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战前夕(3/3)
只是虽然兵多,但兵源却是来自五湖四海。
说自己能让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军,做到上下一心。在当时,李景隆就觉得十分困难。
李景隆并非不懂,若想在军中有威望,最靠得住的是赫赫战功这道理。没有成功的经历,即便有圣上的敕令,也很难让野性十足的丘八,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而一支连令行禁止都做不到的军队,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失败。
思索了很久,平安言道:“朝廷的真实实力,只能立足于守。我与安陆候吴杰守住真定;徐凯从德州进入河间,再坚守于此;中軍都督同知陈质,守住大同。大将军在济南在居中调度的同时,也可以顺便结交四川都司指挥瞿能等人”。
“立足于守,再静观其变,我方才有胜的可能”。平安下结论地道。
“大宁与辽东呢?若是陛下强令咱们进攻怎么办”?李增枝问道。
“大宁本就是北平行都司所在,其要么就是王保保的部下;要么就是中山王的部下;要么就是燕王新练之兵。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去保大宁;而辽东临大宁、北平、满泾,根本就是一块飞地”。
“坦白地说,燕王之所以现在没有去攻大宁、辽东,就是在等我们重整大军。若我们重新出发之时,燕王必然会去取这两地。从而想引我们放弃防守,去孤军深入”。
“都督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陛下强令我们去进攻,我们该怎么去应对”。平安一口气地说道。
李景隆思索了许久,才道:“之前我已向陛下请求,授予我便宜之权”。
“我想若徐凯能收复河间,应该能掩盖之后大宁与辽东的失守”。
“贤弟之前说静观其变,是在说等北元与西察合台汗国来攻燕王吧”?李景隆镇定地问道。
“是。北元若是决出胜利者;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若是战胜一个叫做‘奥斯曼’之国,他们势必来攻燕国。”
“无论是在大元,还是大唐,或是大汉,大漠与撒马儿罕都是中国之地。不止先帝,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也一直有统一中国之志”。平安回道。
见李景隆兄弟在思索,平安又补充:“只有力量发生改变之时,我们才能成为‘时势造英雄’中的那个英雄。若是去无视敌我双方的真实力量,而去迎合那些唱高调之人,我们必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好,就这么办”!如此定计后,李景隆心中大安。
但没有想到的是,在率大军赶往济南前后,李景隆一直没有看到自己之前,拿下周王时的锦衣卫们。
据朝廷方面的锦衣卫说:“之前那些老人,要么在怀来与前指挥使宋忠一起被诛;要么干脆投向了燕王。”
当李景隆问新锦衣卫,为什么有些老人会投向燕王?
这名叫做纪纲的锦衣卫想了想,才说:“那些老人参与了‘空印案’。现在方孝孺被皇上重用,那些老人担心方孝孺会报复他们”。
李景隆不仅知道空印案的本质是,一群地方财政官员和一群中央财政官员不远千里相聚在一起,大家在已经盖好章的空账本上商量着填缴税数目……他还知道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也死于“空印案”。
李景隆心中突然有了种吃了大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