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创国体制(2/2)
“这……”徐承斌一时半会也不知如何回答,干脆就说道,“让年龄最大的来制定监督。”
“那若是这个人死了呢?”
“那就让他儿子来。”
“他儿子也死了呢?”
“那就让他孙子来。”
……
林时恭问了一连串问题,自以为是的徐承斌一股脑给出了所有问题的回答,问完最后一个问题之后,林时恭这才微微一笑,给出了总结,“好了,那么,徐捕头,请你仔细回顾一下你的答案,一开始你只是想要两拨人,一拨是守护社稷的士兵,一拨是耕耘土地的农民,为了能公平地把所有人都照顾好,为了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最后还不是创立了一套国家体制?”
徐承斌猛然一怔,哑口无言。
林时恭接着说道,“制定监督推举规则的人,难道不就是皇帝吗?皇帝驾崩后,制定监督的权力交到了太子手中,太子若是遭遇不幸,权力就交给皇孙手中,这不就是世袭吗?其次,制定的推举规则,这难道不就是科举制度吗?徐捕头,这一套体制都是你自己创立的,你对此还有什么不满?”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书院众人谁也想不到,年纪轻轻的林时恭抛出几个问题,便从徐承斌口中引出了一套完整的国家体制,同时也为科举制度的产生给出了解释,在场那几个老者儒士都无法解答的问题,都被林时恭一人给解决了。
徐承斌也很是震惊,他也没有注意到,他竟然陷入了林时恭的陷阱,但他也不愿服输,大声呵斥道,“你这是投机取巧!混淆视听!颠倒是非!不伦不类!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无法改变国家现状!这群儒夫照样是无所事事,废铜一堆,对朝政没有半点帮助!”
林时恭也不生气,低沉反诘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者,方有资格治国平天下,倘若人人都像你徐捕头一样,只会大喊大叫,无理强辩,对科举乃至朝政抱着撒娇、愤懑、怨恨的态度,那大明社稷将会沦落成什么样子?”
“你!”徐承斌露出气急败坏的样子,可他又不知该如此应对。
林时恭接着说道,“我们今日之所以集聚一堂,荟萃相汇,博采众识,辅引时弊,锐意图新,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在座各位进禄加官,能够不忘初心,纠正官风,匡扶朝廷,现在折柳书院与东林书院相比,自然算不了什么,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若是能集众人之力,汇群官之威,必然会产生倾覆朝廷的力量,令朝廷重回正轨,这才是折柳书院的办学目的。”
林时恭这番话话音刚落,便迎来了满堂喝彩。
徐承斌也是被说得无言以对,自觉颜面全无,便找了个机会灰溜溜地离开了。
留下来的人则纷纷对林时恭产生了敬佩之情,抱着相识的想法与林时恭交流了起来,甚至有人邀请他来当讲师。
林时恭赶忙推辞,毕竟他还不过十几岁,给这些饱读经书的人讲学,在学龄辈分上也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