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衙司冲突(1/2)
第九十三章衙司冲突
“林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并非是这个意思。”王默压低声音说道,“再说了,那些宦官也没有理由用盗劫的方式取走税款,本来税款就是他们的,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林时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又转口问道,“那王大人觉得,税款会被谁拿了呢?”
“目前没有证据的话可不能乱猜,真要猜一个出来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某个富户人家吧,不过这个猜测也只能仅供参考罢了。”
听了王默的话,林时恭没有怀疑,两人一起翻查税款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武城县有四个富户人家,分别是刘家、乔家、范家和常家,统称武城县四大富商。
这四家富商皆有商号,并且上缴的税款也十分庞大,占了武城县全年税款的八成,可以说是鼎立在武城县甚至高唐州的财富顶端了。
如果说有谁对官府的缴税政策不满,那么也就只有这四家富商,以此推断,将税款窃走的也很有可能是这四家富商当中的人。
“刘乔范常,这四家里面,有没有哪一家抵触过或者反对过缴税政策?”林时恭想到了这个点。
“哎,林大人,你太小看他们了。”王默摇头哀叹,“别说这四家富商,普通农民都对缴税政策有意见,可以说整个武城县的县民都反对过缴税政策。”
“这是为什么?国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们反对的理由呢?”林时恭刚问出口,还没等王默回答,便知道了原因,“难道是因为宦官?”
王默点了点头,“不错,自从万岁爷亲派的宦官来到高唐州,一系列的缴税新政出台,他们利用高于官府的权利对县民进行课税,那八十万两便是他们今年缴收的税款,据说比去年多了几倍。”
林时恭查看了去年的课税记录,果然发现去年的课税税款少之又少,不足二十万两,而今年上缴的税款却高达八十万两,这令林时恭不禁觉得,税款的失窃,每一个武城县县民都有夺掠的动机。
与此同时,林时恭又觉得痛心,本来山东饥荒闹了两年,老百姓哪里还有能力缴税,宦官执行课税新政,完全是把武城百姓逼上了绝路,以这个层面来看,税款失窃事件的发生似乎又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了。
“王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随着紧张的汇报声传来,几名衙役仓皇着匆匆走进书房。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王默放下书册,疑惑反诘。
“那个……杨大人和顾大人他们跟驿站巡检司的廉将军发生争吵,有几个捕快和佥点弓兵还打起来了!”
“你说什么!”王默顿时拍案而起,一脸愕然,“快带我去看看,这事可不容小觑!”
王默和那几个衙役匆匆离去,林时恭本想跟上去,可目光却被书册上的一行字吸引住了。
“万历四十三年,曹家被收税十万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