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枭 > 第104节

第104节(1/1)

目录

头,等到上船的时候一并带走吧!”

刘生敏应声出去,背后余风又说道:“叫门外伺候的何麻进来!”

“叩见老爷!”何麻进来就跪下磕头,余风也没有理他,这人脑筋活络,嘴皮子也不错,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若是能收了下来,倒是在处理这些琐事方面,能省自己不少心。

“这些天,你这中人,应是赚了不少银子了吧!”余风问道。

“都是老爷赏的,混口饭吃混口饭吃!”何麻笑着站了起来,这几天,他发现这位老爷说话和气,做事也讲道理,心里倒是没多少畏惧之心。

“何麻,你家中还有何人啊!”

“小的光棍一条,家里就个老娘!”何麻说道。心里却是怦怦之跳,这余老爷叫自己进来,绝对不会是关心自己家里如何的?这是要抬举自己?

“哦,这次本官在天津招揽了这么多的人手,一时之间,也没有人管理,你是天津本地人,和这些人又是街坊邻居什么的,说话还算是有条理,有没有兴趣帮本官这个忙,管一管这些人啊?”

刚刚站起来的何麻,又扑通一声的跪了下去,满脸都是惊喜,“小的愿意,就怕小的做不好,耽误了老爷的大事!”

“你能耽误什么事情!不过,这可要跟随本官去山东的,你可曾舍得天津这边?要不,回去和你老娘商量商量再说?”

“不用,有劳老爷挂牵,这天津是大明的疆土,山东也是大明的疆土,小的是大明的子民,去哪里都是一样的!”何麻哪里还要商量,这位老爷家大业大,一下子就招揽两百多人,难道还怕亏待了自己的吗?自己一下从一个在人市里混饭吃的中人,成了这两百人的管事,这是一步登天的好事情,老爷看得上自己是自己的福气,又不是要自己卖身为奴,有什么不愿意的。

“跟着我,该有的规矩自然是要有的,我这人规矩不多,我只讲两点,第一,做事要勤勉,第二,不要丢我的脸。要是你能做到这些,以后就跟着我吧!”

“请老爷放心,小的一定做得到!”

第七十八章万象始新交情维持

对于这些匠户的安置,倒是没有费余风多少的心思,用郑家的海船运回来之后,直接就拉到了薛家岛,连同他们的家属五百多人,全部都安置在岛上的新聚居点上。

在余风的安排中,薛家岛以后就是自己的盐仓和武库。岛上没有外人,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人,这些人,一部分在盐田里劳作,一部分在作坊里工作。那些家属们也有事情做,周边有不适宜在盐田的土地,这些人开垦出来,种植粮食或者其他的作物都可以,也可以贴补一下。

由于余风扩军的时候,慕海涛早先训练的民壮,有很大一部分补充进了风字营,甚至有的因为训练刻苦,表现卓异,一进去就当了小旗的,这更让其他的人心里有了盼头,跟着大人干,绝对是有前途的。这一点,却是余风没有料到的,他给了这些流民们生计,这些流民们是感激,再给了这些流民一个晋身的途径,这些人就叫做死心塌地了。

而且,这些家里有人在风字营的,更是和余风从此休戚相关,余风发达,他们跟着兴旺,要是余风败落,他们也受牵连,所谓忠义,无非如此。只要有了共同的利益,就能一起共同承担风雨,就能共患难,同富贵。

余风将这些匠户,单独拨出来,成立了一个百户,刘生敏当然是当之不让的百户官,而何麻也给了一个副百户的位置,原来在庄园作坊里的那十几个流民匠户,也调拨了过来,和天津的这些匠户中推举出来的一些人一起,成了这个百户的各个小旗总旗,一切都是按着军法来约束。

给这些匠户要补上匠籍,要找地方上的官员,一直到现在,余风和这灵山地方上的官员,都没有多大的交情,索性将他们补到了自己军中,当做自己的兵丁一般对待,匠户们对此也似乎没多大的意见,甚至有的人还为自己脱离了匠户这个贱籍感到高兴。

这些匠户到达薛家岛后,安置好家小物事,第一件任务就是打造枪头,其中采买原料之类的琐事,则是直接交给了四海商行去做,一时间,倒是给莱芜的铁矿带去了不少的买卖。不过,和四海商行有着生意来往的那些商家,都在暗中嘀咕,这四海商行最近也不知道犯了什么混,除了收购精铁以外,居然大肆收买铜器,难道是想私铸铜钱不成。

等到这一切尘埃落定,已经到了五月的上旬,余风看到自己的风字营,兵丁们逐渐有了士兵的模样,手里的木杆长棍,也一营一营的换上了制式的长矛,心下也是大感欣慰。

风字营是按照朝廷的兵制设置的,各级将官自然也是按照朝廷的规矩制度来。眼下风字营两个千户,每个千户大约是一千二百人,其中余风自领一个千户,另外一个千户却是交给赵贵统领。赵贵为人稳重,做事情中规中举,算得上是余风手下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才了。

整个风字营的架构是:每千户下面辖六百户,每百户两百人,百户下面辖四总旗,一总旗五十人,每个总旗下面辖十小旗,一小旗五人。

由于是新建之军,虽然有大批的盐丁补充进来,当上基层军官,但是,在各级军官的任命上,还是有着很多的缺口。至于副职,例如那些副千户,试百户之类,余风干脆没有安排,一是手上没有那么多的人才,而是留下这些官职,也给下面的那些人一些上进的盼头,想必锤炼几次,战斗几次,就有一些人冒出头来的,是金子总会发光,人才不是一定会埋没的。

余风定下的晋升考核标准非常的简单,第一,训练。第二,军纪。第三,军功。这三点中,军纪那是余风时时刻刻强调的,这个自不必说。军功的话,现在刚刚成军,还没有这仗打,也就无所谓军功,所以,只要有上进之心的士兵,都把心思放在这训练上,若是在所有的训练科目上都拿到了,小旗的位置就在向你招手了。

余风的训练要求中,还有一个要命的考核标准,那就是军官必须是各项训练指标都是,哪怕你现在担任的是小旗的职务,但是你一懈怠,训练不达标,而手下的士兵却又比你做得更好的,对不起,你让贤吧!!有了这个标准,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训练起来,丝毫都不敢懈怠。军官固然是怕丢了身上的职司,士兵也有了冲劲。要知道,这士兵的待遇,和军官的待遇可是大不相同。自古以来,这职位的高低可都是和收入挂钩的。

朝廷的邸报上说了,东虏女真袭扰大同无果,铩羽而归。余风知道,今年,这大明的天下,算是又安定了一年。他有的时候想,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穿越而来,扇起的翅膀会不会引起来一些意料不到的变化,现在看起来,这蝴蝶效应还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岂是他这样一只小小的蝴蝶能够阻拦的,就算是拦路的是大象,怕也是要被碾成一团肉酱。他费尽心机的折腾,如今也不过是影响这山东海边的一小块地方,说自己能够影响历史,还真是自己太高看了自己了。

他隐约记得,好像就是这几年,这女真鞑子曾经打到过京师地下,天下震动,其后鞑子还曾经南下,到保定府,河间府甚至山东都转了一圈,掳走了打量的人口财物之后,才施施而还。他不想到了那时候,自己的家人朋友,成了鞑子刀下的亡魂,或者是成为被鞑子掳掠到关外的人口中的一员,这是他对于自己手中的力量如此的上心的最根本原因,他觉得,在这乱世中,只有自己手中的刀枪才是最靠得住的,其他的都是浮云。

徐元良的来信,也在五月间,姗姗来到了。在北方转悠了一圈的徐元良,此刻已经回到了南京。信中先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