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1/2)
出家修行吧,他也没有系统的、成型的宗教思想,只是一个见河拜河神,见树拜树神的、茫然的不可知论者。
一直以来,金道麟自持是高翼剑术师傅的身分,说话做事百无禁忌。王祥、黄朝宗曾因为金道麟的不恭,劝高翼早做处治,并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劝解,高翼却漫不经心。
应该承认,现在的中国,胡人的势力远比汉人强大,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就如同坦克一样,以步兵为主力的汉人先天上带有劣势。
此刻的北方大地已尽是胡人,汉人成了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形下,像冉闵一样暴烈的孤独抗争已不可取。高翼出生商人,商人的本能就是寻求合作与妥协。在遍地胡人的情况下,他必须有气度容纳尽可能多的支持者。
征服人心,就从金道麟开始,若连金道麟都对这个国度没有归属感,怎能指望更多的人拿起武器与汉人并肩保卫家园?
基于这种想法,也基于金道麟根本没有相应的野心、能力与力量,向他的地位做出挑战,所以高翼不在乎金道麟的冒犯。
此刻,当他提出问题,众人都无法回答,而金道麟但敢开口,高翼对此一点没有惊讶,他连忙追问:“何计?”
“借兵”,金道麟得意的回答:“汉侨穷急来投,身无长物,这些人意志不坚,稍有风吹草动,便思逃亡与投敌,我们可从这点下手,分化汉侨。
首先,我们四处散布屠夫慕舆根即将来袭的消息,同时,调派军队封堵边境,阻止流民继续涌入。然后,我们找一支兵马假扮慕舆根来袭,令这支部队从巍霸山城直袭凤城,穿越整个积翠山南麓,等人心慌乱之际,我们再派出官员收拢流民——就说打算编练他们,共抗慕舆根。
强敌压境、生死关头,流民们怎敢要求过多,愿意留下与我们共渡难关的,由官府择地安置;不愿服从编练逃入山林的,由其自生自灭,敢出没各地作奸犯科者,令警察捕杀,如此,一场大祸可消弭无形。”
“警察”这词来源于日语。天津条约后,由于西方使节认为军队管理刑事就是“军管”,所以禁止清廷在天津驻军,使天津陷入无政府状态。为此,袁世凯引入日本的“警察”一词,让绿营兵换装,代替衙役与兵丁接管天津治安。此后,中国便有了“警察”,袁世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警察之父”。
高翼着力打造一支职业军队,由于军队数量少,无力兼管治安琐事,而他又不愿把治安问题交给“乡规民约”,所以不得不提前引入“警察”概念,组织一帮淘汰退役的士兵组成了警察队伍。
起初,警察只在三山城内活动。自王祥管理刑部后,司法体系逐渐健全,警察开始遍布各屯民点,并成为一支dú • lì的武装力量。
“慕舆根……”高翼沉吟着,金道麟知道高翼在想什么,马上补充说:“此刻春雪消融,道路泥泞不堪,许多地方表面看一片平整,但人马一踏上去,立刻会陷入泥坑,慕舆根只能沿着官道走。
连年战争,官道无人修理,许多路段已不能行走。我们的消息从海路而来,所以快,慕舆根从陆路走,要穿越无终山,爬过长城,渡过濡水、石水、白狼水,过安州、营州、平州,还要翻越努鲁尔虎的大山,才能到达菊花岛(葫芦岛)一带,等他越过宾徒(锦州)到达龙城,怎么说也得走一个月。
慕舆根虽是屠夫,却不是莽夫,我们才消灭2万精骑,慕舆根不做好准备绝不敢来三山——联络契丹部、动员龙城兵马,筹集军械粮秣……我估摸着,咱要动手利落点,忙完春耕他还不见得出龙城呢!”
高翼嘴里念叨着“凤城”,若有所思。
金道麟猜测,高翼正在评估容许一支军队穿越积翠山南麓的利弊。
当然利大于弊了!一支军队穿越三山境内引起的震动与恐慌,相对于让宝贵的军力陷入四处平乱中,等强敌压境后不及休整只能仓促迎战的风险,两相比较,还是后者更有利于三山。更何况,这支军队是自己假扮的,整个场景也就相当于一次春季武装拉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