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节(2/2)
“快!召都堂、枢府、台谏诸司官员进……不,去详议司,召他们去详议司!快!”
详议司,也如同在东京一般,设在三省都堂之内,就在禁中。赵桓一面派内侍传诏,一面急赴中书。那宫内太监宫娥,见天子轿桥奔跑如飞,俱都惊讶,不知出了甚么大事。
更疑惑的,则是宰相,执政,以及御史言官们,不是刚在垂拱殿议毕了么?怎么突然又召?也没工夫多问,纷纷投三省都堂而去。
等诸司官员到齐,赫然发现,天子竟然破天荒地先到了!而且不在御座,躁动不安地在上首来回走动。下面耿南仲、吴敏、折彦质、黄潜善、赵鼎、秦桧等大臣个个坐得端正,神色肃穆。
见大臣齐集,赵桓对黄潜善挥挥手,后者立即起身,将事情简明扼要对一众朝臣说了一遍。话没说完,已经满堂哗然!徐卫这作得可太出格了!两国已经议和,他怎么能主动进攻?这不是违反和议么?难怪大金国相震怒,连金帝的外甥都让他作掉了,这祸闯得可算是捅天了!现在金使来兴师问罪,如何是好?就是把徐卫杀了,也补不上这个窟窿!唉,年少气盛,误国害己啊!
“竖子误国!他自侍官家宠信,胡作非为!本官早就看出来了,这厮不是个东西!今果不其然,闯下滔天大祸!”在官员情急之下,不顾身份斯文,出言不逊道。
“金军扬言背弃和议,再度兴兵?这如何应付?”
“如何应付?让徐卫去顶!这不是行在的意思,是他自作主张!即便金人不追究,行在也容不下他!”
“吵吵吵,吵个甚!”赵桓大怒!
群臣噤声,不敢多言,天子怒气冲冲,铁青着脸道:“事已至此,如何向金使答复?”
“陛下,务必向金使说明,此非行在之意,乃前线大将自作主张。并承诺,一定严办相关官员!巩固和方是紧要!”一名台谏的御史当先言道。
他的意见得到几名大臣的赞同,尤其是首相耿南仲,义正辞严道:“官家!那徐卫,是官家一手栽培起来。如今放到陕西,作为帅守,竟飞扬跋扈至此!臣认为,当立即革去其所有差遣,押解回东京问罪!”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批大臣纷纷赞同!这时候,不管你徐卫从前立了多少功,都抵不了这个大过!
赵桓没有表态,他虽然又急又怒,但一路过来,始终在想。徐子昂是朕亲自栽培的,他行事风格朕还不知道?从来都是先谋而后动,朕也是看到这一点,才让他去陕西统兵。他怎么可能如此冒失?难道徐子昂不知道,这事有可能会毁了他么?是不是有内情?
更急的则是折彦质,他跟徐卫有交情,而且去年折家军还和紫金虎联手,取得了定戎大捷,家里来书,叔伯长辈们对徐九推崇备至。这小子怎么回事?太冒失了!现在大臣们气急败坏地治他罪,自己纵使有心想帮他说话,可这时候谁敢出头啊?徐九啊徐九,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此事有诈!”正当详议司里,众多官员乱作一团时,一个声音突然喝道。众官一惊,寻声望去,怎么又是赵左丞?
赵桓也骇了一跳,脱口问道:“元镇此话何意?”
“陛下,宋金谈判时,金军已围定长安,说是破城在即。想必,那徐卫也是苦苦支撑。怎地突然提大军连败金人?他若有此本事,又怎会被金军打得城破在即?早就将金军赶出陕西了!”赵鼎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嘈杂的详议司顿时安静。很多人都反应过来,对啊,女真人不是说他们把长安围得铁桶一般,只要粘罕高兴,随时都可以破城而入,杀个鸡犬不留吗?现在怎么倒象是金军被徐卫杀得穷途末路一般?还折损数万,连金帝外甥都阵亡了?
按说,西军也没这个能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