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盛门 > 60、中元

60、中元(1/2)

目录

“人都走远了,还看?”

陶新荷倏然回神,转头正对上自家长姐半笑调侃的目光,顿时下意识一阵紧张,但随即她又觉得掩耳盗铃没什么意义,索性坦然地呵呵笑了两声。

出乎她意料的是,陶云蔚却并没有说她什么,反而还问道:“你今日去找崔少卿还手巾还到现在才回来,是他留了你用饭么?”

不然这两人也不可能有什么“顺路”。

陶新荷点头:“正好那时快饭点了,他就请我去百丰楼吃了一顿。”说到这里,她不免就想起了二姐曦月的事情,不免有点心虚地打了个哈哈,续道,“然后正巧他有事要回丹阳,就顺便送我了。”

谁知陶云蔚的目光只在她脸上扫了一下,便道:“你瞒着我什么事?”

陶新荷:“……”

陶云蔚也不继续追问,只这么看着她。

不过片刻,陶新荷便被她给看得丢盔弃甲:“哎呀,不是我瞒着你啦,是二姐。”

对不起了二姐!她心中泪流满面地想,我们两个总得活一个啊!

接着她就竹筒倒豆子似地把自己知晓的整个经过都说了出来,末了,还试图转移一下陶云蔚的视线,故作忿忿地道:“阿姐,我们一定要让崔夫人把那个春梅丫头从二姐身边给撤了!”

陶云蔚沉吟良久未语。

“长姐……”陶新荷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你不要怪二姐让我瞒着你,她也是不想让你担心,反正事情已经过了,她也没有什么大事。”

“二娘不是没有分寸的人,”陶云蔚沉吟道,“况她素来不喜凉物,她去宫里的时候应该是遇到了什么困境,为了脱身才如此做的。”

听陆玄的意思,皇后应该是不会刁难她的,那么宫里还有什么人会让二娘以这种方法避其锋芒呢……

她想了想,突而恍然:“楼妃。”

当日她们便是借了楼家这道桥利用了安王府后宅之势,才让曦月平了入王府为妃的障碍,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楼家的视线转移到了曦月身上,加以试探又或是给个下马威都是极有可能的。

这道关,早过晚过都是得过,待曦月真正嫁进了王府,需要韬光养晦的时候只会更多。

这是她没有办法相帮的事情,也是当日她们都明知却又无能为力的命运。

只能待来日。

她想,或许她们陶家也能成为可让楼妃行事之前先三思的对象。

“这件事既然过了,我们不提是对的,待会你也不要与父亲说。”陶云蔚叮嘱完了陶新荷,又道,“明日我们去崔园看曦月,春梅的事我会去与崔夫人提。”

“阿姐,那你说的那个楼妃……”陶新荷担心地道,“她还会找二姐麻烦么?”

“暂时应该不会。”陶云蔚忖道,“照今日看来,安王虽与士家关系疏远,但与楼氏也并不相亲,想来他应自有周旋之法,不至于太扎楼氏的眼。他不扎眼,曦月自然也就如他人目下尘埃,不值一提。”

但她们这个娘家确实该立起来才是。

思及此,陶云蔚转身,当即大步朝正在院中翻书的父亲走了过去。

***

翌日,陶曦月正靠在榻上做女红,忽听得自家姐妹来了,立刻高兴地坐了起来。

陶云蔚进来时见她似想起身,便快走几步上去将人按住,说道:“自家姐妹,不必做这些掩饰。”

陶曦月便朝陶新荷看了过去,见后者一脸“你不要怪我,我也很为难”的样子,她顿时了然,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早知瞒不过长姐。”

“我知你只是不想让我担心。”陶云蔚也不多言,转问道,“昨日安王殿下让人送你回来,崔家的人可说什么了?”

陶曦月摇摇头:“安王殿下派的宝慧护送我,我到崔园的时候是崔夫人身边的海棠亲自带人来接的,后来还给我送了热汤。”

陶云蔚颔首道:“待会我去与崔夫人道个谢,顺便看看能否请她斟酌将你身边的人调整一番。”

“阿姐说的是春梅吧?”陶曦月微笑了笑,“昨日我回来的时候人就已经不在这院子里侍候了。听十二娘来探望我的时候说,不仅是春梅,那几个陪我入宫的听说都遭了罚,因崔少卿回来的时候与崔夫人说他们弃主不顾,有损崔氏德风,不适合于外人面前再现眼。”

陶云蔚颇为意外,不由转头朝陶新荷看去。

陶新荷自己也正惊讶着,一时并未注意到阿姐们朝自己投来的眼神。

“三娘,”陶云蔚唤她,“你先去十二娘那里玩,我与二娘说会儿话。”不待陶新荷表示反对,又道,“你还小,不便你听的。”

陶新荷不知想到什么,突地有些红脸,竟是一言不发地乖乖听话走了。

陶曦月也遣了柳芽去外头守着。

“阿姐,”她这才回头来与陶云蔚道,“我觉得崔少卿对三娘似是的确有些不同,昨日也是他亲自陪三娘来紫园寻的我。”

陶云蔚笑了笑:“三娘的事且不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先说你的,昨日在紫园里头,安王没有对你如何吧?”

陶曦月想起昨天小妹闹的那场尴尬,不免觉得好笑:“没有。”又道,“他还让人给我送药、送粥来,之后我乏了睡过去了一会儿,听柳芽说他中间倒还来看过我一回。”

陶云蔚沉吟着点了点头:“如此看来,他眼下倒还算能靠得住。”

随后她就又问起陶曦月昨天在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陶曦月犹豫了片刻,压低声音将大致情形说了一遍:“我听楼妃那个意思,晋王妃似乎和圣上……暗度陈仓。”

陶云蔚愣了愣。

片刻的震惊之后,她忖道:“我听说,圣上至今没有立太子。”

陶曦月蹙眉道:“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野心,竟肯这般折辱自己的妻子。此事若传出去,晋王的德行也是要被天下士人议论的,没了士家大族的支持,他只怕也很难如愿。”

陶云蔚轻笑了一声,说道:“若要议论,早就议论了,该推翻的也不会留到今天。晋王之所以还能蹦跶,无非是因他背后有能抗衡的另一股力量——我想,多半便是楼氏。否则楼妃焉能对晋王妃这般宽容,而且还当着皇后的面暗示你知晓,想试探安王的用心?”

如此看来,只有一个可能。

陶云蔚想了想,说道:“士家们支持的皇子应是另有其人,但这个人的赢面却还不够,所以讨圣上的欢心便极为重要——就像当日安王择你为妃,用的手段也是合了圣心的,如此他才方得以从那潜渊之说中保全了自己。既然大家都要讨圣上的欢心,此时谁又会去皇帝面前提那不该提的,给自家触霉头?”

“所以你在安王身边或许反倒是好事。”她说,“安王身后既没有势力支撑,为了明哲保身,也不会让人以为他想效仿晋王,你只要小心些,应也能平平安安的。等到将来……将来咱们家再站起来些,你若不愿在那里待着,阿姐便想办法让你能与他合离回来。”

在陶云蔚心里,二妹嫁入安王府这样的地方始终是无奈之举,而陶家现在却又不得不靠着这桩姻缘汲养自身,她觉得愧对曦月许多。

若有一日,只要她有这个能力,无论何时——她想,都一定要循着曦月的心意,让这个妹子好好将后面的人生过成她自己想要的。

陶曦月柔柔含笑道:“阿姐,你莫要总是把我想得时时都盼着你来拯救,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你放心,我会活得好好的,我早就想明白了,既然嫁给谁都是这样过日子,少不了美色侍人,也少不了色衰爱弛,那嫁给殿下总是要好些的,咱们捞不着真心,总能捞着旁的好处嘛,至少不会全亏着自己。”

“我啊,想到几十年后能躺在王府的高床软枕上等着阿娘来接我,还觉得挺舒适。”她弯着眉眼说道。

陶云蔚忽地叹笑出声,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啊!”

陶曦月又笑着转开了话题:“对了,阿姐,中元节快到了,我听十二娘说往年她们都是在崔园的河边放灯的,今年大宗学又恰好在这里开课,到时候要不你们也一起过来,我们五个正好聚着去。”

说到中元节放灯,陶云蔚不免想到了先人之事,于是说道:“正好有桩重要事情对你说,昨日我与阿爹和兄长都商量过了,咱们家以后要弃掉汝南陶氏之衔,改自称丹阳陶。”

言罢,她就将昨日陆玄提点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虽说若要追根溯源,丹阳陶和汝南陶都避不过那本藏有破绽的始谱。”她说,“但汝南陶氏本族如今尚在北朝,独咱们南迁至此,将来少不得要被人拿这个说事。现下另起宗支,一是为了逐渐淡化汝南陶氏的影响,二便是要以立宗大齐来表忠心。”

陶曦月听得自是明白,但却不免担忧道:“可是……那些高门世家当真不会说什么?阿姐也说了,那始谱终是有破绽的。”

陶云蔚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倒是不大,一则并非人人都是陆简之,有他那般渊博的学识和入微的眼力。二则,你想想,我们那‘不伦不类’的汝南陶氏宗房之称,难道建安崔家的人听不出来么?可崔太夫人何曾因此说过什么,或疏远过我们了?无非是因为这么一点事与我们家可用的价值比起来,并不算什么。”

也就是陆玄说的,勉强可忽略。

“再者,”她说,“既然汝南陶氏溯宗有破绽,那么其他士家会不会也有差不多的情况呢?就我所知,但凡是个姓陆的,都巴不得能九曲十八拐地将自己与淮阳陆氏扯上关系,难道就都是真的么?大家心照不宣罢了。而旁人不揭穿,未必是真的不知道,亦只是没有那个必要——就像陆简之,他其实完全可以不必提点我们。”

陆玄无非是看出来了她想要立起门庭的心思,出于关心,为免将来陶家其他子女的姻缘和前途因有心之人受到什么阻碍,这才提醒她早些注意这点。

陶曦月了然颔首:“那这次正好趁着中元节时先正一正。”

她说罢,又笑着对自家长姐道:“阿姐,陆三先生连这个都替咱们家想到了,你是不是该好好向他道个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