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税款之谜(1/2)
第九十二章税款之谜
“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事情的经过了,武城县一批税款在押往东昌府的过程中不翼而飞,总额八十万两白银,由于事发严重且蹊跷,不得已上疏朝廷召集各位商讨此事如何处理。”
用低沉的口吻讲述这件事的,是一名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男子,他是高唐州的知州王默,同时也是税款失窃案的负责官员。
但王默并不是为案子本身负责,而是为失窃的税款负责,毕竟这是在他的管辖地盘之内发生的失窃案,先前王默也有审理过此案,可无论怎么审理,传唤多少相关人员,甚至搜寻全县,都未能找到失窃税款的下落。
故此,很多地方都产生了舆论的声音,传闻这笔不翼而飞的税款,很有可能是被官员给贪了,并且绝大数官员都觉得贪了这笔税款的,正是王默。
但林时恭可不这么觉得,在王默讲话的时候,他就在系统里搜寻了王默的资料,这才得知,他是一名好官,旌表节义,重情护民,为百姓所爱戴,几百年后,在山东一些古镇里头,还留有王默行善的传记。
历史之所以有趣,就在于今古不同的评价与鉴证,未来的事情无法在过去得到验证,而过去的事情却往往令未来的人难以理解,甚至啼笑皆非。
王默是个好官,却被众人不断质疑,明明失窃案只要稍加追究,便能与王默撇开关系,可万历官场的尿性,却早已注定此事挂满悬念,无法以正常手段去剖析背后的真相。
事实上,王默自己有办法处理这起失窃案,压住那些非议,再重新从民间搜刮财宝,组成税款,上缴朝廷,只要他这么做了,完全能免除自己的责任。但可惜的是,他是个好官,不惜上疏朝廷,被众人质疑责骂,也不愿让百姓掏钱,所谓善不为官的道理,在王默这个人身上表现得十分真实。
但王默也正是出于他的真实,让别人实在摸不着头脑,无论是清官廉吏还是贪官污吏,都对他嗤之以鼻。
清官指责王默办事不利,贪官嘲笑王默不懂变通,官场关系变得如此莫名其妙,世道又怎会变好?
林时恭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内心毅然发誓,一定要帮王默解决好这起失窃案,至少也得找到失窃税款的下落。
但其他人可就不是这个想法了。
“蹊跷?我搞不懂,王大人,税款分明是在你管辖的地域里消失的,那么你说的蹊跷是几个意思?”杨左勤不悦地开口道。
“这……”王默不知如何作答。
顾成勋也语气不善地问道,“王大人,你之前汇报说,你搜过每家每户都没能找到税款,你是否肯定,全部搜过了?”
“大体上都搜过了。”
“税款足足八十万两白银,这可不是什么小钱,如若真是被谁藏起来了,一定藏匿不住,你挨家挨户进行搜查,都没能找回税款,难道这八十万两白银还会不翼而飞?”杨左勤冷声反问。
议事厅里一时充满浓重的敌意,武城知县严棠利赶紧打起圆场,“行了,各位大人,这真的不关王大人的事,我们解决问题为先,追责在后,况且截止税报上缴朝廷的时日不多,我们还是先讨论追回这笔税款吧,别到时朝廷将罪过落在我们山东各府,各位大人也不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