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节(2/3)
王铭宇他们商量过,决定将这些徭役,都全部剔除出来,改成雇人进行。只要你来干活,我就给钱,甚至是免费提供伙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的积极性。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粮。这也是他们强烈要求收取赋税的重要原因。
事已至此,张准明白,不纳粮是不可能了。王铭宇、刘航等人的担心没错,均田免赋的口号,知道的人越多,传播得越广,以后更改引起的后果,越发严重。
当断不断,反为其乱!
必须断!
张准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如此,你们觉得税率多少合适?”
第148章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王铭宇慎重地说道:“我们初步议定是在每亩三十斤到五十斤之间,以收取稻谷为主,棉花为辅,其他作物另行折算。具体收取多少,还请大人决定。”
张准再次沉思片刻,缓缓的点点头,沉声说道:“好吧!就按照每亩四十斤稻谷的税率征收,其他作物另行折算。要刻碑为计。以后不能再更改了。否则,民众就要对我们的信用,产生动摇了。”
王铭宇等人自然明白当中的厉害,连声保证工作一定会做到位。
事实上,如果不是张准的废除农业税的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他们也不会强烈要求进行更改。对于这个口号的吸引力,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十分清楚的。对其作出的更改,可能引起的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牵一发动全身,他们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最终,税率确定在每亩四十斤稻谷。
明朝末年,稻谷已经逐渐取代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使用稻谷作为纳粮标准,是比较恰当的。当时山东地区的稻谷产量,一般的水田,大概在每亩二百五十斤左右,好点的可能有三百斤。每亩四十斤,大概相当于15左右。这样的税率,是民众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当然,小麦的产量,依然相当大。
众人随后对相关的法令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商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