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明月寄相思(2/2)
徐望开门见山问道。
“眺之,实不相瞒,从我们进入浙东地界,所见所闻皆和谐。
最初我认为这是因为浙东乃富饶地域,民生比其他地域和谐是理所应当的。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方才洞悉有此盛况,并非地域富裕而已。”
罗素认真的说道。
“那可有洞悉这是为何?”
徐望循循善诱道。
“当属浙东的施政者体恤民生,愿意让利于民,藏富于民,民富则安,民安则强。”
罗素发自内心深处赞美,这样的当政者,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想倾尽全力去追随的对象。
“浙东形势,之前已经说清,裘首领并非真正的首领,后日,徐某带君去见一见真正的浙东首领——宗室李昇。如今李首领化名徐知诰,屈尊降贵与我徐家之内。”
徐望是真心想得到罗素的心了,接连把浙东的核心机密透漏给他。
徐望了解罗素这种孤傲之辈特点,想要收服很难,一旦收服了,那么将是舍弃一切,也要尽忠职守的存在。
“徐知诰?”
罗素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那是在长安时,他被一群自视清高的士族子弟奚落,其他同为寒门子弟的学子们冷眼旁观,唯独站出来替他说话的人,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士族子弟。
而这个为他解围的士族子弟,他手中的折扇上的署名,正是徐知诰。
“长白认识首领?”
看罗素的表情,徐望有些捉摸不定,试探的问道。
“如果知是知道的知,诰是诰命的诰,年方十五六岁左右,那么我可能认识。”
罗素也不隐瞒,把在长安的遭遇跟徐望说了一下。
“哈哈哈……长白呀,看来君和浙东真有渊源呀。”
“真是他?”
“是他。”
徐望神秘一笑,心中多了许多笃定。
『看来,真的是冥冥之中天注定,不仅仅浙东的治理符合我对治世的理念,而且徐知诰早已对我有恩,裘、徐二人更是对我视若奇珍,对母亲更是礼遇有加。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罗素沉默,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首领真可谓年少有为,这样的仁德,这样的抱负,试问天下有谁不想追随。”
一为徐知诰的恩情,二为裘冉、徐望的人情,三为浙东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与人民,罗素选择了留下来,为这方热土,尽一份自己的力。
『无暇,刚得知你跟随李存勖去了河东,如今的河东各种势力林立,尔虞我诈,沙坨王虽有雷霆手段,但你也要保重好自己。』
徐望的消息网很早就已经得知了杨盈盈的消息,只是一直压着,直到最近才告诉罗素。
毕竟罗素年轻,徐望担心他得知消息后,会不顾一切的去找杨盈盈。
不过,徐望断定李存勖不会对杨盈盈怎么样,杨家世代经商,而且还是江南大盐商。
山东两个大盐商发怒,一个王仙芝把半个北方祸害了一遍,一个黄巢把半个大唐祸害了一遍。
如果再把江南的盐商惹怒,那么大唐将要被完全祸害一遍。
因为杨家的特殊身份,杨家三兄妹在岳阳城才这般神通广大,知府、总兵都要给几分面子。
在得知杨盈盈的消息后,罗素知道他只能在心中暗暗祝福她安好了,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知道了许多浙东的核心机密,想要全身而退恐怕已经很难了。
“杨员外的拜帖已经递了,他同意明日中午接待你。”
见罗素遥望西北,肯定是在思念心中的白月光了,徐望一直静静的站在一旁,没有打扰。待罗素回过神之后,他才把这事跟罗素说。
罗素轻轻点了点头,道了声感谢,他的心明显已经飞向了河东。
“徐某告辞。”
“眺之慢走。”
院子里没有了谈话声,蛙声开始沸腾。
今夜有月,杭州有,新城也有。
愿月亮带着他们的一缕相思,翻过千山,越过万水,送到彼此的窗前,轻柔如叹息,不惊扰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光不仅仅寄托了一对相思人的思念,还照亮了一对欢喜冤家,在山间小路上你追我逐。
“芳儿,你慢点。”
“不行,必须在临安城宵禁之前到达,不然我们就要流落荒郊野外了。
小韬子,快点跟上!”
“是谁当初一口一个相公的叫,一口一个公子的喊,怎么现在就变成小韬子了?”
“怎么,不行啊?”
“行行行,你喜欢就好。”
“什么喜欢就好?”
“芳儿,芳儿喜欢就好。”
嘻嘻……
『果然,临近天府之国的男人,总会跟天府之国的男人有相似之处——耙耳朵,哦不,疼老婆。』
欧阳芳满心欢喜的向杭州城小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