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满泾(2/2)
“你说不说,皇祖父都会知道。而且你不说,比说更有效果。起码祖父会认为你比皇太孙厚道”。朱高炽淡淡地道。
想想确实如此,朱高煦再次问道:“大哥怎么知道半边月会选我在秦淮河扔钱这点,而向咱们发起攻击”?
朱高炽思量了会,不无得意地道:“皇太孙自幼得大儒宋濂的教育,太孙不但自己接受了儒家那套,而且还认为祖父也认同儒家。所以他才会选你在秦淮河上扔钱这点,来攻击我们”。
“太孙既不知祖父推崇的汉唐是名儒实法,也不知祖父对前任与现任衍圣公以及他恩师宋濂,都是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在秦淮河扔钱,儒家容不得,但《大明律》却不禁止。他选择这点来攻击咱们,纯属做无用功”。朱高炽接着道。
“咱们所作的是为了大明能开疆拓土,这才是祖父最在意的东西。在军政上咱们能跟皇祖父想到了一块,行事又不触犯祖父制定的《大明律》,用野路子休想打倒我们”。朱高炽再次说道。
喝了几口茶,朱高炽并起身,走到门口,他又掉头嘱咐:“现在你在外面不要将太孙称之为‘半边月’。皇太孙用你在秦淮河里扔钱来攻击我们,也同时攻击了与你一起扔钱的堂兄弟们。祖父的血脉,个个都有血性”。
朱高煦听懂朱高炽这话,大哥是告诉他,其他在秦淮河扔钱的堂兄弟们现在也与自己一样恨透了半边月,而自己这些堂兄弟们绝不是什么好欺之人。
自己若不再主动挑衅半边月,堂兄弟他们这口心中的恶气,就得他们自己想办法来出。
朱高煦点头地道:“好,在京师我不会主动再提他任何事”。
大哥再次去了魏国公府后,朱高煦先是想了想。觉得没什么意思,朱高煦并去找中卫们了。
即便没有父王之令,朱高煦也会与这些洒热血,抛头颅的直性子呆在一起,这让他痛快。
辽东都司沈阳中卫驻地抚顺,因连绵暴雪,积雪已达半米厚。
但驻地的沈阳中卫正在为搭建新的帐篷,而使驻地呈现出人头攒动的景象。
沈阳中卫指挥使王雄见部署忙而不乱,皆在有步骤地扎营。他看了一会,并回到自己的大帐。
王雄是已故中山王徐达的老部署,自然也与燕王朱棣有着私人交情。
此番他令军士搭建帐篷,就是为即将到来的燕王大军而做准备。
于公,皇上令燕王节制北平、辽东、大宁、宣府四处军马;于私,王雄向来就服从燕王的指令。
所以王雄刚收到北平行都司从驻地大宁发来的物资,他就立即开始搭建新的帐篷。
王雄正在自己大帐看黑松林地图,黑松林在三万卫管辖之地满泾(三万卫的管辖地是满泾之地,黑松林在吉林长春)。
而近来居住在藩国朝鲜的胡里改部的阿哈出与斡朵怜部的猛哥帖木儿皆有意南归。
但是居住在黑松林的野人女真部,却与居住满泾之地的蒙古部落经常为生活物资而打得不可开交。致使胡里改部与斡朵怜部的南归,因安全而未成行。
不与野人女真或蒙古部落打一场胜仗,桀骜不驯的当地部落不会配合朝廷。只有他们明白朝廷的拳头厉害,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地去配合朝廷。
但满泾之地不仅极大,而且又利于藏匿。若是朝廷想为胡里改部与斡朵怜部开辟出南归的道路,就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句话,就是得花大钱……
边看边想之时,王雄听到帐外军士道:“燕王中卫指挥佥事张辅等人到了”。
听到张辅先行到达,王雄并知道燕王大军也正在路上,这仗是非打不可了。
“请”王雄对帐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