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节(1/1)
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奉命调到美国麻省理工学习期间,叶在馥就曾在美国电船公司格罗顿船厂监造过潜艇,正如沈鸿烈所言,潜艇正是叶在馥老本行!
一个小时之后,“共和中国海军赴美考察团”一行十六人坐上纽约西北公司办事处派来的四辆车离开霍波肯港中华远洋船运公司专用码头,随后代表团将在饭店休息一夜之后乘火车前往华盛顿,拜访美国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和其它美国官员,说服其向西北出售战舰,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说服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只有得到他的同意,西北才有可能从美国海军购得旧舰。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历来是文官出任军事部长,作为美国海军部部长的约瑟夫斯·丹尼尔斯仅只是民主党出身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出版官出任海军部长的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和历任海军部长一样,在多数情况下都听从军事参谋的建议,就像在西伯利亚问题上,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就听从了海军作战部参谋军官们的建议后作出决定,扶持和利用中国牵制野心勃勃的日本。
“部长阁下,向中国出售旧式前无畏战列舰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在亚洲扶持中国对抗日本,可以减缓目前日本对于美国的压力,但是如果中国人没有舰队,他们用什么牵制庞大的日本海军?不要说前无畏战列舰,即便是无畏舰我们都可以向中国出售!在亚洲中国和日本就如同现在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当中国海军被重新武装起来后,可以最大程度牵制野心勃勃的日本。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在日本海军威胁下,中国必定会重新武装海军,到那时在远东中日之间就会发生一场海军军备竞赛,日本所需要面对的压力是来自近邻以及美国之间的双重压力,仅仅只是和中国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就足以摧毁日本本就脆弱的经济,日本还有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吗?”
威廉·本森少将面色中透着些许欣喜的表情对约瑟夫斯·丹尼尔斯说道。在从中国驻美大使顾维钧那里得知中国海军派出赴美考察团,而他们希望能够从美国海军购得旧式前无畏战列舰后,在作为海军作战部部长的威廉·本森少将看来,这根本就是上帝赐给自己出任海军作战部部长最好的礼物。
两年前,美国海军进行了一次改革,成立海军作战部,其部长有权“在海军部长指示下,负责舰队作战行动,负责准备和完善战争计划”,而威廉·本森少将就是海军作战部第一任部长,美国海军最大威胁来自太平洋,来自日本,这是自罗斯福总统时代就已经公认的事实,作为海军作战部部长,如何减缓和消除来自日本的压力,就成为所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即使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是同样。
中国人的陆军、空军即便再强大,在威廉·本森和海军作战部参谋们看来都不能缓解日本海军对于美国海军的压力,以消除日本在太平洋的野心。如此一来中国对日本的牵制作用就非常有限,但是中国如果发展海军就完全不同,对于视海军为生命的日本而言,他绝对不会无视近邻发展海军带来的威胁,日本能支撑起一支可能同时对抗中国和美国的舰队吗?显然不能!
“威廉,你在参战之前,不是在报告上指出我们有几艘大白舰队时期的战列舰已经老旧需要退役了吗?即便是在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仍然需要淘汰旧式战舰。”听到威廉·本森少将的话后,约瑟夫斯·丹尼尔斯稍做考虑便开口说道。自从四年前出任海军部长以来,海军部参谋军官们就一再向约瑟夫斯·丹尼尔斯讲述来自日本的威胁,日本海军的威胁早已经深入约瑟夫斯·丹尼尔斯心中。
即便是海军部仅仅关注自己在保卫刚建成的巴拿马运河上的作用,很难把自己的战略眼光转向北大西洋和欧洲水域的同时,多年来日本在太平洋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仍然令海军部用充满警惕的目光打量日本,警惕这个不能用平常眼光打量的对手。后世曾经有人说过,小国寡民心态就注定日本的失败,日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国得势猖狂至极,在1895年击败中国后,1897年夏威夷危机中和美国直接对抗,后来击败俄罗斯后,日本人在太平洋地区更是表现出肆无忌惮咄咄逼人的态势,最终导致美国将日本视为自己最大威胁,并由此展开长达几十年的太平洋军事对峙。
尽管日本和美国并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但是美国特殊的地位环境使得美国海军是一支两洋海军,即便是美国海军拥有仅次于英国的实力,但是为了应对来自两大洋的外部压力,只能把庞大的舰队一分为二,正是这种地理条件使得日本海军尽管总体实力上不及美国,却可以在太平洋对美国海军形成优势,自1907年,美国海军确认自己需要一支两洋海军后,就一直寻找打破太平洋困局的机会,十年后,美国海军部参谋军官们终于看到困局被打破的可能。
纽约!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象征现代与工业技术成就的城市,宽敞整洁的街道和电车还算不了什么,现代化的公寓楼、高架铁路还有林立的摩天大楼,工业时代创造的建筑奇迹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这座代表财富和奢迷的城市之中,街道上的行人衣装整齐而不乏华丽,无数大商场里的精美商品琳琅满目,但是这一切并未能引起代表团成员的兴趣,经过四十多天航行已经累极的成员们,到宾馆谈完正事之后,就各自回房休息了,这座城市的建筑奇迹与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天天色刚一微亮,代表团十六名成员便乘坐汽车到纽约中央火车站,随后在车站分兵两路分别登上了北去的列车。作为考察团技术顾问的叶在馥并没有随沈鸿烈一行去华盛顿,而是前往距纽约百余公里的康涅狄格洲格罗顿市,这是位于长岛对岸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小城,对于这座城市叶在馥非常熟悉,因为美国电船公司就坐落在这里,叶在馥曾经在美国电船公司呆了数月,监造那几艘并不属于中国的潜艇。在电船公司经理室中,公司经理雷蒙特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叶在馥一行,雷蒙特还记得眼前这个勤奋而聪明的中国监造员,他的勤奋好学给雷蒙特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即便是已经过去了近一年。
“雷蒙特先生,谢谢您在过去对我的照顾,这一次来到这里,我是代表我们的国家来参观考察美国各公司制造的潜艇,为我国海军定购潜艇做依据!”看着眼前热情的雷蒙特经理,尽管有些不太适应他表现的美国式热情,但是叶在馥还是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叶在馥承认雷蒙特经理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记得自己的英文名,确实让叶在馥感觉非常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公事还是要公办的。
“奈夫,你知道的,美国电船公司是世界潜艇技术的发源地,被誉为‘潜艇之父’的约翰·霍兰先生,他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这里——美国电船公司获得的,现在美国海军大部分潜艇都是电船公司制造,美国电船公司拥有全美国最先进的潜艇设计、制造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对此你也非常了解,我的朋友。”
知道叶在馥来意之后,雷蒙特便立即开口说道。尽管现在电船公司已经接到美国海军大量订单,但是生意人怎么会拒绝生意上门呢?美国电船公司作为一家私人企业,怎么可能会拒绝更多的订单,雷蒙特完全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奈夫可能带来的订单,因为雷蒙特相信奈夫明白美国电船公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我们可以到船厂去参观一下吗?你知道那里曾经留下我的回忆!”对美国电船公司叶在馥非常了解,这次来这里更多是索取潜艇资料和报价,作为考察团决策参考。按叶在馥的计划接下来还需要去舰船修造局和西蒙思·雷克公司参观,在结束会谈之后,叶在馥提出到自己曾经工作的船台参观一下,毕竟这里是叶在馥工作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