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挥手之间(3/4)
“你们如何选择我没有发言权,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做任何表态。”杜文成的声音很低,低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楚。
虽然这个时空因为他的关系延安的力量有所增强,但想要抗衡重庆号称的八百多万军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也就难怪延安想要寻求外界的支持了。不过,历史上的共和国不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吗?
周先生察觉了杜文成的抵触情绪,也听出了他的话外音,但仍然耐心地对他解释了延安目前的难处。
杜文成记得历史上米英苏三国曾经在莫斯科举行的三国外长会议上,对中国局势问题发表过公报说:“必须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实现中国的团结与民主化,广泛地吸收民主分子到国民政府的一切(各级)机构中,并且必须停止内争。”
现在,英米对委员长一直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推三阻四颇为不满,苏俄还在外蒙问题,中苏条约问题和国府进行谈判,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形下,三国是否还能像历史记载的那样继续支持国民政府?杜文成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还不曾忘记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的使命。
“不管怎样,我都不会改变我的态度,我坚信你们会赢得最后的胜利。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我会尽力帮助你们。”杜文成最后表态说。
周先生笑了,他知道杜文成对苏俄有很重的怨念,现在能够这样表态,也就很好地说明他对延安的看重。
和杜文成进行了一次长谈后,第二天周先生在沈涵阳的陪同下赴缅甸各地参观,杜文成又把目光投向了日本以及东南亚战场。
中米英苏四国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打破了日本意图求和的梦想,既然求和无望,那就唯有玉碎一途了。七月底,日本铃木首相发表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声明,表示会死战到底。
8月12日,苏军占领北朝鲜、萨哈林和千岛群岛,英米也在东南亚再次发起进攻。日本上下已经知道英米铁了心也要灭了日本,而东南亚的物资供应更是成为支持他们打下去的唯一希望,丢失了东南亚无异于丢失了日本本土。
在这样的认知下,日本人疯了。
仗着杜文成提供的飞机的优势,日军玩命地和英米联军在东南亚展开了连番的大战,为了争夺制空权,双方每天都会出动上千架飞机在空中进行战斗,其规模绝不亚于英伦大空战。
英米始终无法夺取制空权,对Z型鱼雷攻击机更是忌惮非常,而失去了空中和舰炮支持的海军陆战队则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疯狂的进攻。
分布在菲律宾的二十几万米军首先支持不住了,不得不再次退出了吕宋岛以及其他岛屿。
而在朝鲜战场,日军在收缩兵力以后在苏俄的进攻下也渐渐站稳了脚跟,苏俄的人海攻势也不再具有威胁,战局的发展开始对日军有利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