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法柱(2/4)
这让古印度人小心肝狠狠地颤抖了一下,就因为派遣了一小队士兵参加波斯对希腊的战争,而差点因此亡国。
那个后悔,肠子都悔青。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所占领的印度省份在5年后被新成立的孔雀王朝开国君主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夺回。
希腊军官塞琉古接管了亚历山大帝国的东部,并尝试重新征服印度,却遭遇失败,并不得不割让当时的阿富汗作为战败赔偿。
之后的岁月里,孔雀王朝第一、第二代、第三代君主,几乎统治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这段时期整个古印度几乎每天都处在战争状态。
直到第四代阿育王上台,社会才进入平静发展期,文明喷发,也就是这个时代印度才有大型的石造、石刻艺术首次出现,。
同样是在阿育王时代,印度才进入信史时期。
信史时期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后人称为信史时代。
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既有资料表明,天朝信史时代始于商代。
话题回到开始,阿育王为什么要建造石柱?
这里有一个传说,阿育王幼时祖父参加一次抵抗希腊人入侵的军事行动,目睹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因此成为非暴力的支持者,他所资助的艺术创作也直接与佛教信仰有关。
适时,阿育王建立了一种‘正当生活’的理法,这种理法融合了他对佛教之道普爱世人的信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