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节(1/4)
之战,虽打了胜仗,但是江浙联军,又岂是这位‘湖南骡子’的子弟之兵呢?在这个‘上阵必需子弟兵’的时代,从天而降的‘光杆司令’是很难,甚或是无法指挥的。所以在宋教仁和陈其美等中部同盟会大力运动下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大元帅之后,江浙联军的将领们立刻跳出来反对,讥讽他为‘常败将军’,‘黄兴脚下四条腿’。在那个混乱的民国初年,去古未远,带子弟兵却是个为将的必需。‘光杆司令’永远只是个荣誉头衔罢了,而黄兴那时就是个光杆司令,夫复何言。
“中央各部之首席部长,陆军总长这一首要位置就落在黄克强肩上,这是众望所归,我无意见。但是宋教仁何德何能,可担内务总长一职?”
既然内阁制修改案搁置再议,那么民国政府当前实行的还是美国制。美国制是以国务卿为中央各部之首。战乱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则稍事变通,以陆军总长为首席部长。
在内务总长这一职位上,孙、黄二人的内定人选,原为他二人最亲密的革命伙伴,那位光芒四射、才气逼人的宋教仁。也正是因为他才气太过逼人,而招致非同盟会人士的嫉忌,甚至同盟会内人亦有反对声音。就在上午审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的各省代表。结合此前宋教仁在上海力举黄兴为大元帅种种夺权举动,代表普遍认定,这一条款的动机,系“宋教仁自谋总理”,因而集体拒绝。现在,孙中山提名宋教仁为内务总长,代表会仍然一致反对。宋教仁黯然落选,可见成见之深。
这一天,宋教仁受到内外打击。
李想看到他黯然神伤,空有满腹才气,却报国无门的模样,不禁叹道:“使李将军,遇高皇帝……”
只凭这一句话,宋教仁便大生知己之感。在这倍受内外打击的时候,孤立无助的时候,宋教仁内心最脆弱的时候,李想的友好示意最让他内心感动。只是他是个理智的人,把这份感动藏在心底。
宋教仁振起精神道:“我可是湖南人,没有人不知道我们湖南人的倔强。我不会认输,也不会认命!”
李想肃容问道:“湖北的内务部长有没有兴趣?虽然比不上南京舞台宽敞,但至少可以让一展所长。你不需要怀疑我的诚意,你执笔的《鄂州约法》已经被我在湖北彻底执行。”
宋教仁愕然,在李想另一边的谭人凤也听到了,同样大感愕然。想不到李想大模大样的招揽宋教仁,就像当初招揽李四光一样,有点对中央目中无人,割据的意思很明显,或者说,很不看好南京临时政府。
宋教仁有一瞬间的冲动,差点就答应了,嘴唇蠕动了一下,还是说道:“李帅,你也是湖南人,应该知道我们湖南人的倔强……我不会认输,也不会认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