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4)
候也在想像石坚读书的样子:在一间昏暗的小屋里,光线还不好,他点着油灯(感情他把石家当作大理寺的牢房),他持着书卷孜孜不倦地读着,连绿萼(红鸢他是不知道的)送来的饭都忘记了吃,还是绿萼连催了三次才恍然想起,说:“这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多好的一个孩子呀。
他又想道少年年虽小,可帮朕做了多少事?先是新庄稼种子棉花,让朕的子民衣食无忧,又帮朕找了那么大地方,那地方该设多少州府,是几百个还是几千个,现在他有时做梦都会乐得笑起来。而后又是新船、这本《资治通鉴》。他还不再乎官位、金钱、名声。多好的一个孩子,他再次叹息。
这时他听到大臣的议论,也犯了牛劲,向范仲淹问道:“范爱卿,你也看过这本书,卿家写的文章朕也看过,单论才华卿家也算得上佼佼者。可现在卿家写这本书,你能不能写出?”
如果换作旁人会是一声不发。但范仲淹却还真的认真细索,他想道如果单论较短的章节自己可以不逊色地写出,可要是从这么多资料中找出历史真相,还写得如此流利精彩,并且只是一个人,他默然了半晌,说:“臣也无能为力。”
宋真宗白了他一眼,心想还算你有自知之明。然后他转向众官问道:“众位爱卿,你们可有谁有把握在十二岁,或者有可能在十岁或九岁时开始写这样的巨著?”
这些大臣面面相觑,心想除了这个小神童谁还有这本事?他们再想想,好象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出现过。
宋真宗又问道:“众位爱卿,你们都是饱读诗书,可有谁想过《尚书》里大多文章都是伪造的?”
啊,这些大臣一愣,心想还有这回事?难不成是那个石坚提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