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不速之客(2/2)
而且谁要是私藏,或者在市场之外的地方换,那就对不住了,一律收缴,充作军费。
这样一来,关外那些散户,就有了销售之地,还能免税,对他们是一件大好事。杜修明更是打算,直接让贾永良进驻市场,和半壁关一起赚钱,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
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尽量扶持倒卖人参的散户,将那些女真贵族和关外富商那种大批量倒卖的利润用关税卡住一部分。到了昌平之后,再卡一部分,贾永良再出手时,至少能和关外平分利润了。
什么是双赢?那就是赢两次。
记了好几页纸,李成绪深处一口气:“若真能这样,那半壁关真能赚到更多钱了,可我还担心底下人与关外的富商勾搭,私相授受,让他们过关。这岂不是功亏一篑?”
杜修明点头道:“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扭转这种局面,还是得从治人上下功夫。可人虽贪利,也知利害,只要让他们赚足钱,自然就不会再去与外人勾结了。当然还要恩威并重,奖惩并举。”
李成绪治人,自然是有一套的。办法有了,但还缺个引子。李成绪犹豫了一下,问道:“杜大人,你这次过来……”
说到这里,李成绪停顿了一下,指了指天,才接着道:“杜大人这次过来,有没有带来天音?办交易市场的事情,李某万死不辞,千难万险都要踏平了,只是缺了上面的一句话。”
杜修明将马缰一拉,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身为边关武将,能开辟半壁关来赚钱,已是十分忌讳的事情。钱袋子让你李成绪握住了,那养出来的兵,是你李成绪的,还是我老朱家的?
事情办得漂亮也没用,朝廷放心不下。
若是这件事情,让辽东巡抚来办,就合理多了。可这样一来,半壁关的将士赚不到钱,岂会同意?
杜修明试着问道:“李总兵,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吉人自有天相。天音我没有,但我却愿意去巡抚衙门走一趟。但不知……李总兵和巡抚衙门之间,到底有什么瓜葛。”
李成绪长叹一声,将他成为辽东总兵,立志整顿军务、完善边防开始讲起,再到如何通过巡抚衙门借钱的事情,全都说了一遍。半壁关欠辽东巡抚的钱,还得倒是差不多了,还有两三年。
谁成想,关外却出了如此变故,让今年的收入大降。说完这些事情,李成绪问道:“杜大人可有办法?”
就在这时,杜修明等人身后窜出来一骑,跑过来拱手道:“启禀制军,辽东巡抚张琏张大人和宫里吕芳吕公公到了关上,请制军回营有要事相商!”
李成绪顿生疑惑,看向杜修明道:“杜大人,本来想带你去猎鹿的,看来时运不佳啊,来了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