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节(1/2)
在场的官员都替他捏把汗,首相次相都支持的事,他居然出来反对。而且言辞激烈,不留情面,只能说他胆气过人。
赵桓闻言点头,沉吟道:“卿言是也,陕西非比他处,再议吧。”
见官家如此态度,耿南仲等倒也不再坚持,又议陕西制置使人选。赵桓登基以后,特别是设立“详议司”后,也算是锐意改革。其中非常重要一条,就是提高武臣地位。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制置使”“三衙大帅”以及“枢密副使”当用武臣。
“前些时日,李纲权宜行事,任泾原帅徐原暂代‘制置副使’,行在已予否决。但三军不可一日无帅,谁可统率西军?”
天子问倒了一班宰相执政,金军南寇以来,损失最大的就是各级武臣。再加上西军元老大将如种师道徐彰等人先后辞世,种师中又病重,剩下的将领中,有这个资格的,一只手都能数完。种、姚、折、刘几大将门,现在存世的元老,只剩下刘延庆姚古两人。而这两位,都吃过大败仗,实在不适合再担任统帅。
议了许久,没个结果,赵桓深感将才的缺乏,无奈道:“罢了罢了,且让徐子昂暂时主持吧,左右短期之内也无大战。仲古。”
折彦质出班道:“臣在。”
“朝廷用人之际,然统兵官极其缺乏,你出身将门,陕西诸路累代从军者甚多。枢密院尽快考察一批将门之后,择其知兵务,有勇略者任用。”赵桓吩咐道。
折仲古奏道:“陛下,陕西路途遥远,且金军据住关隘。臣认为,此事当委给陕西宣抚制置二司。”
“嗯,有理,准奏。”赵桓赞可道。
正说着,那钱成,忽地瞥见一内侍入殿,由侧面快步上得前来。他迎了上去,对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钱成频频点头,摒退那内侍后,到御案前,轻声道:“官家,金使到了。”
赵桓想了想,对他道:“且安排馆驿住,命有司接待,朕择日召见。”
“官家,此次来行在的金使,共两批。一为金帝之使,一为金国相之使。那代表大金国相前来的使臣,一再声言,要立即面见官家。”钱成说道。
赵桓登时不悦!这两国互派使者,代表的是国家,有诸般礼节需要讲究。你这一进城就要见朕,懂不懂规矩?朕成天没事,就等着你来见?当下不允,指派当初代表大宋与金谈判的尚书右丞黄潜善前往接待。
众臣退后,皇帝又批阅一阵奏章,天气寒冷,坐在那处委实难受。天子遂起身,转出御案,随口问道:“今日有甚要紧事?”
钱成想了想,试探道:“德寿宫累次遣人来请,官家是否去一趟?”
德寿宫,便是他为其父赵佶兴建的住所。自从当年赵佶离开东南,回到东京之后,这父子俩的关系基本上就靠一些必要的礼节来维持。赵桓就是有空,也绝计不会去探望太上皇。眼下快过年了,不前往看望也有些说不过去。
当下,便命摆驾德寿宫,还没起身,黄潜善匆匆赶来。也不知是什么事让他如此惊慌,已经进了大殿,水面一般平的地面,他也差点摔了一跤,疾声道:“官家!陕西出事了!”
这一句可骇得赵桓不轻,径直走下殿来,追问道:“何事?”
黄潜善象是跑得很急,喘息道:“金使言,上月,永兴军帅徐卫,提大军突袭万年耀州两处,致使金军折损数万!连金帝的外甥,也在战阵中受创毙命!大金国相十分震怒!声言要背弃和议,再度兴兵!”
“啊!”赵桓身形一晃,若不是钱成扶得及时,险些跌坐地上。
这一国之君,大宋天子,顿时乱了方寸!震惊道:“怎,怎,怎会如此?这,如何是好?”
“官家,迅召宰执大臣相商!金使等着答复!”黄潜善提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