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天下首富 > 第214-215章 总理首辅大臣和新的帝国

第214-215章 总理首辅大臣和新的帝国(3/3)

目录

忙忙碌碌的度过了最为艰辛的几年后,到了1898年底,梅启照、张之万、阎敬铭陆续病逝,丁汝昌、刘铭传、刘坤一、刘锦堂、刘盛休、徐占旭、王德榜……能死的都死光了。

除了老妖孽李鸿章还在苟延残喘,晚清政局中比胡楚元威望更高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这已经彻底成了胡楚元的时代,他控制着整个大局,并将张之洞、张百熙、霍鸿机、鹿传霖、屠仁守一干有能力的五十五岁至六十五岁之间的“年轻有为”的一代人提拔到总理府,出任内阁大臣。

在这帮人的后面,特别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那一科,谢元麒、吴鸿甲、丁秉乾、杨士镶、孙锡第、宋伯鲁、罗光烈、徐世昌、孙综源、李锡龄、江希曾、叶大琛、叶大涵、郑宝琛、李翊煌、梅汝鼎、秦树声、陈夔龙、宋育仁都是很有希望的官员。

不是别的原因……。

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新科进士投奔胡楚元就蔚然成风,这一届投奔胡楚元的比例极多,特别是加上王懿荣的影响力增大,这些进士大部分都被引入江南六省为官,成为实务派的基层力量。

在胡楚元的关照下,这些人自己的努力下,这十几年下来,陆续都提拔到了正三品的官员,谢元麒、丁秉乾、杨士镶、孙锡第、徐世昌、孙综源、李锡龄、陈夔龙已经是从二品的官员,一半在外面担任巡抚,另一半则在总理府出任要职。

如果说,袁世凯依靠投资一个徐世昌换到了总统的宝座,那么,胡楚元在政治上的投资规模足可称得上是袁世凯的一千倍。

在这一波人的下面,光绪十五年和光绪十六年恩科投奔胡党的数量也很多,最近几年都已经遍布各地,有些是知府,最受胡楚元关注的江苏崇明县籍进士王清穆已经提到了山东巡抚,用于接替张之洞。

起初,胡楚元只因为王清穆少年时期就在江南国学馆就读的原因,特别的提拔任用,后来才发现这个人廉洁奉公,办事精明稳重,而且眼光长远,精通外语,熟读中西书籍。

自此,他就特别做出安排,调到总理府任职,将张之洞抽回总理府担任总理内政次辅大臣的同时,也将他特派到山东出任山东巡抚。

对一个年仅三十八岁的人而言,这么快就能做到一省巡抚,其提拔速度之快,也确实是很惊人。

现在的晚清政局已经没有真正的大佬了,李鸿章在四川,荣禄在东北,谭钟麟就算是最后半个,其余都是胡党。

除了立宪派的胡党,另一帮份量也很重的人就是复兴社,但复兴社主要集中在海军、陆军新军、海关、教育界和传媒界。

为什么说胡楚元能够坐稳总理首辅大臣的位置,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整个天下都是实务派的,除了李鸿章、谭钟麟、荣禄三个人,实务派的老妖孽都基本死光了,剩下来的就是以胡楚元为首的立宪派。

改革。

最怕的就是别人牵制你的后退,最怕的就是保守派。

可如今就是这么个局势,你只要想做官,想有所成就,你就得按照胡楚元的这一套办法来,只有你按照这套办法在地方干出成绩了,才有可能被提拔。

满朝都是胡党。

现在,连进士考试都不重要了,每三年选出来的进士数额只是以前的一半,另一半都归总理府直管的博学院控制,直接从同举人出身的那些大学生中挑选,考试合格则给予同进士出身,在博学院中补习政课,然后再逐一发放到各县从基层做起。

就算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也得继续投奔胡党。

从这个角度来说,胡楚元早些年就开始编纂的《资政新编》,以及后续发行的《咨政参考》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也都是博学院政课的基础科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