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1/2)
手。然而,在屠雎被杀的战役中,任何史书都没有提及他半个字,不免让人奇怪。而且赵佗在公元前214年收复百越后不久就生出了二心。他不仅拒绝派自己手下的秦军部队北上与反秦起义军作战,封锁了两广与中原的联系,更在秦灭亡后建立起了南越国。赵佗‘变心’的原因,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但没想到他竟然早就不想打仗了。他后来对百越的战争竟然只是做给秦始皇看的表面工作,实际上他是在争取和平!”
“最后,再说说《淮南子》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正规的史书,而是一本集儒家、道家、阴阳家等于一体的奇书。它不但记载了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的督导理论体系,更记录了许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以及神话传说。譬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触怒不周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正是由于此书才保存下来的。屠雎被杀的事记载在这样一本书中,本来就值得注意。”1
话到此处,廖正阳脸上忽然露出了叹惋的神色,“都说岭南多奇人异士,尚巫邪之术,我曾经提出过‘秦军亡于巫术’的假设,却因为没有证据支持就放弃了!可是没想到……哎……看来做学问的人,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并且,最重要的是,你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哪怕有些论断看起来天马行空!”
听廖正阳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有理。不过,现在不是煮酒论史的时间。大家现在最关心的还是骨书上下半段的内容。因为大家迫切地想知道那里面是否记载着逃离这艘幽灵船的方法。
于是在众人的催促下,廖正阳接着往下翻译。
“既归,尝于梦中到得见一铜头铁额,六臂八脚之悍将。其力通天彻地,鬼神莫当。未有三日,左右皆疯,狂曰:‘魂兮归来,得人肉以食,以其骨醢些。魄兮归来,得人轮以养,以其血祀些。’遂自缚。”
“巿欲寻梦之缘,遂托书吾师。复曰:‘噩梦摄心,动之必死,此乃恶兆也。弗可求之。求之者,必遭大祸。’巿辗转思量,终不能平。适逢始皇召见,使巿入海寻仙。遂诈言海中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山,仙人居之,请得童年童女数千,入海寻梦。”2
“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与博士齐人淳于越驳论于咸阳宫。始皇恐私学诽谤朝纲,纳丞相言,焚书千万。惜哉!天下诗书,从此亡也!”3
“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相与谋,谓始皇刚戾自用,动辄shā • rén,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大怒。遂使御史悉案,坑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惧哉!上乐以刑杀为威,巿畏罪持禄,可得善终乎?然梦境未破,巿实不能离秦!”4
“三十七年,始皇于病中求往仙岛。巿不忍拒,遂往。”
白骨上的记载到此就完全结束了。书上除了记录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以外,并没有任何与这艘幽灵船和这个该死的海洞有关的内容。这对大家的处境没有一点帮助,甚至使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我们恐怕要死在这里了!”金老三满脸惧色地说。他是一个珠宝老板。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众人的附和。船上的骨书曾经让众人燃起过生的希望,然而当你希望过一次,再陷入失望,那样的感觉就像再婚失败,很难让人再相信婚姻。众人都大失所望。一时之间,恐惧和绝望的气氛,笼罩了整艘船。
只有廖正阳的脸上露出了大喜过望的表情,他还在津津有味地研究着骨书上的刻字。对他来说,发现真实的历史的那种喜悦已经远远冲淡了他对死亡的恐惧。
商海帆走到廖正阳身边,蹲了下来,“廖先生,还有什么发现?”
廖正阳抬起头,眼中全是兴奋的光芒。
“惊叹!真是太让人惊叹了!徐巿的东渡缘由一直是个谜。史学界对此大致有两个猜测:第一种是他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因而东渡;第二种则说秦始皇坑儒之后,徐巿深感恐慌。为了逃避可能的灾祸,他以求药为名趁机逃走。现在看来,这些猜测都是错的!恐怕谁都想不到,徐巿东渡竟然是应秦始皇的要求,带着他一起东渡的!如果我能将这些骨书带出去,恐怕整个史学界都会炸开锅吧!”
商海帆赞同地点了点头。确实,他们发现的这些骨书,每一个字都足以在史学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