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4)
由于已立血誓,决不允许柳还珠再杀“天蝎尼姑”,司马白想见柳还珠的心情,也就越发急迫!
他生怕一步去迟,大错已铸,则这桩由仇、恩、情所纠结识成的悲剧,岂不遗憾终生?……
故而他拜铸父母在天之灵,立誓一毕,便忙不迭地,向丈许以外的微透天光之处,飞身冲出!
司马白如今进境极大,功力颇高,这一式“山河缩影”,委实把身形化成一道白色闪电般,纵得极快!
快,有时是致胜妙决,但如今却使司马白吃了一点小亏!
因为那壁缝出口处,太以狭窄,必须慢慢挤越,或是施展一点“缩骨功力”,方可穿过。
司马白心急赶往“负心潭”去与柳还珠晤见,纵得太快,那里还来得及施展什么“缩骨功力”?
在一闪穿过壁缝之际,司马白左额近颈处,在尖锐凸石上,擦出了一条有寸许的紫色血印!
这点小小苦头,司马白那会在意,他简直太高兴了!……
壁缝之外,便是一片比“瀑积潭”大了不少,约莫有数亩方圆的清彻潭水!
尤其,近潭心处,一堆突出水面的岛形石块之上,盘膝坐着一位白衣佳人。
虽然,距离尚远,又有水气,司马白看不清对方的眉心部位,有没有朱砂红痣?但他业已可以确定,这是柳还珠,不是柳明珠!
因为,柳还珠爱着白衣,柳明珠则不知是否因善豢“黑钩毒蝎”之故,一向爱着黑衣。
但司马白却觉得柳还珠所披的白色长衣,有点略嫌宽大……
而且面目虽远望不清,也似并未清灭,反而有些浮肿……
司马白不耐烦,也容不得再研究这些小问题了,他急急走到潭边,向潭心招手叫道:
“还珠……珠妹……”
潭心石上,盘膝坐的白衣佳人,听得喊声,只抬起头来,向司马白看了一眼,既未开口答应,也未起身纵过。
司马白连叫三次,见对方未加理睬,不由得有点心中打鼓,莫名其妙?
欲知心腹事,已听口中言,他非向柳还珠问个青红皂白不可。
人家不肯起身,他只有移樽就教……
以司马白如今功力,数十丈宽远的潭水,难不倒他,他可以提气踏波!
“神龙渡海”转化“雁落平沙”,一下便纵出六七丈远,提气轻身,踏波前进。
在司马白离岸飞身之际,潭心的白衣佳人,仍无任何动作……
但在司马白踏波前进,再有二十丈左右,便可到达那片潭心石地时,白衣佳人突然合掌当胸,向波面一拜一推!
这像是“盘若掌”等功力,修为并深厚得相当惊人!潭水被那无形劲力击得飞扬起一片浓厚漫天水光,挡住了司马白的视界!
司马白似乎觉得波光中,有白影依稀一闪,便知大事不妙!
他想叫,苦于身在水上,必须提气踏波,不能开口说话……
果然,等到漫天水光散落,潭心石地空空,白衣佳人早化鸿飞,那里还有丝毫踪迹?
司马白焦急万分地,一面赶向潭心石地,一面不顾一切地,高声叫道:
“珠妹,你大概怪我曾负心移情,和别的女人相处,但你不见我可以,我总有一天会向你解释误会,却千万不可再杀那‘天蝎尼姑’!”
这一开口,身形立往下沉,尚幸已近潭心石堆,水深渐浅,只到司马白的胸部左右。
司马白也懒得再施展什么内家绝艺。提气踏波,反正衣裳已湿,索性就在水中,向柳还珠适才盘膝而坐的石堆走去。
他空自提气高声大叫,未闻半丝回音,分明柳还珠不知用什么方法,业已离去。
佳人已随水光去,此地空留负心潭,司马白何必还要涉水走往潭心石堆则甚?
这就是爱情,爱情难免痴狂!
司马白便是有点痴,他觉得自己不辞千里,远来“岷山”,好容易才与柳还珠这样隔水相望的见上一面,她不能就这么走掉,至少,也要像初入“岷山”时,那只纸镖传书般,在潭心石堆上,给自己留上几句话儿……
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痴呢?
一点不痴,他完全想对了路……
柳还珠果然在潭心石堆上,给司马白留了话儿,但不是几句话儿,只是两句话儿。
初入“岷山”时,柳还珠给他一只纸镖,镖上两句话儿,共仅八字,写的是:“十年以后,迟君东海”。
司马白衣衫狼藉地,从水中走上石堆,目光四瞩,发现了石上镌字……
看见字迹,司马白是怦然心喜。
一看清字迹,司马白却凄然心酸!
东海,是遥远的路,十年,是漫长的时间,柳还珠为什么要这样惩罚司马白?为什么要让他等得这么久?跑得这样苦呢?
这是不是司马白看清“十年以后,迟君东海”字样后的口中怨语?
不是,司马白看清字迹后,虽然心内凄然,却毫未犹疑地,仰面扬眉、高声叫道:
“还珠,假如你听得见,便请你听着,慢说东海,远在天涯,我也要找,慢说十年,久远百年,我也会等,但我求求你,求求你,千万不要杀‘天蝎尼姑’!……”
司马白是仰着脸儿说话,他的一只俊目以内,满含泪光!
一滴、二滴、一滴、四滴!……
是司马白的眼泪,掉下来了么?……
不,眼泪虽是眼泪,却是柳还珠的!
柳还珠并未远去,她就躲在这潭心石堆上,一个极隐密的石洞之中!……
司马白仰天狂叫的每一句话儿,她都听得清清楚楚,她忍不住为之流泪!……
柳还珠为什么要躲司马白?不见司马白原因不太清楚,但有一个原因,却绝对可以猜得出来,就是“爱美”!
常言道:“女为悦已者容”,本来已是一种极爱美的动物,尤其在她所心爱的人面前,曾极力掩饰缺点。
如今的柳还珠,太以不漂亮了,她之所以穿了一件极宽大的白色长袍,便是为了遮掩缺点!
所谓“缺点”,便是她的隆起的腹部,与身二十来处伤痕!
脸上浮肿,腹部高隆,原来柳还珠是怀了孕?看来并已接近生产。
身上的十来处伤痕,是她拚斗“天蝎秀才”欧阳纶时所留。
这样一副形相,难怪柳还珠要躲起来,不肯见司马白了,她要保持司马白心目中的对自己的完美形象!
但却不知她为何要躲去东海,并要一躲十年!
司马白那里知道柳还珠就在他身边不远之处,相思、恼恨、疑愧等情绪交侵,他真恨不得一了百了的跳下这“负心潭”去!
但,不能跳。
他,还有两桩大事,也就是还有两桩心愿,必须完成,必须实现!
第一桩当然是报雪父母之仇,“天蝎秀才”欧阳纶,虽然已死,还有一个天蝎尼姑……
第二桩便是他刚才已向柳还珠高声表白过,他要追到东海,他愿等她十年……
司马白当然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话儿,柳还珠业已完全听见。
但他在意识中,却作为她业已听见……
故而,要跳水,司马白应跳“东海”不应跳“负心潭”……
要死,他也要再活十年……
这十年之间,他要报仇,他要雪恨,他要仗剑江湖,铲尽不平,活得轰轰烈烈,光耀司马门楣!
所谓轰轰烈烈,当然多彩多姿,但却必须把一件事儿,摒除在自己的生活圈外。
这件事儿,就是“爱情”!
司马白铁定心肠,决不辜负柳还珠,换句话说,他决定心如古井,决不再波……
但天下事那会尽如人意?司马白想不到竟会与他几位旧识红妆,在江湖间,一一重逢,并每一次都使他几乎脱不开身,摔不开手!
“蝎死回音谷,人近负心潭”,“岷山”中,没有事了,这座川北名山,虽然景色绝佳,但司马白无心欣赏了,他亟于南下,掉头东归。
不过,司马白离开“岷山”台,突又变计,不及于掉头东下,赶赴“黄鹤楼”了。
因为柳东池,葛心仁,鲍恩仁,可能尚在“武昌黄鹤楼”左近,等他相会。
他觉得自己业已艺成,也受过不少折磨,略有江湖经验,今后应该尽量独闯天下,不必事事都依赖那几位前辈为助。
既然知晓“天蝎尼姑”踪迹不远,何不先川中一带,搜个透彻。
柳东池等,即令在“黄鹤楼”等得不耐,也会设法留话,不至于便从此参差,难以相见。
司马白既有细搜川中之意,为何单单放过“岷山”?
他衡量过了,他觉得“天蝎尼姑”人在四川,定然没错,但却不在“岷山”。
因“天蝎尼姑”若在“岷山”,“天蝎秀才”欧阳纶恐怕未必会死得那么容易!并连那么多的毒蝎,也一并被柳还珠统统杀死!最低限度,“天蝎尼姑”若在“岷山”,也会于欧阳纶死后,替他收尸,不可能听任人尸,死蝎,一齐狼藉在“回音谷”内。
由此之故,司马白虽然不搜“岷山”,却在岷山左近,下了不少功夫!
空费工夫,不见尼姑,奔劳半月,来到郦都!
这半个月的工夫,完全徒劳,不单“天蝎尼姑”,毫无踪影,连她所设监视司马白行动的所谓“追魂桩卡”也似一并揭去,好像是自甘示弱,存心要避锋头!
到了“郦都”,司马白只得卖舟东下,心想天下事,往往无巧不成书,或许自己在陆上所找不到的东西,会在水中突然出现?也说不定?
这种想法,是否一厢情愿?
不一定,司马白在卖舟放江,顺流东下之行,确有所遇,不过所遇的,不是“天蝎尼姑”而已。
就在他于“郦都”江边,与船家谈好船资之际,有位满身都是酒渍风尘的青衫文士,向司马白长揖为礼,陪笑说道:
“小弟乃是江西人氏,流落川中、资薪已尽,无力还乡,仁兄既然卖舟东下,可否允许小弟搭个便船,功德更无量了!”
一来,司马白侠义为怀,到处救仁济世,对流落异乡之人,求搭便船,决无不允之理!二来这青衫文土,形容憔悴,满脸病容,但谈吐不俗,眉目间,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不俗风华,使司马白略起惺惺相惜之感!
故而,那青衫文士的语音才了,司马白便伸手肃客,并又取出一锭五两重的银元宝,递向那名叫李二的船家笑道:
“李老二,我有客人,你去多准备一些美酒佳肴,这一来,于千里江陵,眺赏三峡美影之际,便不愁孤独,可以有所请教的了!”
李二明知区区酒菜,那用得了多少银子?余下来的,必是自己赏头,遂“喏喏”连声,喜孜孜的接银欲去。
青衫文士笑道:
“船家,我酒量极佳,泸州大曲,或锦州大曲,务须准备丰富!此外,血豆腐、兜兜碱菜,涪陵榨菜,剑阁腊肉,也多卖上一点……”
李老二虽觉这全无钱求搭顺风船的青衫文士,有些罗嗦,但因对方所嘱备的,全部是些川中土产,并不十分名贵,遂也并未说什么难听话儿,照样点头答应。
李老二一走,那青衫文士,并自举步登船,并向司马白含笑道:
“小弟是个落第文人,策论文章,自知浅陋,不敢举对黄明!但居川甚久,山川形势,尤其是瞿唐、巫峡、隘西陵胜景,却属极熟,途中可为仁兄,一一指点,什么盖顶黄牛、崆岭白帝,兵书宝剑、马肺牛肝,故事多得很呢!”
司马白陪这青衫文士,进舱落坐,一面斟茶敬客,一面笑道:
“小弟复姓司马,单名一个白字,仁兄上姓高名,怎样称谓?”
青衫文士应声答道:
“小弟莫负心。”
司马白因新近去过“负心潭”,觉得“负心”二字,有点扎耳,不禁向这位自称“莫负心”的青衫文士,皱眉看了一眼。
“莫负心”的反应,十分敏捷,业已觉察出司马白的诧异神情,遂含笑问道:
“司马兄皱眉则甚?是嫌我这‘莫’字不佳?抑或‘负心’二字之名,起得不好?”
司马白笑道:
“莫兄说那里话来?姓氏是先人宗脉,有什么好坏?‘莫负心’二字,虽嫌薄德,但连‘莫’姓之下,反有哲意,不过,‘莫负心’者,不似庙堂之名,到有江湖意味!”
莫负心抚掌笑道:
“小弟今日可谓‘得遇知心人’了,仗义多从屠狗辈,衣冠半是负心人!小弟不单性喜结交江湖人物,这三个字儿,也太不投那些宦场俗客脾胃!”
司马白举杯笑道:
“酒菜未来,以茶待客,小弟要为这‘莫负心’三字,奉敬莫兄一杯!”
莫负心端起杯儿,把杯中浓酿香茗,饮了一半,目注司马白,轩眉笑道:
“司马兄身佩长剑,豪情胜概,分明是朱家郭解之流,况复风神如玉,必多红粉知音,你游侠江湖,免不了倚红偎翠,在剑底刀头,衾边枕上,可会负过心么?”
司马白突然觉得莫负心这随口戏问之语,仿佛份量不轻,遂正色道:
“江湖任侠,管尽不平,着重便在一个‘心’字,此心若负若偏?还有什么天理可维,正义可护?不过天下事愉难尽如人意,百密之下,或有一疏,无心之失,或所难免……”
话方至此,莫负心便接口笑道:
“有心负心天不容,无心负心天不罚,有道是‘君子之过,宛如日月之蚀’……喏,船家李老二可置办酒菜归来,小弟不才,曾研食谱,生平最厌恶集珍品成俗味,喜爱以俗味变珍,我来下厨,用‘兜兜卤菜’和‘血豆腐’,加上一段肠头,几片腊肉,请司马兄试试,是否风味新鲜?”
“好,莫兄请展天厨妙手,慢说是吃,听都把我听得有点馋涎欲滴的了!”
莫负心微微一笑,从船家李老二手中,接过菜肴等物,便自走入后舱,响起了一阵刀勺的响音。
船家李老二,乘此机会,向司马白巴结讨好地,压低语音说道:
“司马相公,这位搭顺风水船的,是否有点讨厌?要不要我替你把他赶下船去?”
司马白摇头笑道:
“不可如此无礼,我孤行岭寂,有一良伴,再好不过,船家以后要称他为莫相公。”
李老二当然不敢和司马白争论,遂一面取出些购物所剩的散碎银两,缴还司马白,一面再度说道:
“最低限度,那莫……莫相公也是个蒙吃蒙喝之人,司马相公千万小心一点,不要被他骗了!”
司马白含笑摆手,把那些散碎银两,赏了李老二,并摇头说道:
“李老二不许乱说,些许吃喝,算得什么?何况莫相公,虽然青衫落拓,人品不俗,谈吐高雅,怎会是蒙骗一流,嗣后你言语方面,小心一点,不许得罪他人!”
李老二得了不少赏物,已极高兴,再听了司马白如此嘱咐,遂索性入后舱,协助莫负心整治酒菜。
莫负心见他进入后舱,遂向李老二看了一眼,扬眉笑道:
“李老二,你在说我坏话?”
李老二刚才分明听得后舱锅勺乱响,才压低语音,向司马白说话,不料莫负心竟似业已听见,只得摇头抵赖道:
“没有,小人怎敢对莫相公有所失敬?”
莫负心笑道:
“没有最好,我身边虽然没有散碎银两,却可以送你一件东西,讨老婆时,当聘礼了。”
他边自说话,边自从那件破旧青衫的大袖之内,取出一根两许沉重的大型金钗,向李才二含笑着递去。
当时物价,本极低廉,一根两许金钗,在普通乡民眼中,已是相当名贵之物。
莫负心看他一眼,扬眉说道:
“你怕什么?这又不是偷来脏物,是位与我感情颇好的青楼名妓,送给我作路费的,如今我有船可搭,有酒可喝,到了武昌,便近家园,根本没有用了……”
李老二笑道:
“愿我囊空归故里,怜她情重拔金钗!……”
一语未毕,莫负心便“咦”了一声,目注李老二,接口笑道:
“这两句元微之的诗儿,改得好,想不到你还满腹词章,并非里俗船夫!……”
李老二叹道:
“小人也读过上十年的诗书,只因家道中落,才指这长江波涛为生,沦入最为人所看不起的‘车、船、店、脚、衙’了!……”
莫负心笑道:
“话不能这样说,‘车、船、店,脚、衙,无罪都该杀’之语,不过是一般而论的愤慨之词,其实‘行行出状元’,古人不是曾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么?”
话完,又把手中金钗,向李老二递去。
李老二不肯接取,摇头笑道:
“青衫落拓,名妓多情,莫相公留作纪念品吧,不要赏小人了。”
莫负心因此时业已解缆开船,遂向岸上青山,望了一眼,面泛苦笑说道:
“蜀中是我伤心之地,东归以后,不曾再来,雾水姻缘,如泡如幻,何必留甚纪念?徒乱人怀!你不必客气,把这根金钗,拿了去吧……”
李老二见莫负心其意甚识,才千恩万谢地,把那根金钗接过。
莫负心此刻已把兜兜卤菜,加血豆腐、肠头、和腊肉备好,从李老二所准备的菜料之中,又整治出一味“麻辣小鱼”,一碟“红油耳丝”,一盘“重广杂拌”,开了一缸藏达十七八年的上好“锦州大曲”,与李老二端了酒菜,一同走出前舱。
司马白离座而起,向莫负心长揖笑道:
“有劳莫兄,釜中油沸,舱内香飘,小弟食指大动,已知必快朵姬……”
莫负心一面与李老二摆置杯盘,一面向司马白失笑说道:
“司马兄莫要期望过高,小弟一共才整治了四味小菜,连汤都不会……”
话犹未了,李老二接口笑道:
“汤是现成,小人有锅‘川贝心肺’,既可降火,颜色、口味也还说得过去,只等热上一热,就可盛来,请两位相公品尝品尝!”
司马白是世家子弟,虽非钟鸣鼎食,却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才一落座,尚未举箸,便指着那味“红油耳丝”,向李老二赞道:
“李老二,这种凉拌菜肴,是刀功与作料兼重,难为你一双巧手,竟能把耳丝,葱丝,切得这般细法!”
李老二连连摇头,苦笑说道:
“这是莫相公的手艺,小人那有如此刀法?换我来切,必然粗而不匀,司马相公纵或勉强下箸,也会加以批评,把我骂一顿了!”
司马白失笑道:
“放舟三峡,千里江陵,我要求李老二的,重在操船平稳,不在手巧脍精,酒香菜美,分外撩人,我先敬莫兄一杯,慰劳厨下辛苦!”
那“锦州大曲”,果是醇厚佳酿,水质又好,司马白斟酒略为满出杯口,而仍毫不外溢!
莫负心接过酒来,含笑说道:
“这种酒儿,入口虽香,后劲亦大,只宜细品,不应鲸吞,我们喝半杯吧……”
语音顿处,举杯笑道:
“多谢司马兄慷慨,许我顺水搭船,莫负心憔翠大涯,得归故里,委实感德万分,这一杯应该由我来敬你才对!”
司马白略作谦逊,举杯饮了一口,只觉那酒儿入口后,便化为一线热香,直下丹田,着实醇美已极!
莫负心听他直夸酒好,遂边替司马白把杯中斟满,边自笑道:
“外省各地,只知川中泸州酒美,却不知锦酒佳者,不逊泸州,有时连贵州茅苔,也瞠乎其后!”
司马白尝了一条辣小鱼,觉得香脆绝伦,不禁又赞不绝口地,望着莫负心笑道:
“莫兄文采风流,想不到更有这样精妙的易牙手段,常言道:‘能者无所不能’,但不知对于武功技艺!……”
莫负心不等司马白往下再问,便自摇头一笑,接口说道:
“小弟不是此道中人,幼时只学了几年轻身功夫,和一趟‘liù • hé刀’一套,‘八卦游身掌’,便知难而退,未再深求的了!”
司马白失笑道:
“练过几年轻功,到有好处,我看莫兄行路,足不扬尘,腰腿显然比常人强健,才问你是否亦精武学?……”
说至此处,好似感慨颇深地,长叹一声又道:
“倘过份嗜于武学,置身江湖,则情仇纠结,魑魅扰人,fēng • bō险恶,着实堪惊,就拿小弟来说,才入江湖不久,至少已在剑底刀头死过三四次了!”
莫负心突然面对司马白,双手捧杯……
司马白诧道:
“莫兄又有何事,要敬我的酒儿?”
莫负心笑道:
“饮酒之举,敬来敬去,殊觉无味,各人自饮,随量随兴最佳!故而小弟不是敬酒,是向司马兄请求一件事儿。”
司马白轩眉豪笑道:
“不辞一死酬知已,挥手千金赠路人,莫兄既已与小弟订交,有事尽管明说,你便要我这颗项上人头,司马白也会自刎送你!”
莫负心笑道:
“小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承蒙司马兄下交,许搭顺船,业已足感盛情,我不会再要求司马兄为我一剑诛仇,或是千金倒囊!”
司马白道:
“既然如此,莫兄对我要求的,又是什么事呢?”
莫负心饮了一口酒儿,含笑说道:
“小弟性最好奇,闻得司马兄初入江湖不久,便至少死过三四次之多,不禁怦然心动,想听听你情仇纠结的旖旎风光,和剑底刀头的惊魂劫难!司马兄倘若肯说,则是比‘红油耳丝’、‘麻辣小鱼’,高明百倍,也有味百倍的下酒物了!”
司马白满腹辛酸,正愁无处倾诉,遂毫不推辞地,点头说道:
“好,艺有未曾经我学,事无不可对人言!……”
莫负心鼓掌笑道:
“妙极,妙极,刚才船家李老二,对我改了元微之的名诗,如今司马兄又改了令先宗司马温公冻冰先生的传世哲语,但江湖飘荡,万绪如丝,司马兄却准备从何说起呢?”
司马白毫不寻思地,应声答道:
“树由根脚起,水从源处流!我自然是从我第一次遇难开始,源源本本,坦告莫兄,并因第一次救我性命之人,对我关系太以密切,是改变我一生命运之人,也是左右我一生幸福之人……”
莫负心听他说得这等重要,忍不住插口问道:
“这人是谁?”
司马白伸手指着莫负心道:
“这人是你!”
这句话儿,把莫负心吓了一跳,脸上有点变色,连手中酒儿,也震得流出不少!
司马白见状,忙向莫负心拱手陪礼地,面含微笑道:
“莫兄休惊,这人不是潇洒文士,是位窈窕红妆,小弟所说‘是你’之故,不过借用尊名,表示无论地老天荒,海枯石烂,我对此女,决不‘负心’!”
莫负心听得惊容尽敛,抚掌笑道:
“佳人仗义,豪侠深情,定属一段可歌可泣的武林佳话,这位姑娘是……”
下面的话儿,还未出口,司马白便双眉一扬,满面神光,接口说道:
“她叫柳还珠……”
莫负心双眉微蹙,失声说道:
“哎呀,柳……还……珠”
司马白愕然问道:
“莫兄是认识柳还珠?还是嫌她名儿不美?……”
莫负心摇头道:
“我怎会认识这位姑娘?柳还珠三字,字面绝美,但意义却嫌不太吉祥……”
司马白方投过一瞥讯问目光,莫负心又复往下说道:
“司马兄文通武达,也是满复诗书之人,请想,除非柳姑娘的父母,替她命名时,另有深意外,无论是‘卖还珠’,或‘还君明珠双泪垂’,都不是什么好字眼呢?……”
说至此处,自行顿住话头,苦笑又道:
“小弟荒唐,胡言乱语唐突佳人,司马兄莫加责怪,你就当我是在发酒疯吧!”
司马白怎会计议这等小事,先饮了半杯“锦州大曲”,便把家门惨祸,父母遭劫,在“天蝎双凶”无耻暗袭下,自己孤身逃出,晕死在太湖岸边,侥悻为柳东池、柳还珠所救等情,说了一遍。
莫负心听得唏嘘不已,向司马白点头说道:
“家门血恨,不共戴天,司马兄的仇人,又是这等厉害无比的盖代凶邪,今后,只砥绝艺,寻觅仇踪,海角天涯,赴汤蹈火,定必够你辛苦忙碌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