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2/3)
待行至宗庙外,那里聚集了许多年轻书生,想来是听闻太子冠礼前来观看,自然被阻在外面。燕瑞拱手对燕北道:“父皇,今日儿臣及冠成人,可否向父皇讨个恩准?”
“你说。”燕北笑看刚满二十的长子。
“父皇您看!”燕瑞指着那些围观的书生,道:“他们都是我大燕饱读诗书之士,却因官员选拔制度的限制不能为国家效力为百姓做事,岂不可惜,岂不是大燕的损失?”
“你道如何?”燕北笑意未退。
“儿臣请求父皇试开科举,为天下学子提供一个公正的机会!”说罢,眼见几位老大人又要上谏,忙抢先道:“几位大人不必着急,本殿只是恩求父皇试开一次科举,若真是弊端太多再废除也不迟,我堂堂大燕国竟连一次尝试都不敢么?”
宁王随即接道:“皇上,太子所言甚是。科举之制已有先例,如今全国读书人皆关注此事,大多赞同重开,朝廷不妨试开一次,若有利便沿用下去,若弊端太多就如太子所言废除便是。我大燕民盛国强,即便是科举失败也不足以动摇朝政影响民生!”
燕北点点头,道:“云大学士可有异议?”
云大学士回道:“臣赞同宁王所言。”
“‘三公’也在此,你们如何说?”
薛太傅满不在意地笑道:“臣自然同意太子之言!”
张太保面无表情道:“‘试开’可行。”
李太师一脸笑意道:“两位大人既如此说,老臣自然也无异议。”
“众卿可有异议?”燕北高声问道。
庙外守侯的“清流”一派自然赞成此事,老顽固们即便不满,但宁王已经摆明态度,“三公”及云大学士也明确表示赞同,他们怎敢得罪这几位?况且还有许多学子正看着这里,若再反对只会不得好,只好摇头表示无异议。
燕北见众臣皆赞同,便道:“就按太子说得办吧。”
燕瑞闻言,对围观学子高声道:“众位皆是读书人,如今皇上同意重开科举,具体事宜不久之后朝廷会公布,众位且先温书备考,万不可辜负皇上厚望!”
众学子大喜,跪下高呼:“谢皇上恩典!皇上英明!”
文帝二十一年,文帝重开科举。四月,朝廷发榜,将科举制度公示全国。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各郡县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考期在八月,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城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为三月初一。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皇上,各地乡试结果已经出来了,全国参考人数一万有余,取得明年会试资格的有千人。”礼部尚书何苍遥禀道。
“嗯。”燕北满意地点头。
“皇上,多数平民学子对科举的公正性尚有疑虑,臣以为皇家可以派出皇子参与会试,若考中可不占名额,但却可大大鼓舞学子!”礼部郎中祝清辉谏道。
“祝郎中言之有理!”
“父皇,儿臣愿作天下学子之表率,参加科考!”燕瑞坚定道。
“太子殿下贵为太子,大可不必降尊!”薛太傅笑道:“臣在上书房多年,众皇子中二皇子才华最为出众,可担此重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