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一口吞进喉咙,“心凉脾肚开”,一股凉气冲入腹内,另一股凉气则冲出鼻孔,真是过
瘾极了。
由于兄弟都喜欢吃胃散,爸爸无法可想,最后把药包挂在大厅的横梁上,这样除了
老鼠之外,大概只有猫吃得到了。
但是我不死心,有一天用梯子爬上横梁,一手挂在横梁,一手去摘药包,结果失去
重心,当场从一丈高的屋梁上跌下来,屁股痛了,一个星期都不能坐椅子。
药包还是挂在横梁上,再也没有人敢去拿了。
我一直还是怀念胃散的味道,几年前在偶然的机会买到一种胃散,味道和小时候吃
的一样,疗效也很好,就介绍给妈妈吃,没想到哥哥的孩子们也喜欢吃呢!
我们的童年时代,物质匮乏,没有什么可贵记忆,但生活的小事中也有许多深刻的
事物,例如胃散就是。这使我在很小很小就知道生活的一些秘方:即使在看来卑贱的事
物中,也有一些珍贵的滋味。
因为,这世界原本没有什么卑贱的事物,只有卑贱的心才会看见卑贱的东西。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
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
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例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
例如光阴似风,日月如电。
也有说光阴似蝴蝶,翩翩飞去;日月如蜜蜂,一次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
从此,创造力大开。
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譬喻的。
偶尔想起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童年岁月,自己也开心地笑了。
光阴似箭,是火箭;日月如梭,是太空梭。
光阴还是似箭,箭箭穿心。
日月依然如梭,梭梭滴血。
“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
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
挑水肥的人
昔时乡间有一种专门挑水肥的人,他们每隔一星期会来家里“担肥”,也就是把粪
坑的屎尿挑到田野去施肥,因此我们常会和他们在田间小路不期而遇。
小孩子贪甜恶咸,喜香怨臭,很讨厌水肥的味道,我们只要看见挑水肥的人走近,
就捏着鼻子往反方向逃走,跑很远了才敢大口呼吸。
有的挑水肥的人喜欢捉弄孩子,远远地就说:“香的来了,要闻香的孩子紧来喔!”
那语调好像他就要挖一块分给人闻香一样。
有一次,我与爸爸同行,不巧遇到挑水肥的人,我不敢跑开,只好捏着鼻子把头别
到一边去,好不容易熬到水肥的味道错身而过。
爸爸立刻叫我立正站好——每次他有什么严重的教训总是叫我们立正站好——然后
他严肃地问我:“为什么遇到担肥的人捏登子转头?”
“因为真的很臭嘛!”我委屈地说。
“他们挑肥的人难道不会臭吗?”
我说:“大概会吧!”
爸爸说:“他们忍着臭,帮我们把水肥倒在田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呀!知不知
道?”
我点头说:“知道。”
爸爸忽然以一种十分感性的语调说:“这担肥的人,在家里也是人的儿子,也是他
儿子的爸爸,我们应该尊重人、疼惜人,以后你在田里遇见他们,不可以把头转开,不
可以捏鼻子,知道吗?”
“可是真的很臭呀!”
爸爸说:“你可以深呼吸、憋住气,等他们走过再呼吸呀!”
后来,我每次遇到担肥的人,总是深呼吸、憋住气,想到他们也是人于,也是人父,
就感觉那样的憋气使我有一种庄严之感。
我后来肺活量大,可能与那深呼吸和憋气有关。
现在,父亲虽然过世了,但他那一天对我说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讲完话,我们一
起在夕阳下的田园漫步回家,田园流动着金黄色的光到如今还照耀着我。
这世间的每一个众生,彼是人子,亦是人父,应善待之!
永铭于心
我妈妈是典型的农家妇女,从前的农家妇女几乎是从不休息的,她们除了带养孩子,
还要耕田种作。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要养猪种菜做副业;为了减少开支,她们夜里还要
亲自为孩子缝制衣裳。
记忆中,我的妈妈总是忙碌不堪,有几个画面深印在我的脑海。
有一幕是:她叫我和大弟安静地坐在猪舍前面,她背着我最小的弟弟在洗刷猪粪的
情景,妈妈的个子矮小,我们坐在猪舍外看进去,只有她的头高过猪圈,于是,她和小
弟的头在那里一起一伏,就好像在大海浪里搏斗一样。
有一幕是:农忙时节,田里工作的爸爸和叔伯午前总要吃一顿点心止饿。点心通常
是咸粥,是昨夜的剩菜和糙米熬煮的,妈妈挑着咸粥走在仅只一尺宽的田埂,卖力地走
向田间,她挑的两个桶子,体积比她的身体大得多,感觉好像桶子抬着她,而不是她挑
桶子,然后会听见一声高昂的声音:“来哦!来吃咸粥哦!”几里地外都听得见。
还有一幕是:只要家里有孩子生病,她就会到庙里烧香拜拜,我每看到她长跪在菩
萨面前,双目紧闭,口中喃喃祈求,就觉得妈妈的脸真是美,美到不可方物,与神案上
的菩萨一样美,不,比菩萨还要美,因为妈妈有着真实的血肉。每个人的妈妈就是菩萨,
母心就是佛心呀!
由于我深记着那几幕母亲的影像,使我不管遭遇多大的逆境都还能奋发向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