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重聚(2/3)
“至于我儿为何现在只掌印?京师那边的消息说,是宋忠那个恶少,告刁状所致”。王夫人此时的眼神,有了狠戾。
心中同样恨上宋忠的李丽质,看到婆婆说完这事,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她并将已到自己喉咙中的言辞,压了下去。她知道,婆婆还有事情要说。
“听说丽质嫂子的娘家,是京师中的商贾”?王夫人问道。
李丽质有些难堪,但还是马上点头。
王夫人不动声色地问道:“丽质可知每次北征前后,陛下为什么必掀反贪大案?”
李丽质知道婆婆前后两问,必有关联。但在自己悟不出之时,李丽质只得直白地回道:“儿媳不知道”。
王夫人看了看紧闭的门,小声地道:“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陛下这也是在筹措军资”。
见儿媳似懂非懂,王夫人直接点破地说:“商人经商,不可能不与官员打交道。”
“若是抄贪官的家财,够用于军队开支,陛下就仅局限于官场;若是不够,如搁在颖国公南征与第五次北征之间的‘郭桓案’,陛下对那些贪官严刑拷问一番,那些人就供出不少与他们相好的商人”。王夫人说这话时,显得意味深长。
见儿媳神色如常,王夫人猜到儿媳这些亲戚,应该属于少数坐得正之人。她补充地道:“贪官中有些软骨头,为了求少受酷刑,可是有胡乱攀扯的先例”。
再又想到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告刁状之事,认为宋忠真是在为难丈夫的李丽质,又听到婆婆这么一说。李丽质想到苦打成招后,她就有些慌了。
李丽质再又想到丈夫此时在兴和、公公此时在甘肃、殿下此时在大宁,认为将来可能三面作战的她,终于领悟了之前婆婆两问之间的关联。李丽质首次慌张地求道:“娘家嫂子一向就对儿媳很好”。
王夫人微微颔首,道:“陈猴子(陈懋)这次靠倒卖人参,赚了大钱。丽质之前不是入了两万两的股?丽质将所得的一部分,投到你娘家嫂子家去,再告诉你嫂子一定要举家来北平”。
“于私,你们是姑嫂;于公,你们是上下。是商量?还是命令?丽质自己决定。但一定要亲戚们与京师断干净”。王夫人说道。
她感激地向婆婆道:“谢母亲提点!儿媳定劝亲戚们在年前,举家来北平”。
“若是亲戚问为何,丽质就只能强令。泄露军机,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到陛下这些年的严酷手段,王夫人心有余悸地道。
“儿媳明白”。李丽质的后背,冒出了冷汗。
婆媳喝了会茶,见儿媳恢复到云淡风轻的模样,压弯惊的王夫人问道:“丽质现在有孕在身,若远行,身体吃得消吗”?
“没问题的。娘家嫂子怀孕前期,还曾在蔚州与京师打过来回。当时嫂子乘坐的马车,不仅远不如家里马车稳当。而且儿媳的身体,也一直比嫂子要好”。李丽质带着自信,回道。
说不担心是假的,儿媳孝顺懂事不说,她肚子中还有着自己的第一个亲孙子(女)。再说若是真出事,王夫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对丈夫、儿子,她也难以交待。
挣扎一会,对儿子的担心超过其他后,王夫人果断地道:“既然身体吃得消,明日你就带着其他家眷一起回兴和”。
不待儿媳回话,王夫人又道:“之前是殿下让你们回来的。你们这次去,我会放出风,说你们担心丈夫拈花惹草,所以才回兴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