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方外法内(2/4)
崇高和太室山都纳入了兴汉国的掌控之中,国无二法的标准不容更改。佛度有缘人可以,佛度犯法者不行。佛法大不过国法,这就是兴汉军对三教九流的态度。
释嘉不敢像驱逐乐进那样对抗兴汉军,忙把贾诩的态度上报给了太室山的主持方丈释恩大师。兴汉军与太室山能不能和睦相处,就得看释恩大师的态度了。
释恩大师深研佛法,知道这一场争端不可避免。只不过是看哪一方顶不住压力先让步而已。他只能传信释嘉:允许阳城土地改革工作队进入崇高执行新的土地政策。同时邀请贾诩到太室山论道。以论道的结果决定十万百姓的命运。
太史慈怕贾诩出事,坚持不肯让他独自上太室山。贾诩拗不过太史慈,只好令其扮作书童一起上山论道。这是一场理念之争,也是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斗。
双方一见面就火药味儿十足,释恩大师瞄了太史慈一眼,双手合十的问:“太室山清静之地,为何不得清静之法?”
贾诩一针见血的说:“大师穿在红尘,食在红尘,栖身红尘,行走红尘。既然处处不离红尘,又何来清静之说。即便是心不动,红尘也无处不在。有红尘必有法,大师想要用一家之法代替国法吗?”
释恩大师问:“法为人所使,必有善恶之分。庙堂无道,江湖救急也是人之常情。”
贾诩回答说:“法无善恶,标准必须要唯一。但凡是那些乱法的人,必须要受到惩处。人有好恶,一切都是随心所欲。侠以武犯禁,救得了一时也救不了一世。倒是法制永恒,令天下人有章可循。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气。”
释恩大师再问:“要是法制无处不在,又何需我等方外之人行走红尘?”
贾诩说:“劝人向善,忠勇信仁义。太室山的一切源于红尘。人是红尘的人,物是红尘的物。即便是那敬佛用的香,也是红尘中人所制造出来的东西。红尘有法,覆盖四海八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