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釜底抽薪(2/4)
“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康,应大兴文教,以育万民!
命翰林院,自今日始,广邀百家名宿,率能书擅画者佐之。于皇城内择一大殿,修辞海文典!
修《建文辞海》,收天下文字,以字带词,以词释典。内含天下字词典故,不分文白,不移中外,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并附修常用字典,用以萌童启蒙。
修《永乐大典》,集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外域、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朱允炆说着,众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待朱允炆话音刚落。礼部尚书立马行礼奏到:
“请奏陛下,礼部亦有能力参与修书,共享盛世!”礼部尚书陈迪一脸激动。
其他官员也紧随其后,纷纷奏请参与其中。
朱允炆一脸无奈。道:
“诸卿稍安,此虽二百年来,中华盛事,但诸位也要各司其职,毋乱朝政。命各部院,整理各衙门政令、官职、职司、得失。汇于大典,以成一类。附录姓名,以流芳后世。并督管部分修书事。
礼部除编纂本部四书五经教材等事外,负责帮助翰林院广邀各家名宿,购募天下遗籍。兵部负责收集天下兵书,并著大明兵事考略。
户部负责供给俸养及编书用度,并收天下数术之书,详加研讨,著当下数术账目之学。
三法司依《洗冤录》,著刑侦勘察之书。工部集天下技艺精华,赐书名《天工开物》!
吏部负责调度各部参与,诸司官员不能过度参与,以致玩忽职守,怠误朝政!还是翰林院主持修书具体事宜,钱粮不限,不要过度支用他部官吏。”
朱允炆也让他们掺和进去一点,以免都无心工作,想着跳槽。
“此次修书,有两个要求。
一是俱行白话,书句读。古文典籍也要详加句读,白话注释。四书五经,需用礼部校勘经书。不得加私人之说。若有如程朱理学自成一派者,可单列一书,不可将一家学说,注入四书五经中。圣人之学,前两千年已衍数十家儒家学派,各有千秋。朕与诸卿,亦等今后新出儒家学派,以繁我文教。
二是分门别类,各有索引。字词者,以部首,以音韵。典籍者,以类别,以先后,以字序。并著书立画,各有所出。神怪妄言,单立一类。言推导而未成实者,详加标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