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2/3)
“不知道,但是开封府衙门的公人见到他们都是恭恭敬敬,连话也不敢多问一句。”丫头回答道。
李清照若有所思,良久,叹道:“咱们的日子过到头了,他们可能是枢密院的人,我们被监视了。”
丫头闻言,不解的问道:“枢密院的人为什么要监视我们?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李清照苦笑着望了望这纯真的丫头:“你不知道,枢密院和以前不同了,现在的枢密院管的是刺探,暗杀,破坏,监视,逮捕,审讯,可以绕过刑部和大理寺单独执法,只听命于一个人。”
“谁?”丫头又问道。
李清照不再说了,这还用问吗?大宋现在谁当家作主?
前些时候,王钰来过一次,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从那个时候时,李清照心里就有不祥的感觉。她预料到,王钰可能知道了什么。今天,他动用枢密院的人,监视自己,恐怕针对的不光是自己,而是背后的福王。难道,他准备对福王先发制人了么?
王钰曾经说过,可以给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但问自己拿什么来换。联想刚刚发生的事情,不难推测出来,他恐怕是要自己出来,指认福王赵颉。
如果所料不差,恐怕他现在就已经开始对福王发难了。
就在李清照被监视和限制自由的同时,禁宫,资政殿。
依惯例举行的早朝正在进行着,两位摄政王高坐于上,文武百官列于下面,依次向他们奏报着国家发生的事情。或许明眼人能够发现,今天的早朝气氛有些不对头,因为出班上奏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而那些元老重臣,没有一个人说话,三省六部的长官更是齐齐噤声。
王钰的神态跟以往没有什么两样,专注的听着每一位大臣的上奏,不时的咨询一些情况,随时发布新的命令。而皇叔父摄政王也一样,若无其事的坐在一旁,塑像一般。
阳光照进了资政殿,日上三竿了,该上奏的事情已经奏完,如果再没有事,王上就该宣布退朝,文武大臣各回本部衙门处理公务。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如果没有
朝。”王钰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他话音刚落,大臣们已经作好了行礼的准备,就在这个当口,忽听一个苍老而尖锐的声音说道:“臣,童贯,有本要奏。”
王钰看了他一眼,又重新落座,笑道:“太师有本,尽管奏来。”
“是,王上。”童贯神色平静,从怀中掏出奏本,让王欢呈上,而后大声说道:“自太祖皇帝登基以来,我朝定都开封,已历百余年。如今,大宋攻取西夏,金国等大片领土,北方的安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为了有效的管理北方辽阔的领土,臣与尚书省同僚商议之后,联合诸位大臣一起上奏,请求朝廷重新选择都城所在地,迁都北方。”
平地一声雷!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例行的早朝,会有人抛出这样一个惊天的议题。迁都是何等大事,岂同儿戏?都城,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前朝开始,都城就在开封府,贸然迁都,恐怕影响太大。
童贯话一出口,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福王赵颉更是骤然失色!第一个反应就是望向王钰,却发现他正认真的看着童贯的奏章。
“王上,这……”赵颉一时六神无主,他知道迁都对赵家意味着什么。他也预料到了,一旦国内和周边环境稳定下来,王钰一定会有所行动,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王钰没有理会他,看完奏本之后,抬头问道:“列位臣工,有什么意见?”
童贯早就联络好了许多重臣,王钰一问,手握实权的大臣们纷纷出班声援于他,陈述利害关系,一致同意国家的疆域扩大了,为了有效统治,迁都是必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