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1/2)
一次被卷入一场持久的欧洲战争的前途,是英国不愿参加对德战争的决定性的顾虑。英国的态度对法国肯定地是不会不起影响的。法国要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发动进攻是很不可能的,而且攻势也很可能被我们的西部工事所遏止而陷于僵持。法国也不会在没有英国的支持下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军……不过,不用说,在我们对捷克人和奥地利发动进攻时,仍然必须在我们的西部边界上保持坚强的防御”。
希特勒然后扼要地叙述了“并吞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一些好处:使德国获得比较有利的战略边界,得以把军事部队腾出来“作其他用途”,获得约1200万“德国人”,额外取得可供国内的五六百万德国人用的粮食,为12个师的新军取得人力。
他忘记了说意大利和俄国可能会怎么样,于是现在他回过头来谈它们。他觉得,“由于日本的态度”,苏联恐怕未必会来干涉。意大利不会反对“消除捷克人”,但是如果奥地利也被侵占的话,它的态度如何,则仍然是个问题。这“主要”要看“这位意大利领袖是否还活着”。
希特勒对情况三的假定,是法国将卷入对意大利的战争,这是他指望发生的一场冲突。他解释道,他所以采取竭力设法延长西班牙内战的政策,原因就在于此;它使意大利继续跟法国和英国发生纠纷。他认为,它们之间的战争“肯定地愈加临近了”。事实上,他说,他“决心利用它,随便它甚么时候发生,即使是早到1938年”——这离说话的时候只有两个月了。他确信,意大利如在原料方面得到德国的一点点援助,就能够抗住英法。
如果德国利用这个战争来解决捷克问题和奥地利问题,那就要假定英国在同意大利作战时不会对德国采取行动。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不至于对德国采取战争行动。
我们对捷克人和奥地利发动进攻的时机,必须要视英法愈战争的进程而定……这种有利的局势……不会再发生……对捷克人的袭击必须要以“闪电速度”来实现。
这样,在1937年11月5日这个秋天的日子里,当柏林暮霭降临的时候——会议是在8点15分结束的——大局就已经定了。希特勒已经传达了他要进行战争的不能挽回的决定。对这一小撮将指挥这场战争的人来说,已不再能有什么怀疑了。这位独裁者[308]10年前在《我的奋斗》中就已经说过,他说德国必须要在东方有生存空间,必须准备用武力来取得它。不过那时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鼓动者,他的书,正如冯·勃洛姆堡元帅后来所说的,被军人们——和许多别的人一样——认为是“一种宣传”,它的“销路广大是由于强行推销之故”。
但是现在,这些军队首长和外交部长却面临着对两个邻国进行真的侵略的具体日期——他们肯定知道,这种行动是一定会引起一场欧洲战争的。他们必须在明年,1938年以前,最迟在1943—1945年以前准备就绪。
这不免使他们发愣。就霍斯巴赫的记录来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他们的领袖的建议的不道德感到不能接受,而是为了更实际的理由:德国还没有为一场大战准备就绪;现在就挑起这样一场战争,有招致灾祸的危险。根据这些理由,勃洛姆堡、弗立契和牛赖特竟敢辩明利害而对元首的主张表示怀疑。在3个月内,这3个人都丢了官。他们的反对是希特勒在整个第三帝国时期所受到的最后一次当面反对,尽管是这样微不足道,希特勒在排除了他们的反对以后就走上了征服者的道路,去完成他的使命。在开头,这条道路比他或者任何其他人所预见的要容易走些。[309]
目录页列宁工作室?LENINSTUDIO
版权声明:本电子书所有权益都归原书作者所有,电子书纯属网络交流学习使用,谢绝它用,否则一切法律后果自负。上一篇下一篇
目录页《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著上一篇下一篇
第十章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立契、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希特勒在11月5日说明要使用武装力量对付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即使德国因此而卷入对英法的战争也在所不顾,这项决定使他的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感到极大的震惊。牛赖特虽然是个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和道义观念薄弱的人,也因此而发作了几次心脏病。
他后来告诉纽伦堡法庭说,“希特勒的话,使我极度心慌意乱,因为它使我一贯所推行的整个外交政策变成一场空”。在这种心情下,他不顾心脏病发作,在两天后去找冯·弗立契将军和参谋总长贝克将军,跟他们商量能想些什么办法来“使希特勒改变主意”。据事后把希特勒的谈话告诉贝克的霍斯巴赫上校说,希特勒的这番话也使贝克“大为震惊”。于是他们3人商定,由弗立契在下一次会见元首时再向他规谏,向他指出他的计划所以是不得策的军事上原因,牛赖特则接着再度向希特勒着重指出政治上的危险性。至于贝克,他立即用书面写下了一份把希特勒的计划指责得体无完肤的批评,但是,显然没有把这篇批评给任何人看。这是这位可敬的将军的意志和性格上的一个致命缺陷的第一个迹象。他起先曾欢迎纳粹主义的得势,而到未了终于在一次要想摧毁它而没有成功的努力中牺牲掉性命。
冯·弗立契将军在11月9日会见了希特勒。他们这次谈话没有记录,不过可以设想这位陆军总司令重新申述了他反对希特勒计划的军事上的理由,但是毫不生效。不论是将军们还是外交部长的反对意见,元首都是不能容忍的。他拒绝接见牛赖特而径自前往伯希特斯加登的山庄去作长时间的休息了。直到1月中旬,发过心脏病的牛赖特才设法见到了希特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