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23(1/4)
咱们浔自生产出来的啊,谁敢说不是?”
“扇叶子是我家老陈开冲床冲出来的呢。”
“喷漆的是我师傅,看看,喷得多匀称,这也就是我师傅才能喷得这么好。”
“……”
邱庆洋与林振华两个人站在人群背后,看着工人和家属们议论纷纷,不由得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林经理,祝贺你们在浔自生产的第一批产品下线啊。”邱庆洋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也说道:“邱厂长,这也是浔自的师傅们努力的结果啊。我在此代表汉华公司,向邱厂长和浔自的师傅们表示感谢了。”
“哈哈,感谢这种话,就不必说了,你们是来帮我们的嘛。”
林振华道:“哪里的话,咱们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我们公司的孙师傅跟我说了很多次了,他说浔自的工人师傅技术比我们公司的青工要好得多,这一批风扇的质量,会比我们过去生产的更好。”
邱庆洋自豪地说:“这个问题上,我倒可以不谦虚地说一句,我们浔自的工人,那是顶尖的。你别小看我们生产自行车,随便哪个件偏一点,这个车可就没那么轻便了。所以,我们厂对于工人的技术要求,那都是非常严格的。”
林振华道:“好啊,邱厂长,以后我们就要借你们的力量,来帮我们汉华公司登上一个新台阶了。”
第147章想上广交会
林振华视察了在浔自的整个生产体系,觉得十分放心,这一次把生产基地转到浔阳,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下一步,他会把面向国内市场的电风扇生产全部转到浔阳来,在丰华的老基地主要生产五叶风扇,用于供应国际市场。至于国际市场如何打的问题,他现在还没想清楚,但他坚信,办法总是有的。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浔自这样一家中型国营老厂,车间管理、技术、工人、设备等各个方面都非常过硬,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好的产品和一个销售渠道而已。而后面这些,汉华公司已经提供给他们了,所以,整个生产流程从一开始就运转得非常顺利。
与富于经验的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比,彭少哲等人的管理经验就显得非常稚嫩了。林振华吩咐彭少哲要充分尊重浔自方面的管理意见,认真地向对方学习。当然,浔自方面的人也非常清楚,自己无论多么强势,毕竟是拿着汉华公司的钱在做事,所以,那些四五十岁的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们,在彭少哲的面前同样客客气气,一口一个彭科长地,做足了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