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小说 > 风起陇西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2/3)

目录

【第十二位倒吊男姜维】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塔罗牌,它象征的是坚忍与自我牺牲。

姜维的老师是诸葛亮,于是他也同样继承了老师身上那沉重的宿命。

殚精竭虑,惨淡经营,苦苦维持着蜀汉的生存,姜维面临的环境比他老师更为艰苦,但他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命运对姜维是残酷的,我总觉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既是说诸葛亮,也是说姜维。

魏延踢翻长命灯,诸葛亮缓缓放下宝剑,长叹一声,说:“此天意也。”几十年后,姜维在成都面对着蜂拥而来的魏兵,同样大叫道:“吾计不成,乃天意也。”两番天意,诉说着这师徒二人的奇妙宿命。

前几天我玩《三国无双四》,打到五丈原一役。魏军势猛,蜀军前锋纷纷溃败。到了中盘,蜀军又遭遇了新的打击,诸葛亮终于抗不住天命,长叹一声撒手人寰。

就在这时,突然一条讯息闪过屏幕,姜维接替诸葛亮出任蜀军总大将。紧接着姜维头像闪出,带着悲伤与决然地说道:丞相,就让我暂且借用您的名义来守护蜀国吧!

恰好我那时奔马路过中央高地附近,远远望见姜维一个人拿着三刃刀奋力搏杀,被潮水般的魏军士兵团团围住,他的背后就是蜀军的大纛。

蜀汉最后的主帅。

那一瞬间我确实是被感动了。

【第十三位死神司马懿】

死神意味着终结,是一切事情的结尾,就象《黑客帝国》的那句广告词:everythingthathasabeginninghasaend。(万事有始必有终,又译:出来混,早晚要还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结束,往往还隐含着新的开始。

三分归晋,尽管司马宣王没等到孙皓来降的一天,但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终结者,其余司马家的小辈不过拾其余荫,不足为论。

三国既没,晋朝初兴,暗合了死神牌面。不过说实在的,我对晋朝实在没什么好感,这个从一开始就暮气沉沉的国家毫无新朝气象,无怪很快就被北方少数民族兄弟赶到了长江南边,然后被一个号称汉室宗亲的刘裕捏掉了,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第十四位节制荀彧】

节制意味着自我约束,平淡,也充满了对承诺的期望。

荀彧是个沉静内敛的人,时人评价他“持心平正”、“谦冲节俭”、“德行周备”,在他身上几乎感觉不到身处乱世的激情,所余的惟有淡泊与持成。他不象郭嘉、贾诩等人一样光芒四射,但那种“非正道不用心”的恢弘气度却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

他不留财,俸禄赏赐都散给族人;他也不居功,曹操先后十几次要授予他三公之位、封给食邑,都被谢绝了。功名利禄对荀彧来说,全无意义,他只是在作自己认为是正道的事,如此而已。这位曹操幕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每次建言之后,即退至幕后,悄然无声。

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个当初提议奉天子于许都的荀彧,最后却成了曹操授九锡的反对者。原来在他心中,一直默默地怀着对汉室的忠诚,并真心期待曹操能成为匡扶之臣。这份理想深藏在荀彧心里,竟然连曹操都没有发觉。

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以一种带着浓重墨色的默契解决了。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荀彧服药自尽。整个过程没有激烈的辩论,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抗争,甚至没有一个悲壮的自杀方式,荀彧承袭惯常的低调,安静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临终之前,他将自己以往的文稿条陈一一焚毁,不打算让这些流传于世。这个一生内敛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曾留下一句臧否的话语。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段,我总是联想到周总理,想到那叠未着一字的白纸。

【第十五位恶魔贾诩】

“恶魔”缺乏道德观念,也没有原则,它意味着随性的放荡、个人主义以及狡黠。它往往诱惑人们,激发出他们内心阴暗面的欲望。

贾诩这个人没什么道德上的束缚,也没有理想或信念的鞭策,连命运似乎都与他无关。他是乱世之中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在险恶的政治漩涡里飘来飘去,却片叶不沾身,最后悠然做到了三公之位,活了七十多岁,还得以善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