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故技重演(3/3)
按照前线指挥官的命令,十二架F-15C立即前往拦截。因为志愿军很有可能让执行制空任务的J-11B以超低空突防,假冒攻击机,所以联军增派了八架F-22A,协助F-15C进行拦截。
这个安排,立即收到回报。
F-15C机群出动后,J-11B机群立即开始爬升。虽然预警机探测到了J-11B抛下的wài • guà物,但是判断为大型副油箱,不是对地攻击dàn • yào。也就是说,这批J-11B的任务也是夺取制空权。
志愿军的突击战术,与上次反击几乎如出一辙。
联军官兵松了口气,用同样的战术,肯定难以取得同样的战果。
只是,皮特一点都没有放松。志愿军只投入了制空力量,还没有投入攻击力量,因此谁也说不准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
志愿军的攻击机群到底在哪?
两场大规模空战,占用了联军的防空指挥系统,让负责指挥任务的三架预警机无暇关注潜在威胁。
此时,美军的战术指挥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一架EC-135电子战机的协助下,承担主要防空指挥任务的E-3D把大部分防空作战指挥工作分了出去,仍然保持着高度警惕。
能对运输船构成威胁的不是那些制空战斗机,而是携带了反舰dàn • yào的攻击机。
如果是FBC-1C,威胁就不可小觑。
之前的战斗已经表明,这种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能在不到五十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时一千一百公里的速度突防。即便E-3D已经靠前部署,对超低空突防的FBC-1C的最大探测距离也不会超过三百公里。中国空军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在两百公里左右,因此留给防空战斗机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
五分钟,能做什么?
即便是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F-22A,也只能在五分钟里飞行一百多公里,算上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最多能拦截两百公里外的敌机。
为此,很有必要让防空战斗机靠前部署。
问题就在这里。
志愿军是进攻方,掌握着主动权,除了南面,攻击机群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而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有限,不可能在所有方向上部署足够的防空力量。
为此,得让预警机上前一些,延长预警时间。
联军别无选择,在空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那架E-3D与协助执行任务的两架E-2D不得不向北飞行。
后面,承担指挥任务的EC-135也转向跟了上去。
让预警机靠前部署,无疑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预警机没有隐身能力,E-3D这样的大型飞机,即便在七百公里之外,都能被KJ-2000的相控阵雷达探测到。
美军预警机靠上前来,杨禹方等待的时机到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