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重聚(1/3)
得知儿子将掌北平都指挥使印的同时,王夫人也了解到,刘才将被擢升为兴和卫指挥使。
作为张辅的母亲与刘才的师娘,这对王夫人而言,自是双喜临门。
高兴过后,王夫人想到儿子回兴和,该住在何处?北平现在主要在顾大宁、甘肃这两头,再加上时间仓促,王夫人认为北平可能没有顾得上,为儿子在兴和,安排办公、安歇的场所。
王夫人认为儿子,不宜继续呆在卫指挥衙门。并非张辅现在升官,再在卫所办公,王夫人觉得有失身份。燕王在兴和之时,都是在卫所发号施令,更何况儿子只是掌管着北平都指挥使印。
王夫人之所以认为儿子,不宜呆在卫指挥衙门,是她认为身为都指挥的儿子住在卫指挥衙门,就等同架空了卫指挥刘才。
都指挥与卫指挥同在一个衙门的话,衙门中人,肯定会以都指挥马首是瞻。作为后者的卫指挥使,任谁,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长久下去的话,关系再好,也会发生龃龉。”王夫人如是断定。
论私,刘才是张辅的师兄。但越是这种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的关系,越不可大意。
再加上儿子说话做事过于直接,王夫人还担心儿子会因得罪人过多,而惹出不少麻烦。
考虑再三,王夫人决定让有孕的儿媳再去兴和。
这些日子的相处,让王夫人对李丽质的性子,估摸得个七七八八。
儿媳虽然不善于言语,但在有孕下,儿媳还能在京师,安排好兴和将领们的家眷。从这事上来看,王夫人不难得出儿媳既愿意去协助儿子,也有能力去协助儿子。
再说儿媳对小事不争不抢的作风,就连自己都能从中感到一种平和。所以王夫人认为与人宁静之感的儿媳在身边,会对儿子有所调剂。
第二天,李丽质一大早来到婆婆屋里,再给婆婆行完礼,又与婆婆说了会话,她便看到婆婆对钱嬷嬷使了眼色。
当再看到屋内的嬷嬷、丫鬟们的离开,李丽质明白,婆婆这是有大事要跟自己说。
王夫人先是抿了一口茶,然后看着儿媳道:“文弼掌管都司指挥使印,丽质知道了吗”?
从儿媳脸上的惊喜,王夫人猜到儿媳并不知情,她连忙道:“这事暂时还没有公开”。
见婆婆随后的欲言又止,李丽质猜到这事应该是公公告诉婆婆的。若是雨婷说的,婆婆不至于在她面前欲言又止。
也在此刻,李丽质有猜婆婆是不是想让自己回兴和。作为妻子,李丽质自然也担心丈夫。
看到儿媳眼神充满了期待,王夫人索性将话说开:“殿下的意思,一早就是保荐文弼为都指挥使。但你公公觉得文弼现在还年轻,尚需磨砺。”
“你公公说,这么年轻就擢升为正二品的大员,将来未必是好事”。说这话时,王夫人一脸的不服气。
“但殿下认为冠军侯霍去病、英国公李勣在文弼这个年龄时,已是朝廷大员。军功若不兑现,何以激励将士?所以殿下仍然上奏保举文弼”。王夫人高兴地接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