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3/3)
因为这件事,林子轩在教育界声名大噪,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为了宣传国语,上海的各家报纸上开始刊出国语专刊或者特刊,介绍国语的来龙去脉,尤其重点提到了林子轩的拼音方案。
毕竟林子轩是上海的名人,在这种时候上海的媒体自然不遗余力的夸赞。
林子轩借此机会联合了上海的多家书局,发起了一场降价促销活动。
在1926年的第一个月内,这些书局的所有国语书籍和报纸杂志,全部半价销售。
这既是为了宣传国语,也是争抢读者,打价格战。
规模小的书局出版的书籍和杂志有限,降价促销损失不大,可一旦大书局这么做,损失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这个举动正是针对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社,旗下杂志众多,每月都有国语书籍出版,如果同样半价销售的话,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赔钱。
林子轩甚至可以把半价销售延长到三个月,打一场价格持久战。
万象书局联合其余六家中型书局联合发出了降价声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不甘示弱,紧接着也宣布半价销售。
由此引发了一场中国出版行业的价格大战。
这样做对出版社不利,却是读者的福音。
林子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看起来有点意气用事,但好处也有不少。
自从书局解封以来,万象书局的运营状况有点低迷,毕竟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发行报纸杂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损失了大批读者。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大力宣传,让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的万象书局。
他还要抓住时机,招揽翻译人才,推行中西方文化交流计划,借着这个交流计划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想出口气。
对于商务印书馆,林子轩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却也不能让商务印书馆好过,这是一场长期的竞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