琼华殿,不愿意搬离朝凤宫,重景帝索性就遂了女儿的想法,让荣华公主继续留在这里了。

从太皇太后所居的仁寿宫到皇后所居的朝凤宫有一段距离。

这中间隔着一个御花园。

御花园中间有一个较大的湖泊,此刻荣华公主索性让孔武有力的太监划了船,她带着两位娇客坐上了船。

“朝凤宫在另一侧,虽说绕着湖转一转也能到,但总没有游船来的舒爽。”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湖面泛起丝丝涟漪,岸边垂柳落于水中,蜿蜒曲折的湖心桥延伸到远处,从船上来看,远处的风景的确颇为秀美。

陆家五娘尚有些拘谨,只是稳稳地坐在船上。

倒是那卢家的大娘子,却已经顽皮地靠在船边,伸手试着去掬水了。

看到这一幕,荣华公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她索性和陆五娘聊天。

陆五娘毕竟年纪小,虽然教养极好,但荣华公主聊天内容极多,能从远处的湖心桥想到螃蟹,又从螃蟹说到吃蟹,从吃蟹说到喝酒,又从喝酒说到诗仙,从诗仙再到牡丹,从牡丹到杏花,最后聊到了重景帝赐给她的别苑。

“我那别苑有一片杏林,近日杏花全开了,娇艳美丽,若是陆表妹和卢表姑有兴致,不妨去我那别苑一观。”

荣华公主说完,那卢家大娘子恰好从船边起身,目光顺着湖面眺望远方,随即她看到了一个身穿明黄服饰的男子。

“啊!”卢大娘子下意识地道:“那边有男子!”

荣华公主和陆五娘顿时看过去,荣华公主眼神一闪,她微微侧脸,仔细观察身边两位姑娘的表情。

她一字一句地说:“那是太子阿兄。”

能在皇宫内苑内随意行走的男子,除了皇上,自然是太子。

听说太子就在御花园的湖边,船上的卢大娘子和陆五娘的表情都有些细微的变化。

荣华公主倚在船舷边,一边笑着一边不着痕迹地观察着陆五娘和卢大娘子的神情。

陆五娘先是惊讶,随即轻咬贝齿,似乎很紧张,头也低了下来,不再去看湖边的景色。

倒是卢大娘子似乎很好奇,她竟然扒着船舷往外探身子,试图在一片柳荫下寻找那个身穿明黄色长袍的男子。

不过她只看了几秒,下一刻突然缩了回来,甚至还催促划船的太监:“快点离开,不是说要去琼华殿吗?我早就口渴了!”

荣华公主和陆五娘同时一愣,荣华公主似笑非笑地说:“表姑怎么突然着急了?”

卢大娘子叹了口气,她看着荣华公主,无奈地说:“我可受不了公主一句表姑,久闻公主和太子感情深厚,若是太子殿下也对我来一句表姑,我可再没什么东西能当见面礼了。”

她能拿手腕上的镯子给公主,怎么也不可能再将另一只镯子给太子不是?

给一个她都心痛的不得了啊!

再给一个镯子?

荣华公主听后眼睛微微睁大,下一秒就忍不住了,她再度大笑起来,不得已还抬手以袖掩面。

陆五娘目瞪口呆地看着卢大娘子,她喃喃地说:“卢家姐姐居然只想到了见面礼的事?”

卢大娘子眨眨眼,她诧异地看着陆五娘:“那还能想什么?”

陆五娘张张嘴,最后闭上,脸上泛起笑容:“没什么,卢姐姐说的没错。”

看到这里,荣华公主眸光微闪,她道:“既然表姑急着吃茶,咱们就加快速度吧。”

话音落下,小船在湖面划过一个灵巧的半圆,轻盈地飞向远处。

卢大娘子想了想,她对荣华公主说:“公主,您还是叫我卢大娘吧,总是听您称呼表姑,我有种另一个镯子也保不住的感觉。”

荣华公主挑眉,她看了看卢大娘子的手腕,语气淡淡:“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如此,那这镯子就还你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