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3)
“我有办法啦,快点把你的脸书交出来。”
冯冉从善如流展示了自己的id,肖薇迅速关注了他。这是一个比较热闹的个人空间,发帖和转发不算少,肖薇注册脸书是为了关注梁清宁,但他根本不发帖,望去一片空荡,和冯冉的脸书风格区别明显。
“看来你们钢琴系的课没有那么多……清宁的微博就空荡荡的。”肖薇开玩笑。
“个人爱好的差异。”梁清宁说。他申请脸书账号是因为在美国的同学和老师都在用,有时候大家还会在这个圈子里共享一些有点价值的、和专业相关的咨询,因此他也勉为其难申请了一个,关注了一些老师和同学。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的确非常大,但不至于忙到连脸书都发不了的状态,他不发帖纯粹是因为个性原因,不喜欢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私人动态。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想,有些人的微博还是很有意思的。”冯冉说,“比如我看肖薇的微博就觉得挺有趣,觉得她好像我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一样。”
梁清宁看了他一眼,平静指出:“你们认识不到48小时。”
“神交已久。”冯冉深沉地摸下巴,“因为灵魂上的相似之处,懂吗?”
“啊?懂什么?”三人眨眨眼睛。
“先贤有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志趣相投者才能成为朋友。你俩和梁清宁青梅竹马,关系亲密;而我和他也是关系极好的朋友,因此我和你俩一定有很多共通之处。”冯冉一脸自信,“哪怕此前从未见过你们,就知道我们也会成为朋友。”
肖薇鼓掌:“有道理!”
双胞胎对视一眼,觉得冯冉这个人很有趣,虽然看似歪理邪说,但论据却很充分,说服力很强。
这边梁清宁发现自己成为了路人甲,只能无奈扶额,感慨交友不慎。他知道冯冉非常讨女孩子喜欢,没想到双胞胎也中招了——双胞胎姐妹被他逗笑了,笑得眉眼弯弯,那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的模样。
随后两人聊起他们的海外生活,对梁清宁这两年在国外生活的情况,双胞胎所知真不多。因为出门在外的人,通常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冯冉通过自己的相册给两姐妹展示了音乐大学的大学生生活。这些照片大都是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照的,从风景照到人物照都有,构图合理,画面细腻,重点突出。
“我的业余爱好是摄影。”冯冉说。
梁清宁补充说明:“他有很多摄影器材。”
两姐妹肃然起敬。俗话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学音乐的果然家庭条件大都不错,梁清宁大约算是个例外了。
“但太沉了,我主要还是用手机拍照,”他一一做了解释,“这张是学校的大楼,这张是钢琴教室,这是练琴房……这张是学校中国留学生的集体合影。”
梁清宁完全不是那种喜欢拍照到处发的类型,朋友圈里的照片数量为零。双胞胎对他的日常了解的也不多,此时看到冯冉的照片也倍觉满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