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 104 章(2/2)
“真的”,何大忠回他,“您别看这道菜辣椒多,但绝对到不了沾益辣子鸡那个辣度。”
食客:....可别说了,又勾起了他的馋劲。那道辣子鸡虽辣,却是辣而不呛,辣的舒服,吃起来十分的开胃爽口。
摇摇脑袋,不再想,想了也吃不着。
专心眼前的剁椒鱼头,和着剁椒夹下一块鱼脸肉,香辣咸香,带着鱼肉特有的鲜嫩,第一口吃下去虽觉着有些辣,但更多的还是香,蒜香,辣香,鱼的鲜香...
接连吃下几口,每一块鱼肉都浸足了味儿,尤其是这股辣劲儿,越吃越让人想吃。
“这辣椒做的好。”他们也不是没吃过辣的鱼头,但郑娘子做的就是能不一样。
“咸辣咸辣的,特别是和鱼肉一块入口,又香又鲜,比起清炖的,倒是另有一番味道。”吃着吃着,连盘底的酱汁都忍不住想喝点,但又怕味道会重,犹疑片刻,终究没敢下口。
因为天气冷,点粥的人倒是多。
看着大碗里腾腾冒出的热气,将有些冰的手放到碗壁上暖一暖,待接触到那一抹热,忍不住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而后拿起勺子舀一舀,带着皮蛋和瘦肉的浓粥一口进肚,咸香顺滑,整个人都跟着暖和起来。
“嗯,好喝,粥熬的有功夫,浓香绵滑,还有腌洋姜,我可是许久没吃过这个了,没想到今天能在郑娘子这吃上。”上回吃洋姜还是几年前的事了,罗浮城里到是难得见有人做。
“是啊,腌洋姜令人怀念,郑娘子做的味儿也好,吃起来清爽可口,咸后回甘,就着它我能喝上两大碗粥!”这东西就是下粥好,怎么吃都不够。
“哈哈哈老兄,可莫要吃撑了。”
除了洋姜,书茵这次配的泡辣椒也颇受好评,还有几位想直接买,可是她总共也就腌了三缸,并没余的能匀出来卖给他们。
要说她腌的菜,种类上那还真不少,像是腌萝卜皮、酸萝卜和东北辣白菜等等,但是基本上都是留着给自家吃的,并没打算拿出来卖。
有一样倒是做的多,便是南ru,是她打算弄来做调料的。
南ru算是腐ru的一种,但它味道要更丰富些,不止有咸味,还有酱香、酒香和丝丝甜味儿,是做菜的好辅料。
忙完铺子,回到府中,书茵拆开阿娘的来信。信中说已经替她选好了地方,两层的楼房,坐落在平武大街。
随信还寄来了酒楼内外部的一应图纸,好让她能更清楚些。
书茵拿着图纸细看一看,阿娘选的这处地方还不小,她换算了下,占地有五百多平方,只一楼就能轻松容纳一百多人,更别提还要加上二楼了。
当然,到时二楼定是要做成雅间的。
“好在当初提前说了,不然阿娘估计还能往大了选”,书茵看着图纸,忍不住笑了起来。
将东西放下,先给阿娘还有爹爹回信。
这么一写,足足花了她小半个时辰。她发现阿娘和爹爱听她说铺子里的见闻,便絮絮叨叨多说了些。厚厚的一沓纸,装在信封里用腊密封好,明日和大哥的一起往京里寄。
写完信,已是接近傍晚,去找大哥,书茵想起前段时间晒得干豆角,便提道:“大哥,今天我给你做煲仔饭吃?”
“那我可有口福了。”只要是妹妹做的,郑明昌都不挑。
做煲仔饭,那就要用到砂锅,四壁厚,保温性强,在冷天吃起来犹为的舒服。
大米已经泡过一个多时辰,原是膳房里的人要拿来蒸米饭的,现在正好给她做煲仔饭。
将砂锅架在烧了明火的小炭炉上,先用大火,再小火焖烧。
待大米煲的差不多,铺上已经炒好的干豆角回锅肉,四壁淋油,加盖倾斜转动,使米饭受热均匀。
这时不用煲太久,有半盏茶时间就够了。
才好的煲仔饭热烫逼人,隐隐还能听到锅壁滋滋响的声音,这时不能急,需等一会儿再吃口感更佳,让其用四壁余温再焖一会儿。
“妹妹,米饭最下面怎么吃起来焦焦的?”咬一口咔呲咔呲响,还怪香的。
“煲的时候提前在锅底刷了油,又用小火慢煲,所以形成了脆脆的锅巴。”
满足的吃上一口,她也是许久没吃过煲仔饭了。
米饭焦脆干香,浸足了回锅肉焖下来的香味,吃起来带着点咸香的油润,又因加了干豆角和青蒜苗,吸去了多余的油脂,所以吃的时候一点不会觉着腻。
....用了油啊....难怪他从前吃的米饭没有这焦焦的东西。郑明昌挺喜欢吃煲仔饭,还说道:“改日你再做一回,我觉着味道好。”
“好啊,大哥你甚时候想吃了,便和我说,我还给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