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44节 沉重的万民伞(2/4)
无数个问题缠绕在龙剑铭的大脑中。他不能因为一场成功的救灾工作就去沾沾自喜,灾难的发生,本身就说明这个帝国还有很多漏洞需要去弥补,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投入精力、财力、人力、物力去建设。水利,关系到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只是通过这一场灾难变得突出起来而已。而水利建设,又是整个帝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如何协调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更是需要一个掌握最高权力的为政者必须考量成熟的。
位置就是责任,敢于去争取皇帝这个位置,就要敢于承担由此而来的责任。对龙剑铭来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是来享受权威的,而是利用权威建造出一个伟大的中华……
前门大街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来自淮北的百姓代表带着龙灯、狮灯和各色旌旗,带着两淮几千万人民的心意来到了北京城。一路上敲锣打鼓、龙飞狮舞,排头的白发苍苍的长者擎着一把万民伞,一路走一路用淮北小调歌唱着帝国政府和皇帝对淮北的恩情……千里的船载车送,他们终于来到帝国的首都——北京。
在老百姓的眼里,帝国政府就是天,真正把老百姓当子民的青天。1905年以来,两淮百姓经历了太多的感动,农业税收,没了!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了!白花花的大米可以存进自家的小粮仓里了,亮闪闪的龙大洋(民间对新华元一元硬币的称呼)可以揣在怀里捂个结实了!这些,还不够!危难之中见真情,这次大灾可算让两淮的老百姓看到了帝国政府,看到皇家的真情实意了。曾经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老百姓们,怎么也忘不了从天而降的皇帝,忘不了救苦救难的国防军,忘不了敢于向天老爷挑战的大炮,更忘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物资!如果说,前些年的激动和帝国的逐步强大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东西的话,现在,在两淮人民心目中的帝国,实实在在地成了自己的家,一个随时可以给千万人民以温暖和帮助的家。
因此,人们在火热的重建家园的同时,推选出了最有名望的长者作为代表,他们要向帝国政府敬献牌匾,要向爱民如子的皇帝敬献万民伞!除此之外,淳朴的老百姓还能找到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有!就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
……
“叮叮”的电话铃声打断了龙剑铭的苦思,在他面前的一大张白纸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写上了显得凌乱的字。从这里可以看到他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他的思绪还是凌乱的。
“陛下,我是岑春煊,两淮人民的代表来了,要向政府献牌匾,待会儿还要到皇宫献万民伞。您看……”总理大臣在电话那边说着。
“收下吧,总理,有人民的牌匾是最高的荣誉,请一定把两淮百姓代表安排好。这边,我自己处理,安排好以后,您和两位顾问来我这里一趟。受了牌匾,咱们得为老百姓好好打算一下呐!”龙剑铭刚好在考虑这个事情,所以干脆通知总理一起来商议,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在这个事情上,未来人的见识和身份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