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节(1/1)
去,当然不用担心撞到路人。
“二等兵,这里怎么回事?他们是什么人?”没走多远骑在马上的朱庆平就看到广场绞架下站着三个俄罗斯人,于是便开口问道路边持枪巡逻的士兵。
“报告长官,这三个哥萨克被人举报参与克穆齐克旗抢劫商号,按照军事法庭的审判,今天对他们执行死刑。”二等兵如实回答道,看着绞架下三人眼中没带一丝同情,倒是用一种饶有兴趣的眼神朝那里看去,谁让他们是杀害中国人的凶手。
和几个月前格里戈里耶夫处决九名中国商人一样,伊万仍然用相机记录了这一切,在伊万看来中国人“合法”的进行了报复,用军事法庭取代了民事法庭,从阿里姆克三人被中国宪兵带走后,伊万和城里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的结局。在这几个月之中,已经有上百名涉嫌参与克穆齐克旗西北商抢劫的哥萨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对此伊万和城里的俄罗斯人早都已经习惯了,这里已经不再是俄罗斯城市,一切都需要按照西北军的法律办理。
“绞刑?太便宜他们了!如果在我们那里,直接拉去打靶就行了,这旅长也是的和老毛子学什么绞刑啊!”朱庆平低声嚷嚷着,就在这时绞架低板被执刑的刽子手打开了,三名哥萨克瞬间失去了生命,或许他们几个月前在攻入克穆齐克旗西北商行屠杀商行中商人时,根本没想到有一天报复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愿意上帝宽恕他们的灵魂!”马里科维奇闭着眼睛在胸前划着十字,作为俄罗斯人尽管对于格里戈里耶夫处决中国商人的行为感到恶心,但是此时看着绞架上晃荡的三名哥萨克,马里科维奇仍然对他们心存同情。马里科维奇望着吊挂三名哥萨克的绞架,绞架还是几个月前格里戈里耶夫处决中国商人时用的绞架,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会在同样地点、用同样方式处决这些只是服从命令的哥萨克。
“这是报复!我们就是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人记住这一点。”在原乌梁海边区专员公署的专员办公室内,沈海林看着绞架上的尸体正在被教堂的人取下装上马车,便对朱庆平说道。
“庆平,你们团作好战斗准备,是收复乌梁海十佐领和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的时候,你们克穆齐克团担任先头,你的那些旗兵没问题吧!”沈海林笑问眼前的朱庆平,言语间带着些许激将的意思,但是目光中却带着长官对下属百分之百的信任,经过几个月的物资屯积,现在唐努乌梁多个军械库之中已经储备大量的军火,而且那些旗兵也完成了整编训练,所以收复失地的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动手了。
第84章海军考察团
“嘟!……”当54000吨级巨型邮轮“祖国号”拉响汽笛驶入霍波肯港中华远洋船运公司专用码头的时候,码头上工作人员不禁抬头朝船体漆着大大“vatern”的“祖国号”望去,这艘世界最大的邮轮和这座码头一样,在过去都属于德国汉堡——美洲公司和北德公司,但是现在无论是这艘豪华的巨轮还是这个设施齐全的码头,都属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
在德美断交宣战之前,在司马主导下中华远洋船运公司用低于废铁的价格买走了停泊在美国大部分德裔商船、邮轮,后来又用白菜价买走了德国北港船运公司、汉堡——美洲船运公司在美国全部专属码头,不过按照与两公司签署的秘密协定,在战争结束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需要将码头所有权以象征性价格转让50%给两家公司。
在过去的7个月之中,飘扬五色旗的“祖国号”已经在纽约至葫芦岛航线之间往返了2次,正如在霍波肯港停泊了三年的“祖国号”被售于中国后,带着六千多名受到排斥的德裔移民离开美国时,《纽约时报》简讯上的“祝福”一般“……但愿庞大的祖国号,能带走在美国的每一个德国人。”2次往返纽约和葫芦岛的“祖国号”,在回程的时候,都会满载将近万名德裔美国人离开这个国家。
“终于到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码头!”站在船舷边叶在馥望着码头上飘扬的五色旗有些激动地说道。这是叶在馥离开美国大半年后,再一次来到美国这个曾经生活了三年多时间的国家,上一次来美国是为了求学,民国三年一战爆发后,当时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学习的叶在馥,奉海军部命令调赴美国监造潜艇,同时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军舰设计与制造,民国6年取得海军工程学学士学位回国,回国后便进入西北“特种水利设备研究所”从事一号特种设备研究。
现在装备十余艘一号特种设备的特攻队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进驻位于葫芦岛的秘密基地,尽管那种袖珍潜艇只能做近海防御,但是在葫芦岛造船厂中,一艘商船正在进行改造,它将作为载船把没有远航能力的一号特种设备运到远洋,在入侵者意想不到的海区发起特种攻击。
“乃芬!是啊!这是咱们中国人的码头,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在美国拥有十三座专用码头,可是在国内除了葫芦岛之外却只有二十九座专用码头!那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因为我们最好的港口都被外国人控制着!”沈鸿烈不无感慨地说道。
此时穿着一身中山装的沈鸿烈目光之中带着惆怅,祖国最好的港口被外国人占据,是军人的耻辱,尤其是海军的耻辱。为了达成重建海军的梦想,沈鸿烈放下刚刚完成组建的北海海上警备舰队,亲自带领十余人组成“中国海军赴美考察团”,这个得到海军部批文的海军考察团,经过四十五天海上颠簸来到美国,就是为了能买一两艘美国海军退役的旧式战列舰作为海警舰队训练舰,为将来建立大海军打下基础。
“沈校长,未来咱们会收回这些港口的不是吗?”叶在馥肯定地说道。在西北大半年之中,叶在馥受到最大影响就是自信,那种对未来完完全全的自信,叶在馥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主任描述的强大中国,到那时所有失去的权力都将被收回,不论是在华特权还是租界地或是租借港口。
在两人说话的同时,“祖国号”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巨型邮船已经在拖船拖曳下缓缓靠上码头。在舷梯放下后,一千多名各国乘客便顺着舷梯走下巨轮,搬运工们则顺着下层舷梯上了船,除了卸载乘客们随行物品之外,更重要是卸载从中国运来的成品时装、丝袜、化妆品等各种奢侈品。
54000吨的“祖国号”太过于庞大,在战前它是作为一种国家荣誉的象征而被建造出来,并不是纯粹出于商业角度,即便是在富豪林立的欧美又有多少人能买起3000美元一张船票搭乘这艘豪华巨轮往返欧洲和纽约之间,更何况是在中国,大多数中国人只能买得起三等舱船票,即便如此乘客数量也非常有限。
仅只靠客运根本不可能维持“祖国号”在葫芦岛至纽约之间的运营,为了维持“祖国号”运营,装载了大量西北和南方生产的货物,大都是各式各样体积小、重量轻的奢侈品,在货运贴补下现在的“祖国号”勉强可以维持运营,当然只有在回程的时候,才会发挥一艘邮轮的作用——运回大量德裔技术移民。
“报告,边防公署急电!”考察团机要员从文件夹中拿出一份“祖国号”无线电台收到的,刚刚在机要室内译出的电报交给了沈鸿烈。
“乃芬,咱们又有新任务了!是你的老本行!”仔细看完手中电报,沈鸿烈面带笑意把电报交给叶在馥,这位海军赴美考察团技术顾问,因为是买旧船的关系,所以需要实地考察所购旧船实况,同时决定是否在美进行维修,所以叶在馥才会被列入大都由海警舰队军官组成的考察团之中。
“……不惜一切代价急速购得潜艇!”看到电报内容叶在馥脸上露出笑容,对于潜艇叶在馥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